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B.张祜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张祜(hù)(约785年—849年)。这两句诗出自他的《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扩展知识

张祜,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为元稹排挤,后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狂士、浪子、游客、幕僚、隐者,曾以多种角色出现在人生舞台上,平凡而又独特,畅意而又痛苦,受盛誉而又遭诋毁,声名大噪而又终生埋没。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拜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也象征团圆,是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日子。古人关于中秋节的佳作太多了,最著名的应该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现代人即便过中秋,在城市的灯火繁华下,又有几人会抬头看一眼天上的那轮明月呢?那一轮李白看过、张祜看过、苏轼看过,千秋百代以来无数人看过的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