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章的成语解释及故事

下笔成章的成语解释及故事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下笔成章的成语解释及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下笔成章的成语解释及故事

  【汉字书写】:下笔成章

  【汉语注音】:xià bǐ chéng zhāng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沦,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下笔成章的意思】:章:文章;一挥笔就能够写成文章。形容写作能力强,思路敏捷,非常有才华,写文章非常迅速。亦作“下笔成篇”。

  【下笔成章的近义词】:挥洒自如、出口成章、手不停挥、援笔成文、下笔如有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

  【下笔成章的反义词】:江郎才尽、才思枯竭、黔驴技穷、计穷智短;

  【下笔成章的故事】

  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从小就废寝忘食地学习,思维敏捷。有一次曹操看到曹植写的一篇文章,觉得他写得非常好。但是曹操并没有当面表扬曹植,却故意问曹植:“这篇文章是不是你请别人帮忙写的?”曹植跪下实事求是地回答说:“儿子平日里只要出口就能立论,下笔就能写成文章,为什么要请别人帮忙写呢?父亲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当面对我进行考试。”曾操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是你写的就好,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考考你。”过了不久,曹操让儿子们都去参观新建的邺城建铜雀台,要求每个人以雀作为题材,写一篇辞赋,他想试一试几个儿子的文才如何。曹植思考了一小会儿,就写成一篇《铜雀台赋》交给曹操。曹操看了以后十分赞赏,从此对曹植就更加喜爱了。后来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他非常嫉妒曹植的才华,有一次他限制曾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要置他于死地。曹植走出六步的时侯便吟了一首诗,其中最后两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意思是,我们是亲兄弟,为什么你还要加害于我呢?曹丕听了,十分羞愧,只好放了他。但是曹植因为终身不得志,年纪轻轻便抑郁而死,死的时侯只有40岁。

  【下笔成章例句】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到十五岁,无书不读,下笔成文。”

  【下笔成章造句】

  舒位出生于仕宦家庭,从小天经地义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岁即能下笔成章。

  在日常的对话中多多益善地说英语的良好习惯,让学员不知不觉出口即成句下笔即成章。

  我也希望自己能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然而就是做不到。

  老师说没才气的人,若要下笔成章,得靠后天勤写勤练了。

  他才思敏捷,常常下笔成章。

  李老师知识渊博,下笔成章。

  你要能多记些佳句成语,自然下笔成章。

  他才气纵横,下笔成章,可真是竹管开花,难得一见。

  他那下笔成章的才能,是靠平日多读多写磨出来的。

  我这位同学不仅口才好,笔下功力也不弱,常常能下笔成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