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文姬求情
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3.被动句。
董祀担任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背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地坐在殿里。曹*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①话音非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说:“②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③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2.芮伯献马贾祸
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
【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放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①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大吵大闹,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②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最终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③就在大王面前诬陷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④你明明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3.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
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4.非名之则利之也。
【译文】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①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②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③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
4.商於子驾豕
1.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
【译文】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大猪不肯被套上轭,①一套上就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宁毋子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②我同情你才告诉您,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呢?”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③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大概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5.申屠敦之鼎
1.①平民②指代汉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体相同⑥只是⑦哪个⑧依次⑨停⑩闭口3.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白的现象。
【译文】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把这个鼎埋藏在其中三年。泥土和*水一起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①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②它的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心中忿忿不平,多次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申屠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③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够用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④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八上数学*12
1参考*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CB【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1.3(1)】1.D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³(2)³3.(1)DAB(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APC=180°-∠CAP-∠ACP,∴∠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1.4】∴∠AEB′=∠AEB=12∠BEB′=65°1.2第2章特殊三角形2.AB与CD平行.量得线段BD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2.1】3.15cm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AE∥CF,∴∠AEB=∠CFD.∴△AEB≌△CFD,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AE=CF3.15cm,15cm,5cm4.16或176.AB=BC.理由如下:作AM⊥l5.如图,*不唯一,图中点C1,C2,C3均可2于M,BN⊥l3于N,则△ABM≌△BCN,得AB=BC6.(1)略(2)CF=15cm7.AP平分∠BAC.理由如下:由AP是中线,得BP=复习题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1.502.(1)∠4(2)∠3(3)∠1∴∠BAP=∠CAP(第5题)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2】(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70°,70°(2)100°,40°2.3,90°,50°3.略4.(1)90°(2)60°4.∠B=40°,∠C=40°,∠BAD=50°,
∠CAD=50°5.40°或70°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第又∵∠3=72°=∠25题)∠BDC=∠CEB=90°,BC=CB,∴△BDC≌△CEB(AAS).∴BD=CE6.由AB∥DF,得∠1=∠D=115°.由BC∥DE,得∠1+∠B=180°.(本题也可用面积法求解)∴∠B=65°7.∠A+∠D=180°,∠C+∠D=180°,∠B=∠D【2.3】8.不正确,画图略1.70°,等腰2.33.70°或40°9.因为∠EBC=∠1=∠2,所以DE∥BC.所以∠AED=∠C=70°4.△BCD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由BD,CD分别是∠ABC,∠ACB的平50分线,得∠DBC=∠DCB.则DB=DC【2.5(1)】5.∠DBE=∠DEB,DE=DB=56.△DBF和△EFC都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1.C2.45°,45°,63.5∵△ADE和△FDE重合,∴∠ADE=∠FDE.4.∵∠B+∠C=90°,∴△ABC是直角三角形∵DE∥BC,∴∠ADE=∠B,∠FDE=∠DFB,5.由已知可求得∠C=72°,∠DBC=18°∴∠B=∠DFB.∴DB=DF,即△DBF是等腰三角形.6.DE⊥DF,DE=DF.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CED≌△CFD,同理可知△EFC是等腰三角形∴DE=DF.∠ECD=45°,∴∠EDC=45°.同理,∠CDF=45°,7.(1)把120°分成20°和100°(2)把60°分成20°和40°∴∠EDF=90°,即DE⊥DF【2.4】
【2.5(2)】1.(1)3(2)51.D2.33°3.∠A=65°,∠B=25°4.DE=DF=3m2.△AD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DE∥BC,∴∠ADE=∠B=60°,5.由BE=12AC,DE=12AC,得BE=DE6.135m∠AED=∠C=60°,即∠ADE=∠AED=∠A=60°3.略【2.6(1)】4.(1)AB∥CD.因为∠BAC=∠ACD=60°1.(1)5(2)12(3)槡52.A=225(2)AC⊥BD.因为AB=AD,∠BAC=∠DAC5.由AP=PQ=AQ,得△APQ是等边三角形.则∠APQ=60°.而BP=3.作一个直角边分别为1cm和2cm的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槡5cmAP,∴∠B=∠BAP=30°.同理可得∠C=∠QAC=30°.4.槡22cm(或槡8cm)5.169cm26.18米∴∠BAC=120°7.S梯形BCC′D′=1(C′D′+BC)²BD′=1(a+b)2,6.△D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ABE+∠FCB=∠ABC=60°,22∠ABE=∠BCF,得∠FBC+∠BCF=60°.∴∠DFE=60°.同理可S梯形BCC′D′=S△AC′D′+S△ACC′+S△ABC=ab+12c2.得∠EDF=60°,∴△DEF是等边三角形由1(a+b)2=ab+17.解答不唯一,如图22c2,得a2+b2=c2【2.6(2)】1.(1)不能(2)能2.是直角三角形,因为满足m2=p2+n23.符合4.∠BAC,∠ADB,∠ADC都是直角(第7题)5.连结BD,则∠ADB=45°,BD=槡32.∴BD2+CD2=BC2,∴∠BDC=90°.∴∠ADC=135°第3章直棱柱6.(1)n2-1,2n,n2+1(2)是直角三角形,因为(n2-1)2+(2n)2=(n2+1)2【3.1】
【2.7】1.直,斜,长方形(或正方形)2.8,12,6,长方形1.BC=EF或AC=DF或∠A=∠D或∠B=∠E2.略3.直五棱柱,7,10,34.B3.全等,依据是“HL”5.(*不唯一)如:都是直棱柱;经过每个顶点都有3条棱;侧面都是长方形4.由△ABE≌△EDC,得AE=EC,∠AEB+∠DEC=90°.6.(1)共有5个面,两个底面是形状、面积相同的三角形,三个侧面都是形
∴∠AEC=90°,即△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状、面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5.∵∠ADB=∠BCA=Rt∠,又AB=AB,AC=BD,(2)9条棱,总长度为(6a+3b)cm∴Rt△ABD≌Rt△BAC(HL).∴∠CAB=∠DBA,7.正多面体顶点数(V)面数(F)棱数(E)V+F-E∴OA=OB正四面体6.DF4462⊥BC.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Rt△BCE≌Rt△DAE,正六面体∴∠B=∠D,从而∠D+∠C=∠B+∠C=90°86122正八面体68122复习题正十二面体2012302正二十面体1.A12203022.D3.224.13或槡1195.B6.等腰符合欧拉公式7.72°,72°,48.槡79.64°10.∵AD=AE,∴∠ADE=∠AED,∴∠ADB=∠AEC.【3.2】又∵BD=EC,∴△ABD≌△ACE.∴AB=AC1.C11.482.直四棱柱3.6,712.B13.连结BC.∵AB=AC,∴∠ABC=∠ACB.4.(1)2条(2)槡55.C又∵∠ABD=∠ACD,∴∠DBC=∠DCB.∴BD=CD6.表面展开图如图.它的侧面积是14.25(π15+2+2.5)³3=18(cm2);15.连结BC,则Rt它的表面积是△ABC≌Rt△DCB,∴∠ACB=∠DBC,从而OB=OC16.AB=10cm.∠AED=∠C=Rt∠,AE=AC=6cm,DE=CD.18+12³15³2³2=21(cm2)可得BE=4cm.在Rt△BED中,42+CD2=(8-CD)2,解得CD=3cm【3.3】(第6题)1.②,③,④,①2.C523.圆柱圆锥球4.b5.B6.B7.示意图如图从正面看长方形三角形圆8.D9.(1)面F(2)面C(3)面A从侧面看长方形三角形圆10.蓝,黄从上面看圆圆和圆心圆4.B5.示意图如图6.示意图如图11.如图(第11题)(第7题)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第1.抽样调查5题)(第6题)2.D3.B4.(1)抽样调查(2)普查(3)抽样调查【3.4】5.不合理,可从不同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男女生来调查1.立方体、球等2.直三棱柱3.D6.方案多样.如在七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40名,在八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4.长方体.15³3³05³3³4=27(cm2)5.如图40名,再在九年级的各个班级中随机抽取40名,然后进行调查,调查的问题可以是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内容等【4.2】1.22.2,不正确,因为样本容量太小3.C4.120千瓦²时5.8625题(第5题)(第6题)6.小王得分70³5+50³3+80³210=66(分).同理,小孙得745分,小李得6.这样的几何体有3种可能.左视图如图65分.小孙得分最高复习题【4.3】1.C2.15,5,103.直三棱柱1.5,42.B3.C4.中位数是2,众数是1和253数学八年级上5.(1)平均身高为161cm12(平方环).八年级二班投中环数的同学的投飞标技术比较稳定(2)这10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615cm,162cm5.从众数看,甲组为90分,乙组为70分,甲组成绩较好;从中位数看,两组(3)*不唯一.如:可先将九年级身高为162cm的所有女生挑选出来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分,超过80分(包括80分)的甲组有33人,乙组有作为参加方队的人选.如果不够,则挑选身高与162cm比较接近的26人,故甲组总体成绩较好;从方差看,可求得S2甲=172(平方分),S2乙=女生,直至挑选到40人为止256(平方分).S2甲<S2乙,甲组成绩比较稳定(波动较小);从高分看,高于6.(1)甲:平均数为96年,众数为8年,中位数为85年;乙:平均数为9480分的,甲组有20人,乙组有24人;其中满分人数,甲组也少于乙组.因年,众数为4年,中位数为8年此,乙组成绩中高分居多.从这一角度看,乙组成绩更好(2)甲公司运用了众数,乙公司运用了中位数6.(1)x甲=15(cm),S2甲=2(c
m2);x乙=15(cm),S2乙=35(cm2).(3)此题*不唯一,只要说出理由即可.例如,选用甲公司的产品,因为33它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接近,产品质量相对比较好,且稳定S2甲<S2乙,甲段台阶相对较平稳,走起来舒服一些(2)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则方差为0,走起来感到平稳、【4.4】舒服1.C2.B3.24.S2=25.D7.中位数是1700元,众数是1600元.经理的介绍不能反映员工的月*实6.乙组选手的表中的各种数据依次为:8,8,7,1.0,60%.以下从四个方面给际水平,用1700元或1600元表示更合适出具体评价:①从平均数、中位数看,两组同学都答对8题,成绩均等;复习题②从众数看,甲比乙好;③从方差看,甲组成员成绩差距大,乙组成员成绩差距较小;④从优秀率看,甲组优秀生比乙组优秀生多1.抽样,普查2.方案④比较合理,因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7.(1)3.平均数为144岁,中位数和众数都是14岁4.槡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5.286.D7.A8.A9.10,32004年(万元)5126268.310.不正确,平均成绩反映全班的平均水平,容易受异常值影响,当有异常值,如几个0分时,小明就不一定有中上水平了.小明的成绩是否属于中2006年(万元)65303011.3上水平,要看他的成绩是否大于中位数(2)可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角度进行分析(只要有道理即可)分;乙318分;*307分,所以应录用乙.如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角度看,2006年居民家庭收入比11.(1)三人的加权平均分为甲2952020202004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差距拉大(2)甲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三方面都应继续努力,重点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4.5】12.(1)表中甲的中位数是75,乙的平均数、中位数、投中9个以上次数分1.方差或标准差2.4003.(1)18千克(2)27000元别是7,7,04.八年级一班投中环数的方差为3(平方环),八年级二班投中环数的方差(2)从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以及投中9个以上的次数等方面都可看出54甲的成绩较好,且甲的成绩呈上升的趋势【(5.3(1)】3)*不唯一,只要分析有道理即可1.①⑥2.C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x>3(2)x<-3(3)无数;如x=9,x槡=3,x=-3等8【5.1】(4)x≥槡-24.(1)x≥1(2)x<45.x>2.最小整数解为31.(1)>(2)>(3)<(4)<(5)≥2.(1)x+2>0(2)x2-7<5(3)5+x≤3x(4)m2+n2≥2mn6.共3组:0,1,2;1,2,3;2,3,47.a<-323.(1)<(2)>(3)<(4)>(5)>【5.3(2)】4.1.(1)x≤0(2)x<43(3)x<3(第4题)2.(1)x>2(2)x<-73.(1)x≤5(2)x<-35.C56.(1)80+16x<54+20x4.解不等式得x<72.非负整数解为0,1,2,3(2)当x=6时,80+16x=176,54+20x=174,小霞的存款数没超过小明;当x=7时,80+16x=192,54+20x=194,小霞的存款数超过了小明5.(1)x<165(2)x<-1【6.(1)买普通门票需540元,买团体票需480元,买团体票便宜5.2】(2)设x人时买团体票便宜,则30x>30³20³08,解得x>16.所以171.(1)(2)³(3)(4)³(5)人以上买团体票更便宜2.(1)≥(2)≥(3)≤(4)≥(5)≤(6)≥【5.3(3)】3.(1)x<22,不等式的基本*质2(2)m≥-2,不等式的基本*质3(3)x≥2,不等式的基本*质2(4)y<-1,不等式的基本*质1.B2.设能买x支钢笔,则5x≤324,解得x≤644335.所以最多能买64支3.设租用30座的客车x辆,则30x+45(12-x)≥450,解得x≤6.所以304.-45x+3>-45y+35.a≥2座的客车至多租6辆6.正确.设打折前甲、乙两品牌运动鞋的价格分别为每双x元,y元,
则4.设加工服装x套,则200+5x≥1200,解得x≥200.所以小红每月至少加4工服装200套5³06y≤06x<06y,∴45y≤x<y5.设小颖家这个月用水量为x(m3),则5³15+2(x-5)≥15,解得x≥55数学八年级上875.至少为875m33750.所以商店应确定电脑售价在3334至3750元之间6.(1)140-11x95.设该班在这次活动中计划分x组,则3x+10≥5(x-1),{解得3x+10≤5(x-1)+1,(2)设甲厂每天处理垃圾x时,则550x+495³140-11x7≤x≤7.5.即计划分7个组,该班共有学生31人9≤7370,解得x6.设购买A型x台,B型(10-x)台,则100≤12x+10(10-x)≤105,解得≥6.甲厂每天至少处理垃圾6时0≤x≤25.x可取0,1,2,有三种购买方案:①购A型0台,B型10台;7.(1)设购买钢笔x(x>30)支时按乙种方式付款便宜,则②购A型1台,B型9台;③购A型2台,B型8台30³45+6(x-30)>(30³45+6x)³09,解得x>757.(1)x>2或x<-2(2)-2≤x≤0(2)全部按甲种方式需:30³45+6³10=1410(元);全部按乙种方式需:(30³45+6³40)³09=1431(元);先按甲种方式买30台计算复习题器,则商场送30支钢笔,再按乙种方式买10支钢笔,共需30³45+6³10³09=1404(元).这种付款方案最省钱1.x<122.7cm<x<13cm3.x≥24.82【5.4(1)】5.x=1,2,3,46.0,17.(1)3x-2<-1(2)y+12x≤0(3)2x>-x21.B2.(1)x>0(2)x<13(3)-2≤x<槡3(4)无解8.(1)x>73.(1)1≤x<4(2)x>-14.无解5.C2(2)x≥1116.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x千米,则26<8+3(x-3)≤29,解得9<x≤9.(1)-4<x<-2(2)-0.81≤x<-0.7610.m≥310.在9千米到10千米之间,不包含9千米,包含10千米11.-2<x<17.(1)-3<a≤-1(2)412.设小林家每月“峰电”用电量为x千瓦时,则056x+028(140-x)≤053³140,解得x≤125.即当“峰电”用电量不超过125千瓦时使用“峰【5.4(2)】谷电”比较合算3x-2>0,烄13.m≥21.1烅,解得2(3<x≤42.24或3514.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则x-1()x<6,解得x<56.23x-2)³4≤烆202x+14x+17∵x是2,4,7的倍数,∴x=28.即这个班共有28名学生3.设小明答对了x题,则81≤4x≤85,解得2014≤x≤2114.所以小明答15.设甲种鱼苗的投放量为x吨,则乙种鱼苗的投放量为(50-x)吨,得对了21题9x+4(50-x)≤360,{解得30≤x≤32,即甲种鱼苗的投放量应控制在3x+10(50-x)≤290,4.设电脑的售价定为x元,则x-3000>10%x,{解得33331x-3000≤20%x,3<x≤30吨到32吨之间(包含30吨与32吨)563.略4.略5.C6.如图第6章图形与坐标【6.3(1)】【6.1】1.A(-2,1),B(2,1),C(2,-1),D(-2,-1)1.C2.A′(3,5),A″(-3,-5)2.(3,3)3.(1)东(北),350(350),北(东),350(350)3.点A与B,点C与D的横坐标相等,纵坐(2)495标互为相反数4.A(2,1),C(4,0),D(4,3).点F的坐标为(4,-1)5.(1)横排括号内依次填A,B,C,D,E;竖排括号内由下往上依次填1,2,4.(1)A(1,6),B(3,2),C(1,2),它们关于(第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为6题)3,4,5((2)略-1,6),(-3,2),(-1,2)(6.(1)星期一、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的最高气温分别记做(1,21),(3,5),2)略(4,12),(5,13);其中(6,18)表示星期
六的最高气温,这一天的最高5.(1)略(2)B6.(1)略(2)相同;相似变换气温是18℃【6.3(2)】(2)本周内,星期天的最高气温最高;由于冷空气的影响,星期一、二气温降幅最大1.(1)右,3(2)(-3,3)(3)(x,1)(0≤x≤3)2.略7.在(2,7)处落子3.(1)把点A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B(2)把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6.2(1)】(3)把点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1.(2,-3),3,22.C3.(1)平行(2)平行(4)点(-3,-1)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0,1)4.(1)A(1,4),B(-1,2),C(1,0)(2)略(3)分别在一、二、三、四象限4.(1)(-3,m+4)(2)-25.(1)(-2,2)(2)m=-35.图略,A′,B′,C′的坐标分别为(-1,0),(1,0),(0,1)6.(1)训兽馆,海狮馆,鸟馆6.(1)C(-2,-3),D(-2,3),图略(2)A代表“长颈鹿馆”(8,9),B代表“大象馆”(4,2)(2)将AB向左平移4个单位,或以y轴为对称轴作一次对称变换7.图略.使点A变换后所得的三角形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变换有:【6.2(2)】①把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到点(1,-2);1.-4,(-8,0)②把点A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到点(3,-2);2.过点A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A(0,0),B(5,0),C(5,③把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3,2);5),D(0,5)④把点A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到点(2,1);⑤把点A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到点(2,-1)数学八年级上复习题5.(1)s=360-70t(2)220,表示汽车行驶2时后距离B地220km6.(1)R,I(2)是(3)16Ω1.(1)四(2)(0,1)(3)12.(2,5,2)7.(1)(从下至上)8,32(2)573.(1)k=2,t=2(2)k=-2,t=-2(3)是,因为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对于确定的时间都有一个确定4.图形略.直角三角形的风速5.图略,直线l上的点的纵坐标不变;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直线l′上任【7.2(2)】意一点的坐标表示为(x,1)6.±27.光线从点A到点B所经过的路程是7071.(1)x为任何实数(2)t≠-1的任何实数8.(1)A(0,-1),B(0,2),C(4,2),D(4,-1)(2)1429.南偏东20°方向,距离小华86米2.(1)-4;5(2)x=1(2y+3);-110.(1)图略3.(1)y=x+14,4<x<14(2)20cm(2)图案Ⅱ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1),(-4,-1),(-1,-3)(3)不能,因为以9,5,15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3)①各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②△ABC绕原点旋转4.(1)v=2t,0≤t≤20(2)v=16180°后,得到图案Ⅱ5.y=1第2x2,0≤x≤107章一次函数6.(1)y=x2槡+9,x>0(2)5cm(3)8cm【7.1】【7.3(1)】1.s,t;60千米/时2.y,x;120元/立方米1.-3,0;-1,-1;-3,13.常量是p,变量是m,q2.(1)y=12x,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4.常量是10,110,变量是N,H.13岁需97时,14岁需96时,15岁需95时(2)y=500-3x,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5.(1)T,t是变量(2)t,W是变量6.f,x是变量,k是常量3.(1)Q=-4t(2)20(3)-172【7.2(1)】4.(1)y=2000x+12000(2)220001.y=(1+306%)x;5153;存入银行5000元,定期一年后可得本息和为5.(1)y=002t+50(2)80元,122元5153元6.(1)T=-4.8h+24(2)9.6℃(3)6km7.(1)是(2)23.85元;65.7元;129.4元2.(1)瓜子质量x(2)1463.(1)-4(2)43(3)
44.(1)4.9m;122.5m(2)4s58【7.3(2)】3.(1)y=600x+400(2)1120元4.(1)Q=95x+32(2)2121.-3;2-62.B5.(1)当0≤x≤4时,y=12x;当x>4时,y=16x-16(3.(1)y=2x+3,x为任何实数(2)1(3)x<-32)12元/立方米,16元/立方米(3)9立方米26.20,904.(1)y=53x+253(2)不配套【7.5(2)】5.(1)84cm(2)y=27x+3(3)11张x=3,6.(1)可用一次函数来描述该山区气温与海拔的关系.y=-x1.{200+22y=2(2)400≤x≤8002.(1)2(2)2,80(3)40千米(4)y=20x(5)y=40x-80【x=17.4(1)】3.{(近似值也可)y=21.(1)(3,0);(0,6)(2)-2(3)一,三;一,三,
四2.D4.(1)2;6(2)3(3)y=3x(4)y=-x+8(5)1~5(包括1和5)3.(1)y=-3x+3(2)不在4.图略5.设参加人数为x人,则选择甲旅行社需游费:75%³500x=375x(元),选择5.(1)y=16-2x,0<x<4(2)图略乙旅行社需游费:80%³500(x-1)=(400x-400)(元).当375x=400x-6.(1)y1=50+0.4x;y2=0.6x(2)略400时,x=16.故当10≤x<16时,选择乙旅行社费用较少;当人数x=16(3)(250,150).当通话时间为250分时,两种方式的每月话费都为150元时,两家旅行社费用相同;当16<x≤25时,选择甲旅行社费用较少7.(1)不过第四象限(2)m>3课题学习【7.4(2)】方案一,废渣月处理费y1=005x+20,方案二,废渣月处理费y2=01x.1.C2.5<s<113.y1<y2处理费用越高,利润越小,因此应选择处理费用较低的方案.当产品的月生产4.(1)B(0,-3)(2)A8,()量小于400件时应选方案二;等于400件时两方案均可,大于400件时,选方30,k=98案一5.(1)1000万m3(2)40天6.(1)y=320000-2000x复习题(2)方案为A型车厢26节,B型车厢14节,总运费为268000元1.s,,()0;(0,7)
【p;0.053L/km;p=0053s;10.62.在3.77.5(1)】21.y=22x2.如y=-x+1等4.x≠35.B6.A7.(1)y=-52x(2)y=2x+4598.y=0.5x+15(0≤x≤18),图略9.y=-2x-1x+y>10,{①10.(1)2(2)y=2x+30(3)10个0.9x+y=10-0.8.②11.(1)S=-4x+40(2)0<x<10(3)P(7,3)由②,得y=9.2-0.9x.③12.(1)24分(2)12千米(3)38分把③代入①,得x+9.2-0.9x>10,解得x>8.又由x≤10且为整数,得x=9,或x=10.总复习题把x=9代入③,得y=1.1;把x=10代入③,得y=02.所以饼干的标价为每盒1.A9元,牛奶的标价为每袋1.1元;或饼干的标价2.D3.D4.B5.B6.B7.D为每盒8.2510元,牛奶的标价为每袋02元9.3010.x>-511.40°1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直角27.7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边对等角;28.(1)1500元∠B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印刷费为(2.2³4+0.7³6)³2000=26000(元),总费用为26000+1500=27500(元)13.12≤x<214.图略15.516.4(3)设印数为x千册.17.由已知可得Rt△BFD≌Rt△CED(HL),得∠B=∠C.所以△ABC是①若4≤x<5,由题意,得1000³(2.2³4+0.7³6)x+1500≤等腰三角形60000,解得x≤4.5.∴4≤x≤4.5;18.10米19.D2
0.C21.C22.D23.C24.B②若x≥5,由题意,得1000³(2.0³4+0.6³6)x+1500≤60000,解得x≤5.04.∴5≤x≤5.04.25.(1)A(1,槡3)(2)槡334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印数x(千册)的取值范围为4≤x≤4.5或26.设饼干的标价为每盒x元,牛奶的标价为每袋y元,则5≤x≤5.04
文言文阅读*3
文言文阅读*
译:
11(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参考*:
8.(4分)?坏:损坏?攻下;战胜?距离;离开?称王
9.(2分)b(代词,代人)
10.(3分)
?(2分)田单让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得分点:以、笼)句子基本正确,两句都无标点扣1分,错别字不计
?(1分)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得分点:何、句式)(在翻译基本正确的基础上,按得分点给分)
11.(2分)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学生如从反面答“善用权术”也算对)(答对一点得全分)意思对即可。
13.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l2,l5题。(14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
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选自《晏子春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2)其实味不同()
(3)生于淮北则为枳()(4)使者反()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译文:
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参考*:
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13(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14.2007年江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12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邓羌:人名。?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王猛:人名。?太后:符坚的伯母。?豪横:恃强横暴。?收:拘捕。?报:答复。?同志:志趣相同。?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刑免:判罪免官。]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为()(2)患()(3)市()
1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1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2分)
13(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2
分)
14(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
9(秦王坚/自河东还
10((1)做、担任(2)祸害(3)集市(3分,每小题1分)
11(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2分,答到大意即可)
12(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3(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2分,答到一处给1分,答到两处即给满分)
14(略(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
15(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切责若老师然。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掠无宗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
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节选自归有光《张自新传》)
注释:?自新:人名。?方简:刚直简朴。?檠(qíng):灯架。?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意气:神*,精神。?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
9(下面与文中“岁归省三四”一句中的“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b.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10(将文中画直接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切责若老师然
12(文中自新“*方简,无文饰”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答:
参考*:
9.b(2分
10.自新就到县吏(那里)自己替代兄长(受过),却把他的兄长藏在别的地方。(2分,“诣”字译出得1分,句子通顺得1分)
11.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儿/正*切责/若老师然
(2分,画对一处、两处得1分,画对三处得满分;画五上以上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篇三: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8:课外文言文阅读
【福建省龙岩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3分)
蒙骜伐魏
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
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变,趣?
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蒙骜(ào):秦国大将。?高都、汲:地名。?恤:体恤,顾惜。?趣(cù):催促。?持:握着„„的手。
5(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6(下面句中的“数”与“魏师数败”中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夹岸数百步b(珠可历历数也c(扶苏以数谏故d(数月之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8(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3分)
【*】(一)(13分)5((3分)?*队?只,仅仅?逃跑
6(c(3分)
7(?(魏王)于是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回国)。
?诸侯听说信陵君又成为魏国的大将,都派兵来援救魏国。(4分)
8(?信陵君知恩图报,能以国家为重,回国效力。
?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
?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援。
(3分,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到2点给3分)
【参考译文】秦将蒙骜率*进攻魏国,占领了高都和汲。魏*屡战屡败,魏安鳌王为此而忧虑,便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魏无忌回国。信陵君惧怕归国后被判罪,不肯返回,并告诫
他的门客们说:“有胆敢向魏国使者通报消息的,处死~”于是,宾客们都不敢规劝他。毛公、薛公为此拜见信陵君说:“您所以受到各国的敬重,只是因为强大的魏国还存在。现在魏国的情势危急,而您却毫不顾惜,一旦秦国人攻陷了国都大梁,将先王的宗庙铲为平地,您将以何面目立在天下人的面前啊~”二人的话还未说完,信陵君已脸*大变,即刻驾车赶回魏国。魏王见到信陵君后握着他的手啜泣不止,随即便任命他为上将*。信陵君派人向
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听说信陵君重又担任魏国的大将,都纷纷派兵援救魏国。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在黄河以西击败蒙骜的*队,蒙骜带残部逃走。
【广东省】(二)(9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原:原国?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9(a(约定)
【解析】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解析】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广东省梅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2分)
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便宜:对国家有利的事((
b(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比作(
c(然少蕴藉然:可是,但是(
d(若是者是:判断动词(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13(填空。(5分)
?第五伦奉公无私,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写了两件事:一是“”;二是“”。(用原文填空)(2分)
?“时人”认为第五伦毫无私心,而他却主动说出并承认自己在和
方面还有私心,这是用的手法突出人物*格。(3分)
14(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4分)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
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
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
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国:指都城。?吊:吊唁。?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5(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转载于:hnnscy博文学习网:文言文阅读*))
a(有一老父衣粗衣衣:穿b(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去:离弃((
c(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恶:厌恶d(愿闻余教余:我((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后,都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
贺。
b(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c(那个穿粗布衣服的*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
d(文章的主旨是:为官应该谦逊谨慎,廉洁自律,善于纳谏。
【*】11(d(2分,代词,这样)
12(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3分)
13(?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举贤任能私人感情(或故人的友情,儿子的私情)反衬(每空1分)
14(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样写,第五伦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这样的
15(d(2分,这句中的“余”是“您”的意思)
16(c(2分,老人是想借此提醒孙叔敖为官要谨慎,并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和不满)
【参考译文】
私心
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有才华的人)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
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要越是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
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
【广东省汕尾市】(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
“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
臵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
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
【注释】?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船人:船夫。?间:间隔。?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道。?不施用兵: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施,使用。?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小狸:小野猫。?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千乘之君,万乘之主:指小国、大国君主。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
a(甘戊使于齐(于:到)b(不然,汝不知也(然:这样)((
c(物各有短长(短:短小)d(说千乘之君(说:游说)((
10(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11(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船夫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但对甘戊连一条河都过不去很瞧不起。
b(甘戊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c(甘戊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万事万物的长处与短处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d(甘戊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善于游说君王,而船夫擅长在河里游来游去。
【*】9(b
【解析】b项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4分)
10(木匠用它来砍削木头,还比不上斧头(锋利)。(4分)
11(b(4分)
【参考译文】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只不过间隔这么宽的一条河,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还能到君王那里游说吗,”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短处和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让他们侍奉君主却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如果)把它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比不上一只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天下闻名,可是工匠用来伐木,还不如一把斧头。如果用桨划船,顺着水势自由起伏,我不如你;可是游说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
【广西南宁市】(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6分)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
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牖(yǒu):窗户。?施(yí):延伸。?还(xuán):掉转。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施尾于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