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当今时代洪流中,我深以为:书中自有洪云志,书中自有奋斗力。
拜读《天职与敬业》这本薄薄的小书,却让我感受到其厚重。这厚重来自清澈的思想源泉,来自点醒当下青年人的“响锤”,来自催人奋进的感召力,来自其与时代最强音的共鸣。这本书告诉我,如果说走上工作岗位预示着求学的结束,我要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应是人生探索的开始:
血液中心能在竞争激烈的众人才中选中了我,我理应也必须满怀感恩投身于中心建设,甘做一块砖、一粒沙、一瓢水;实力雄厚、前景广阔的检验科选择了我,我理应也必须将全部才智奉献给缜密细致的检验事业;祖国伟大的献血事业选择了我,我理应也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在繁琐的数据中 体悟 幸福与快乐,在奉献中寻找大发展、大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寻人生的意义。
这本书告诉我,“时代先锋”这个光荣、可敬却有点遥不可及的名字,其实离我并不遥远。他们曾经也是某个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也是困难面前披荆斩棘的战斗者,也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者。
职业可以选择,事业不能选择,责任不能选择!我唯有怀着对党的无比信任、对国家的无比感激、对*的无比 热爱 、对社会的无比责任,聚精会神谋发展,踏踏实实干事业,让“爱岗敬业”这个时代主旋律引领着我,在人生的舞台上奏响华美的乐章!
《感恩责任敬业》读后感2
解读责任,何为责任?我觉得责任应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对所负使命的的忠诚与信守,是对自己工作的出*完成,也是人*的一种升华。
人生没有对错,没有被迫,只有选择。的确,这个世界中的错与对只是相对的,就如我们走哪条路都没有错,只是在于选择不同的路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结果而已。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被迫的,只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应该时刻以一种主观的心态来看待我们所做的选择,而不是将这种选择看成一种被迫的结果,就如我们选择工作就等于选择了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要有为它负责到底的准备,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刻意去做;当责任成为我们工作的态度时,工作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赚钱那样简单,我们也就不会因为公司的规定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束缚。
现在企业危机的症结在于责任的缺失!责任缺失的根源是趋利避害的人*未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而那种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感的人才是每个企业都渴求的理想人才。我觉得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责任更是一个人品格与能力的承载。对个人而言,承担责任,就是守住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对企业而言就是守住了基业常青的“魂”,我们的企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会让我们的企业更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造就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能有成就。责任心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所成就的重要砝码。一个人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让自己活得有尊严,就应该勇敢的承担起责任。因为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给人以信赖感,成就他的人格魅力。我觉得人生所有的履历都是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的。责任会让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生活和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责任胜于能力,不抛弃、不放弃是许三多精神的灵魂。不抛弃团队,不放弃责任是一个从平凡到卓越的核心动力。《士兵突击》我相信大多数人流下了眼泪,许三多那种不抛弃战友,不放弃责任的忘我坚持是人*的一种升华。无论是许三多所在的部队还是我们今天所在的企业,都需要这种责任的传递。在一个企业中并不是所有有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但如果他周围的同事都很有责任感,我相信他会被别人的精神所感染。就许三多,我觉得应该学习他大智若愚的“傻”,学习他对自己、对别人负责的精神。
学会感恩是担当责任的基础,成功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学会感恩,选择责任。学会感恩生活,感恩工作,这个世界中有太多的爱存在于我们视野之外的某个空间,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于视野之外的每一份爱。感恩是一种可以引爆生命潜能的东西,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将工作看成实现自己抱负的平台,将自己身心与公司融为一体,做一个敬业、热忱、主动、忠诚,把细节力求做到完美的好员工。
我们要做的是遇到问题,选择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在勇于承担责任中将自己的潜能最大化。面对工作,保证资料真实、数据准确是我的责任,给客户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是我们的责任;面对企业,维护他的荣誉,为他创造价值是我们的责任;对待同事、朋友,关心、帮助他们,与他们*相处、共同进步是我的责任;面对生活,学会感恩,勇于担当责任是我的责任。
《敬天爱人》800字读后感3
这本书是日本稻盛和夫所著的一本书,书中很简要的描述了自己一生的经营之路。在这本书中我感到了稻盛和夫身体中所蕴含的那种名为热情的能量。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了:创造力=能力*热情*思维方式,这一公式。
在他刚刚参加工作时,对工作、人生也感觉迷茫过,也同普通人一样想过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但是最后他选择了通过改变自己改变了环境。这样的道理似乎浅显易懂,但是生活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是少数,所以成功者也是少数。
在这本书中大量的提到了‘热情’、‘努力’这样的词汇,一再的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感悟出当你用尽所有努力时,老天也会伸手帮你这一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喜欢怨天怨地,总是觉得什么事都不顺利,每天郁郁寡欢却不去做出什么改变。这就是因为大家缺少了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的热情,或者是空有热情却从来不为此努力的缘故。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稻盛和夫一样每天对一切都用一颗赤诚的、充满热情的心去对待,我相信没有什么工作是完成不了的。
读完这本书最让我最有感触的不只是稻盛和夫的光辉事迹,因为这世界上的成功者太多,也不是他的热情与努力,因为大多数成功人士都能做到这一点,最让我感动的是那颗利他心。稻盛和夫拥有的那颗致诚的利他心正是佛教的大爱思想的具体表现,他本人也是一名佛弟子。通过阅读他的事迹无论是对于工作生活,还是对于修佛都有帮助,他让我更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的思想。从前总觉得学佛是不争,如果有求了便很难保持一颗纯净的佛心。但这与生活中的很多事冲突,这让我很是痛苦迷茫。我一直在寻找一个*,但我不知到方向。现在他用自己的人生带给我一个*:我们是否要争?当然要,只是我们所做的不是争夺而是心中满怀着致诚与善良去争取,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最终做到自利利他。也许这才是生活在这五欲六尘的社会中正确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