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优质解答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可知195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根据土地的特点自由种植农作物,故选C项;统购统销直到90年代粮票废除才结束,排除A项;材料提到棉花是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并非直接投向市场,排除B项;80年代山东任然是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