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五即将放假,全班同学都迫不及待。星期五一到,清晨的教室便挤满了人,读书声此起彼伏,仿佛无数蜜蜂在其中翩翩起舞。
“该走啦!”有人兴奋地喊道,我心跳加速,因为我最怕坐面包车,总是晕车。但想到即将回家,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广播里突然传来:“144班的同学请排队,准备上车。”一阵喧嚣后,同学们像疯狂的牛群一般冲出教室,有序排队,片刻后,老师带领我们登上了车。
车子启动,缓缓驶向公路。我望向窗外,树木掠过眼前,犹如绿*的海洋,时不时有红*、紫*的“鱼儿”跃出。突然,我看到一株小草顽强地生长在一块大石头上,虽然娇弱,却笔直地挺立,在光秃秃的岩石上显得十分突出,让我不禁想到它的坚韧生命力。渐渐地,车站到了,我竟然没有晕车,真是个奇迹。
下车后,我来到车站售票处,买了一张去黄放口的车票。我对售票阿姨说:“阿姨,我要去黄放口。”“去黄放口的车要去东站。”售票阿姨解释道,我感到又害羞又迷茫。走到路边,看到一位同学,我便上前问道:“你去哪里?”他打量了我一番后说:“我去东站。”我高兴地回答道:“我也去东站,我们一起走吧。”“好吧。”他犹豫了一下说。车来了,我们上了车,我发现他好像也去东站。不久后,他下车了,我们也随之下车,这时同学说:“我想起来了,我知道该怎么走了。”一路上,他不停地抱怨:“本来坐近点再下车就近多了。”
到了车站,大家各自分道扬镳。我上了去黄放口的车,车子启动,我望向窗外,突然看到一列火车,它仿佛在树丛中害羞地隐现……
时间如白驹过隙,终于到了黄放口,我下车,怀着兴奋的心情迈向家门。
关于回家的路2
人类是爱的使者,美的化身。我们内在的每一个需求,都源于美好品质的渴求。生命的旅程,就是不断努力,去实现这些美好的过程,回归心灵的原乡。
空气、水、食物,维系着生命的延续,为此努力是宇宙万物的本能,是最纯粹的美好。而由衷的给予、自主的选择、真诚的合作、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理解,以及爱,则是生命蓬勃发展的动力,是更加深刻美好的品质。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实现这些需求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人们选择做或不做某件事,都是为了满足内在的需求,这些选择值得被尊重和支持。如果某些行为方式无意间损害了他人的需求,那并非出于本意,而是受限于个人成长阶段,尚未找到能兼顾彼此需求的最佳方案。这些局限,值得被理解和包容。
然而,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评判、二元对立、逃避责任、先入为主等价值观,像层层枷锁,禁锢了人们内在的美好。人们空谈爱,却面目可憎,内心的美好无法传递,反而被贴上了自私、懒惰、无能、懦弱的标签。
万物皆因缘而起,万事皆有因果。我们苦苦追寻的*,往往不在二元对立之中。正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每一个结果背后都有美好的因缘。而发现这份美好,需要一双爱的眼睛,一颗充满爱的心。
唯有爱,才能洞悉因缘,才能抵达美好的结果。让我们清除蒙蔽爱的障碍,让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动,都直抵心灵深处的善意和美好。这是一条回归心灵的漫漫长路,需要我们携手同行。
让我们扬起爱的风帆,乘着希望的小船,一路播撒爱的种子,一路欢歌笑语,一路平和宁静。那里,是心灵的港湾,风景独好!
关于常回家看看的作文3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在老农家里,有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去城里做生意,成了大款后,和家里的联系越来越少;二女儿嫁到外地,也很少见面;三儿子在外地打工,没时间回来;小女儿还在重点大学读书……
热闹的一个六口家庭,之剩下了他和老伴儿……
他是多想念儿女们小的时候啊,大儿子在田里和三儿子追逐,打闹,女儿们忙着捉蝴蝶,他在一旁欣慰地看着他们,只要快乐,一切,都足够了……
想着想着,他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他用手拂掉不经意间流下的泪珠,苦*地笑了笑,自嘲地说:“老了,还企图要什么呢?不就盼着儿女们健康平安么?我还在这瞎想什么呢?够了,要学会满足了……”
他摇了*,扛起一捆黄豆,准备往回走,忽然,他听到了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是我听错了吗?”他不敢相信,又竖起耳朵仔细听,不错!
继而,他又看到了四张陌生而又熟悉的笑脸,是他日思夜念的儿女们!
他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他才轻轻的说:“回来了……”他怕这是幻觉,一会儿他们又都不见了,他怕他音量一大,会吓到他们……
“嗯,都回来了,来,爸,把黄豆给我们背吧!”大儿子说。
“不……,不,我……,我可以的,不用你来!”老农激动地语无伦次,他连忙否定大儿子的想法,他怕会弄脏他名贵的西装。
大儿子可能是猜到了他的想法,“怎么行呢?没什么比父母请更重要了,是不是!”他朝弟妹们大声说。
“当然了!”
“爸,听我们一次吧!”二女儿说。
太阳要落山了,天,被映染得红红的,老农的心,暖暖的。
“你们怎么突然都回来了?”
“啊呀,我们领导说了,要常回家看看!这不,放假了!”三儿子说。
“是啊,我们老师也说了,现在是农忙季节,要回家帮帮父母,要常回家看看!”小女儿说。几个儿女都争着回答,都离不开一句话——
“常回家看看”老农思忖着这句话的含义。
温暖,又回到了这个六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