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开始,高考后学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格外注意,招生诈骗行为屡见不鲜,常见的招生诈骗行为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招生诈骗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一,高校招生,不可以有中介机构及代理人。

如果某一学校到当地进行宣传、组织生源,该学校必在当地学校中进行,并且与当地学校或者政府部门一起组织活动。

第二,“特批招生和机动名额”不可轻信一般来说,特批招生和机动名额的录取(如计划外招生等),分数都应当达到或者至少接近原计划的分数,这样,如果差距较大的话,最好不要轻易相信。

第三,正确判断“定向招生”一般来说,这种情况都会在高考录取开始之前进行招录,因为这样的招生有一定的流程需要经过,比如:定向志愿的填报、体检、政审等。若高考录取过程中或者录取之后才出现,则应当谨慎对待。

第四,“保证提档”之类的承诺不可信在实行网上录取之后,本学校的报考情况、报考学生的信息都直接反馈到学校,中间不存在其他的环节。

而且,一学校调整招生计划、降分录取等情况,也有严格的程序要求。“保证提档”这样的承诺,应当慎重对待。

第五,牢记:收取录取通知书,是没有费用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招生诈骗的表现形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可圈可点教育资讯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