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批驳: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任答2点即可)
策:依法治国。
(2)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任答1点)
(3)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要紧扣材料,将材料依据标点符号分成不同的段落,形成不同的中心,概括即可答出答案。第一小问,由“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可知,“前提”应是新中国的成立;第二小问“成就”,旨在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依据“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等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策略”,由材料信息不难判断应为“依法治国”。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由“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知应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小问,可从民主范围和民主形式的角度来概括具有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可结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为开放型题目,认识要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必然性等方面分析也可结合自身认知特点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前提与表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与村民自治
【名师点睛】在做材料解析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但是组织答案时还一定要注意注意:1.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切忌简单罗列材料观点,要注意归纳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