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深度阅读并赋予个*化体验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自我建构,培养阅读能力,促进表达。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创造*。

【教材分析】 本课课文描绘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人*美。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

【教学目标】 通过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乡亲们的默默奉献精神,培养对作者观察、描写方法的学习兴趣,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平凡事物表达美,难点在于理解和感受美的方式。本次教学将用两个课时完成,着重讲解第2至第5自然段。

【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读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美丽画面配以音乐,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美境,板书课题:“21、搭石”。

二、整体感受默读课文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围绕搭石描写的内容,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大意。

三、指导品读,示范学习

学生浏览课文,划出“让我们感到美”的部分,指导学生感受、欣赏、品析美。

示范品读第三段,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四、小结方法,自主品析

师生共同小结第三段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并以“我是学习小能手”为竞争激励。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美和理解文章。

五、课外拓展,即兴练笔 提问学生是否留心观察身边的“美”,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将“搭石,一道风景;走石,如画美景”分别做河岸,将“默默无闻、互相礼让、尊老爱老”三个词板书在搭石上,展现搭石的美,同时突出人*的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说课稿2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火烧云颜*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来体现“美”,通过质朴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地喜爱上这大自然的神笔之作!从而深化了主题。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和形状变化的。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四、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二)、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五、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课,谈话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老师出示彩图,再现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复述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下去时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合作探究,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采用了情感朗读法,通过精读细讲、释疑拓展、想象体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并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段,捕捉关键词句,读出火烧云的颜*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在这一环节,我们设计了利用悠扬的钢琴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旋律中放飞自己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学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画的火烧云图片,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中美丽的火烧云。

(四)、作业设计: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是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说课稿3

这篇课文与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文中讲述了小男孩卡罗纳在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中,身边的人真诚理解、热情安慰,默默关爱他的故事。课文聚焦于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个特殊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周围人的无限关爱两个方面展开叙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感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意。因此,我围绕爱作为主线进行设计,一是通过情感铺垫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的要素;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的内涵;四是通过说话拓展延伸爱的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进入文本,在*氛围中畅所欲言,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的环节中,我首先运用熟悉的歌曲和深情的话语,创设情感浓厚的教学氛围,触动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然后,通过挖掘描述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和悲伤,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让学生体验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主阅读、集体交流,并带着情感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了对他的关爱和帮助之情。

在初读课文、捕捉爱的过程中,我强调卡罗纳虽然不幸,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我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

在研读课文、感悟爱的环节中,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找出描述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的行为举止,谁最让你感动?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在关键文本上进行简单点拨和语言表达示范,而更多的语言感悟和情感阐释则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提升,真正体现了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在说话拓展、延伸爱的部分,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不幸的卡罗纳,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不幸的人,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