“qinmincaish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胸有成竹的简本介绍与造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胸有成竹的简本介绍与造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胸有成竹的简本介绍与造句

篇1:胸有成竹的简本介绍与造句

胸有成竹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语出]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辨形] 竹;不能写作“足”。

[近义] 成竹在胸 心中有数

[反义] 心中无数 茫无头绪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人做事很有谋略。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心中有数”;都有“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

[例句]

①我发愁这次完不成任务;老武~地说:“没问题“。

②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不会慌乱。

[英译] have the right answer for

篇2:胸有成竹的简本介绍与造句

1、小玲胸有成竹地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2、我对期末考试已经复习完毕,非常胸有成竹,万无一失。

3、胸有成竹的人不一定是准备好了的人。

4、比赛时,当你胸有成竹的进入赛场时,你一定会取的好成绩。

5、老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

6、我胸有成竹地告诉老师,这道题我会做。

7、史密斯先生总是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的简本介绍与造句8、人要刻苦学习,只有胸有成竹,才能到达目的。

9、今天要语文考试,昨天我复习过了,因此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10、作为一名老兵,完成这项任务他胸有成竹。

11、我虽然还小,可是对要从事的.职业已胸有成竹了

12、他学习很刻苦,所以每次考试前都显得胸有成竹。

13、他站在赛场上,胸有成竹的样子。

14、革命大家庭的暖暖春意更加反衬出在严重态势下我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概。

15、今天是期末大考,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16、其实我胸有成竹的自信是来源于你给我的动力。

17、他胸有成竹地写下了这道题的答案。

18、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这样才不会慌乱。

19、只有平时刻苦学习,考试时才能胸有成竹。

20、诸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胸有成竹的答应了。

21、只见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运动员们有的在做准备,跃跃欲试,有的谈笑风生,胸有成竹……

22、经过了一晚上的刻苦复习,我对第二天的考试胸有成竹

23、我们是有着不可能理想的人民,我们着眼于未来,胸有成竹。

24、他做了充分的考试准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25、对于这件事,我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典故

文与可简介

文同(1018~1079年) ,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洋州。元丰初年知湖州,逝世于赴任途中。世称”文湖州”。

胸有成竹典故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

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篇3:朦胧的近义词与造句介绍

朦胧的近义词与造句介绍

朦胧的近义词和同义词

隐晦 [注释]晦:昏暗不明。指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明白:文章内容隐晦,不容易理解。

模糊 [注释]1.亦作”模胡"。 2.不分明;不清楚。 3.谓草率,马虎。 4.混淆。

含混 [注释]模糊;不明确:~不清丨言辞~,令人费解。

混沌 [注释]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初开。 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隐约 [注释]①模糊不清:隐约听到|隐约其辞|风云忽飘荡,隐约闻箫鼓。 ②含义深而言辞简约:夫《诗》 。

昏黄 [注释]暗淡模糊的黄色(用于天色、灯光等)。

微茫 [注释]①隐约模糊:烟涛微茫|远峰微茫|山风回荡着空漠微茫的回声。 ②渺茫不清。

朦胧的反义词:

皎洁 [注释](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明朗 [注释]①明亮:天青云淡,大地明朗。 ②明白;明显:心下豁然明朗|态度不明朗。

清晰 [注释]清楚分明:图像十分清晰。

清楚 [注释]①易了解和辨认:道理已讲得很清楚了|稿面清楚|我视力好,靶心看得很清楚。 ②了解;知道

明显 [注释]1.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

朦胧造句

1. 月光均匀地撒在湖面。湖面上波光闪烁,月色便朦胧在湖面的水气之上,夹杂着嫩柳的清香,使人赏心悦目。月光翩跹着,低吟着。这光剔透,朴素,这光美丽,纯洁。

2. 坐在窗前,阳光穿过薄纱,变得朦胧而迷离。抬望眼,看见美丽的夕阳,尽绽光芒。在不经意间,夕阳无声的记录下我们的点滴,用它锋利的光,在天空镌刻下我们生命中漏去的记忆,填补空白。

3. 雾里看花,雾因花而美丽,花因雾而朦胧,一如诗人的'情感。

4. 一片透明的灰云,轻轻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胧,如同坠入了梦境啊!轻柔的晚风拂过,灰云又消云散,纯净的月光,冲洗着柔和又美丽的又让人陶醉的秋秋夜。月光融融,把秋天的夜空衬得凉爽无比,我爱这月夜。

5. 看,天空辽阔高远,太阳睡眼朦胧,腼腆温存,小草穿上米黄色的大衣,花儿收回红裙绿衫,找到归宿,柳树收起柔嫩绿叶,挺立风中,蝴蝶变成蛹藏与地下,麦苗披着银装酣然入梦。

6. 远处的梨花如朦胧的云霞浮绕在前方,融合于蓝天,恰似朵朵莲花在碧绿的涟漪间浮动,娇柔而美妙。

7. 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故宫里显得神秘而安静。

8. 春天,小草睁开了朦胧的睡眼,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嫩嫩的,绿绿的。从远处看一片绿茸茸,近看却没了它们的踪迹。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呀!

9. 细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天色渐渐发暗,朦朦胧胧,雨点看不见,数不清。

10. 天空缀着宝石似的星星;朦朦胧胧的田野上,无数只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飞往田头地角,宛如一串串、一排排彩灯,织成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彩带。

11. 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