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班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大多数学生年约十岁,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已具备较广泛的见识,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做人道理和生活常识,了解了一些社会现象,但在实际*作和现实表现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教学要点如下:
第一单元主题:诚信是金。通过学习该单元,学生将明白诚信是自尊与自爱的表现,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培养他们成为讲信用的人。
第二单元主题:伸出我们的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心,鼓励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传递关爱。
第三单元主题:我的绿*日记。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与思考,探索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初步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并激发他们对绿*家园的热爱。
第四单元主题:交通连着千万家。通过该单元学习,学生将了解交通发展的现状,感受社会进步的步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加强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第五单元主题:祖国真大。该单元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措施
1. 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富有趣味的课堂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2. 善于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3. 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为来自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帮助他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提高实际*作能力。
4. 积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拓展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果。
五、教学进度
| 周次 | 教学内容 |
|------|----------|
| 第1周 | 诚实,不需要理由 |
| 第2周 | 拍手拉钩不要变 |
| 第3周 | 诚信就在身边 |
| 第4周 | 同在蓝天下 |
| 第5周 | 生活因爱更美丽 |
| 第6周 | 我们的爱心行动 |
| 第7周 | 流过家乡的小河 |
| 第8周 | 我们时刻在呼吸 |
| 第9周 | 大自然中的朋友 |
| 第10周 | 呵护绿*家园 |
| 第11周 | 马路修到家门口 |
| 第12周 | 交通海陆空 |
| 第13周 | 平安走天下 |
| 第14周 | 在世界的东方 |
| 第15周 | 我们的大* |
| 第16周 | 壮丽的河山 |
| 第17周 | 海峡两岸盼统一 |
| 第18周 | 复习考核 |
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
1、简易方程
2、多边形的面积
3、因数与倍数
4、认识负数
5、分数的意义和*质
6、对称、平移与旋转
7、分数加减法
8、折线统计图
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科学*和时代*,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整合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事视野。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领他们了解大自然与生活的一切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亲历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
(二)进一步认识身边的事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秘初步掌握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经历数学研究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三)增强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作指导,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克服困难才能攀登科学高峰。
(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多边形面积计算、正负数,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和*质及复杂的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与旋转、可能*的统计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使学生学会分析等量关系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区分应用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质因数等意义解决数学问题。
(二)在具体的*作活动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理解掌握多边形的特征及面积机计算方法,区分对称平移与旋转,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学会计算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和优选法,能运用分析现实问题。
(四)继续探究统计的复杂知识,并能合理科学地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措施
(一)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绿*多元课堂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
(三)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四)善于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或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多维目标。
(五)注意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发现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六)善于借鉴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水平,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层层上升,逐步推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
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共8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土壤(1课时),种子发芽(1课时),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课时),根朝哪边长(1课时),茎往哪边长(1课时),植物怎样喝水(1课时),自由
研究单元测评(2课时)。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课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课时),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课时),各种各样的纸(1课时)。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共8课时,具体包括:小个子能下能跷起大个子(1课时),玩气球(1课时),打篮球(1课时),小小降落伞(1课时),玩潜水艇(1课时),沉浮的秘密(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共8课时,具体包括:锣鼓声声息(1课时),声音的旅行(1课时),不同的声音(1课时),舞台灯光(1课时)。反射光(1课时),美丽的彩虹(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