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我们几名队员怀着满心的喜悦开始了实习,在康乐坊1#和3#地块。一到达,我们眺望着已经完成的1~4号楼主体,深知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第一天,我们有幸结识了唐工、黄工、陈工、胡工等一众和蔼可亲的工友,他们友善的眼神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他们耐心的讲解下,我心中的许多疑问迎刃而解。康乐坊1#和3#施工地点位于温州市康乐坊路段,总建筑面积达到135889.78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15-26层,采用框剪结构和钻孔灌注桩。实习开始前的三天,在黄工等人的指导下,我们详细研究了施工图纸,熟悉了工程的主要内容。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建造一栋大楼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远非儿童玩积木般简单。建造大楼需要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先进、简洁、熟练的技术。

暑假工地工作的实习报告

在研究图纸的过程中,"人防区"这三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后来,余工向我们解释道:“‘人防’是*防空的缩写,指的是战时用来预防空袭的防空洞,在和平时期也可用作仓库或者夏季避暑的场所。”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对图纸符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同时意识到学习最新的施工图规范对建筑学习的重要*。

在这几天里,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重要的检验批、分项和分部子工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包括地基、桩基础、土方工程和基坑工程。通过亲身参与,我们对打桩等工序有了实地的了解,也认识到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对整个工程的重要*。在查阅监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大致了解了监理资料的分类,熟悉了监理的流程与工作顺序。

在施工场地上,我们目睹了工人们辛勤工作的背影,深知建设的艰辛。与此同时,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实地经验,比如如何在工地行走、工程术语等。监理工作的严谨和负责态度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建筑工作需要以为*谋幸福的初心。如今的认真负责,将换来未来百姓的幸福与安宁。站在已完成主体的高楼之上,俯视着奔波忙碌的人群,我深感我们从事建筑工作的重任。

暑假工作实习报告2

大学最后一个暑假,我有幸到广东电信罗定分公司实习。在将近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初步接触了大型电信公司的运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我被安排在ADSL社区实习,负责指导我的是一位姓董的班长,实习内容主要是ADSL的安装与维护。通过班长的悉心教导,我很快就熟悉了ADSL的各项原理,实际*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体会:

首先,真诚待人。刚到公司时,面对许多陌生面孔,我感到有些拘谨。然而,随着与同事的交流,我逐渐发现只要真诚对待他人,虚心向同事请教,他们也会乐意与我交往。他们不仅愿意分享技术经验,还教会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在公司里,除了学习如何工作,还需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正确处理同事关系对于工作的顺利展开至关重要,孤芳自赏并不能凸显个*,过于清高往往会导致融入团队的困难。

其次,不偷懒。我曾询问班长:企业里受欢迎的员工是什么样的?他的回答是:不偷懒的员工。我深以为然,因为哪个老板会喜欢懒惰的员工呢?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工作,努力做好份内工作。我曾在超市兼职时就深受这个教训,主管讨厌员工在工作时聚在一起闲聊。因此,即使生意很清淡,我也不会和同事聊天。最终,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以良好的表现完成了实习。

第三,勤学好问。刚到公司时,我对许多方面都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勤学好问。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解决线路故障有许多技巧。例如,班长曾接到某音像店的报障,赶到现场后发现用户网络下行速率异常。经过一系列排查后,才最终解决了问题。这种复杂问题对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我经常向他人请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请教之前必须分清哪些问题可以问,哪些问题不宜问,以及何时问更为合适。对于新人来说,专注于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要太过关注报酬等问题。

最后,讲究条理。年轻人刚开始工作时常常急躁,这是很正常的。然而,我们应该抱着踏实的态度去做事,虚心学习往往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发现前辈们做事非常讲究条理,遇到问题会一步步解决,而不会慌乱。例如,在接到故障报告后,他们会先分析情况,然后逐步解决问题。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也逐渐变得不那么急躁了。

学生暑假打工实践报告3

人总是很羡慕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作为学生,我曾经很渴望上班一族那种自己挣钱,自己花钱的日子。而当自己真正开始利用暑假的时间挣钱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怀念学习生活,总是很想快点开学。

回顾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这种困难不同于学校所遇到的,我个人觉得比学校遇到的难题更上了一个层次。

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难。想想也是,谁愿意找一个没有任何经验,而且还是想做短期的学生呀。我找过贴有招聘启事的店面。谁知道,当我说出我的原意后。本来笑面相迎的老板来个180度大转弯,冷冷回应一句我们这里已经找好了人。鬼才信他的话,那启事明明是新的,而且店里面就他一个人,哪来的新人?陆续还找过别的工作,我甚至找过中介,但都失败了。最后还是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份比较适合的工作。

打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十几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开始,只恨自己出道太晚了,和他们比起来,好像我都老了。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难以想象那些十几岁就开始面对社会的年轻人是怎么承受的,或许每一个青年都会羡慕还在上学的同龄人。现在我很知足,二十几岁还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条件,路还掌握在自己的脚下,前面的路还很光明,我有信心走好以后的路,也一定会的。我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第一天上班,就面对种种规定。什么理成平头,什么穿工作服,什么把胡子剃了。如果在学校,就算是执行也会打些折扣。而工作中,这就是命令。执行也要执行,不执行也要执行,除非你不想干了。虽然,领导也会说什么不要当面顶撞,私下可以单独解决,可是有用吗?现实吗?这些大多数都是空话。领导喜欢那种溜须拍马的人,而不是喜欢忠言的人。得罪领导意思的话很少有人说。

在工作中办事情还要处处小心,虽然不至于溜须拍马,但是,说话还要谨慎。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小事,我会终身记得的。那是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我坐在总经理的椅子上。这时,一位姓于的经理走了进来。我故意拿总经理的腔调说了一句:小于,随便坐。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有什么不妥,但事后,那位于经理和我说,当时我弄得他很没有面子,祸从口出,如果我对别的经理说的那话,或许,我会惹来一些是非。想想也是,毕竟,他是我的上级,又有老总和几位经理在场,这样称呼很是不好。还好,于经理没有追究。

上下级关系,也完全不同于师生关系。我的实习经理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世上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单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遇到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应付的能力和毅力,都要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一次我们竟然和老师关于如何考试讨价还价起来了,想起来可笑。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老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毫无情面的执行某些死的规定。这也是为那些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我总觉得自己不是活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在一个人剥削人的旧社会,我是处于底层的劳动*,我也处于资本家的剥削之下。老板尽可能的延长员工的劳动时间,还会给一个经理一份*的情况下,安排不止一份工作,最大限度的榨取他们的价值。难以想象如果始终这样过下去,我会怎么样去承受;难以想象那些同事是如何熬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不敢想,也不再想。毕竟,我不会是这个岗位的人,我还有时间,有机会去奋斗,去争取自己的新生活。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但还是希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子,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很平静的解决的。

每天只是单调的上下班,没有很多的节假日,这使本来就很厌倦的工作变得更加无聊,也许工作就会是这个样子。现在学习期间每周休息,以后工作就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在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只会抱怨一天八节课很烦,可这又算什么呢?最多只是一天吗?有的是时间去调整,去适应。

很不适应工作中称呼的改变,从同学,海超,变成了师傅,小庄,不久以后就会是老庄。这样一变,使我从一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很是纳闷,为什么有名字非要直呼其姓呢?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却很少。直呼其名不是很亲切,又不易混淆。难道人们只是因为称其姓方便才会这样做吗?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把对方的名字记住,称其名,一定会使对方感觉到很温暖。反正,别人叫我的名字,而不是姓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亲切,很温暖。我也尽量成别人的名字,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也是一种交往之道吧。

其实,工作中也会有欢乐。因为不是在家里,要学会满足。领导的一个微笑,同事的些许关心,都会使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要注意关心别人,给与别人温暖。给予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不管是苦,还是累,暑假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在暑假的实践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懂,而且在学校里不会学到得知识,并且增强了自己的能力。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这次实践对我的帮助实在不小。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把自己推向社会的机会,感谢实践中给与我无私帮助的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