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也是一种温暖》阅读答案:
19. 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0. ①山野里弥温着清新的空气 ②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 ③时令蔬菜,新鲜成熟 ④ 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 ⑤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
21. 作者叙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困倦难当的感受,由“炫耀”到“疲乏”,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2. 因为作者(1)在寒冷的新年里,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温暖;(2)在大雪飘飞的季节,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的期盼与问候;(3)在大师作品备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朋友寄来了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而感到亲切与满足;(4)在炒作肆虐的时代,却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阅读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手法两面进行赏析。本题要求指出第①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仔细阅读划线句子“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打着响亮的喷嚏”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本该属于人的“打喷嚏”的特点赋予了“新年”,使“新年”具有了生命。“喷嚏”一般是因为受寒而产生的,是有声音的,何况还是“响亮”的,这样就写出了新年的喧闹和寒冷的特点,再结合下文“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知此句在内容上还反映了北方人的欢乐和辛酸。而下文具体叙写自己在故乡生活的温馨情景和内心的惬意,所以这句话同时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自阅读文章,整体保温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目是“第②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故乡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题干已经规定了答题区域为文章第②段,仔细阅读第②段,可以从中筛选出“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等信息,根据这些分条概括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故乡的哪些情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本题题目是: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
?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题目有两个问,第一问: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通读全文,可以确定作者叙写了香港之行感受的内容主要在文章四五两个自然段,仔细阅读这两个自然段,可以从中筛选出“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第二问: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的结构,根据该内容与上下文关系分析把握其在文章构思上的作用。也就是答题时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写初到香港生活是惬意的,“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然而时间久了就感到“疲乏”,感到“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正是因为这种单调疲乏的感受,才使作者“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也就是思念故乡的四季分明,想念故乡的寒冬飞雪。而香港“不凋的绿”反衬了作者故乡的四季分明寒冬飞雪,作者对香港“不凋的绿”的生活感受——由“炫耀”到“疲乏”反衬了作者对故乡四季分明,寒冬风雪的思念。所以从结构上看,作者写在香港生活的这种由“炫耀”到“疲乏”感受,反衬了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把握文章主旨能力。本题题目是“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寒冷也是一种温暖”是文章的标题,所以解答此题,要从标题含义和文章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标题含义来看,“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在文章中“寒冷”是指故乡的天气寒冷,“温暖”是指故乡在心理上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亲情和乡情。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在文章中用几段内容写了香港生活,写香港常年不凋的绿色让自己感到单调而疲乏,与故乡的四季分明,寒冬飞雪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故乡四季分明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寒冷”时节草木凋零大雪纷飞之景的怀念之情。根据文章结尾处“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此处的“寒冷”指的是当今时代炒作肆虐,大师作品“遭到冷落”“让人心凉”,“温暖”指的是大师作品给人的“亲切”之感,大师无私奉献精神让人受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