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满足自己日渐膨胀的虚荣心吗?不,不是的,只是为了活得心安和痛快罢!是为了赢得老百姓中的好口碑吗?不,不是的,仅仅是希望换取苦难的人的一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罢了!是为了媒体的高度曝光率吗?不,不是的,只为了人们朴素的容颜上盛开的笑靥吧!
慈善,应该是这样的,本来就是这样的。童年里父亲对着不谙世事的孩子说的话:“给予,也是一种快乐”,这,不也是对“为何做慈善”的一种最好的回答吗?
对于一个面黄肌瘦,食不果腹的人来说,你施予的一块面包,是慈善;对于一个口干唇裂的人来说,你赠给他的一杯救命之水,是慈善,对于一个丧失斗志,生活颓靡的人,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是一种慈善。
慈善是爱,是阳光,是无法拿来比较的,如果说把慈善分成各个等级,比较,那么,慈善就只是一个人的作秀罢!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两位世界慈善家要来*劝捐了,会有多少人响应呢?
事实上,到最后有多少人响应,都不重要。
席慕容说过:“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祗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同样,慈善也是如此,我并不反对陈光标先生用“裸捐”的方式积极响应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二人的劝捐,但是,他对*的慈善事业的追求太急切了!在慈善事业起步如此晚的*,怎么去要求慈善家们在没有完善机制的情况下,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私人财产捐赠出来呢?这样做,理是得了,心能安吗?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被用得不明不白,到最后,该帮助的人接受不到帮助,不该帮助的人却一不小心“被帮助”了,怎能让人心安呢?
再者,慈善不是个人的,不是某一个群体的,而是全社会都应该携手培育的阳光之花。“一朵孤芳自赏的话只是美丽,一片互相依恃着而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所以,慈善事业,应该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社会责任。
如果说陈光标自比耶稣,那么每一个怀有慈善之心的人便都是天使。
王院长所谈的善意的压力,也许真的能让*的慈善力量壮大起来,发挥它更多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只有把慈善的种子播洒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才有可能在*的慈善事业掀起一股不退的热潮,才有可能看到*土壤上一片灿烂的锦绣。
开侨中学高二:落月满江
春天的旋律-300字2
春天是美丽的,柳树姐摇摆着嫩绿的柳条,向我们问好。杏花皇后、桃花公主抬起头,仿佛在对我们微笑。花儿长出来了,有玫瑰花、木棉花、月季花、桃花……它们的颜*不一样,有红的、有黄的、有蓝*、有绿*、有紫*、还有白*。五光十*,美丽极了。
春天是热闹的,春雷打了起来:“轰隆隆,轰隆隆。”仿佛在说:“春天来了,小动物快起来运动运动,植物们快快长起来。”过了几天,燕子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松鼠在书上爬来爬去,青蛙在地上高兴得蹦蹦跳跳,小草弟弟也争先恐后地钻出来。
春天是美丽的、是人热闹的,更是讨人喜欢的。我最爱春天。
永恒的旋律作文3
暑假里,我一直迷恋着一首歌,叫《光之螺旋律》。它同它的一样,温婉、干净,宛如天堂的诗。
歌里唱着的声音,泉水的低吟,啾啾的鸟鸣,沙沙响的树荫。幽幽的树林透着柔柔的绿光,几抹曙光穿过层层枝桠,照耀着一颗新芽。
所有的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旋律。
就好像这几天缠缠绵绵、如何也下不尽的雨。即使它还没有落下,它也有属于自己的声音。
把海螺放在耳边,你不是可以听到大海的声音吗?那旋律好像最遥远的,模糊却真真切切。
一片落叶飘在风里,不断地舞出独有的旋律。高一点,高一点。好最后拥抱它深爱的和露珠。
当沉沉黑夜静静躺在河边,梦幻般流连,耳畔盈满悦耳的虫鸣,那是怎样的声音?
当轻风一遍遍,去揉扶那寂静的,一同唱起自己的歌,和自然一起浪漫,述说情怀,你用什么怀抱来悦纳这飘逸的旋律?
更有花谢花开,穷尽一生,黯淡了的旋律,沐浴在季节的轮回中,自由而沉寂,留下一道苍白的掠影。
岁月的流逝是另一种旋律,旋律缓缓行进着。当进行到某一阶段,我们猛的抬头,才醒觉时光已经把留在不知多广远的地方了。
上苍把无数种天籁轻泻在透明的空气里,当它们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个的运转就开始了。
当我们走出岁月的流逝,沿着缕缕辙迹走向向阳的山坡,远处传来教堂悠扬的旋律,我们就进入回忆:一草,一石,一花,一木。还有我们自己身边,自己心中幸福的旋律。
然后用静如止水的心境,祈祷这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