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五口通商大臣是鸦片战争后设置的对外交涉机构,当时中国已开始向半殖民地社会转变;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总理衙门,此时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所以,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的现象。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能反映这种转变过程的实质,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扩展知识

中国近代第一次有了进行外交的政府官员。

五口通商大臣 清末官名。鸦片战争后,由于中英签订了不平等《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口通商,中外交涉遽增。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机构,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加封钦差大臣头衔兼任。1858年(咸丰八年)将五口通商大臣衙门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清政府遂于1868年(同治七年),改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通商大臣,驻地移至南京。五口通商大臣于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但实际上总署对其并无指挥权,没有制度上的隶属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