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这常用的中*,又被称为将*、川*、锦纹,来源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寒、味苦,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传统上,人们多用大黄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淤血闭经、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虽然大黄以攻下泻实著称为“将*”,但其实际用途非常广泛。据清代官医案例显示,大黄的用量在所有*物中排名第十位。宣统皇帝溥仪6岁时,因胃口壅滞导致恶心腹痛,御医采用熟大黄等*物治疗,效果显著。慈禧太后因肝胃积热导致眼目不爽,也是在服用了酒制大黄等*后康复。此外,清代皇帝们常用大黄泡茶防病治病,因为大黄在泻下的同时,又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不会导致脱水或影响胃肠功能。同时,长期煎煮大黄还可减弱其泻下作用。
现代*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血压等多种作用。根据这些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蛔虫*肠梗阻、麻痹*肠梗阻、中毒*肠麻痹、肠痈、肠胀气、痈肿疔疮、烫伤、脉管炎等疾病。
日本学者已从大黄中分离出120多种成分。澳大利亚开始将大黄与三七片结合治疗肥胖症,比利时将其添加至咖啡以达到减肥效果,而德国、瑞士等国则将其用作糖果、饼干的辅料。**的大黄专题研讨会也已举行过两次。因此,随着对大黄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深入,这位著名的“将*”必将展现更多的神奇功效。
执业中*学知识:地黄的功效与作用2
地黄
又称牛奶根、狗奶根或婆婆奶根,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原生于海拔 50~1100 米的山坡、路旁荒地等。因其地下块根呈现黄白*,故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制方法
地黄根据*制方式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和功效有所不同。
鲜地黄 :清热凉血*
干地黄 :补益*
熟地黄 :补益*,滋*补肾、调经补血
*用功效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热风伤*、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生津,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肝炎。
熟地黄 :滋*补肾,调经补血,适用于血虚头痛、肝痛。
食用宜忌
生地黄*甘寒质润,既能凉血泻热,又能养*生津。适用于血分有热、*津不足者。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不宜服用生地黄。
相克食物
生地黄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食用方法
1. 生地莲心汤
*:生地黄 9 克,莲子心 6 克,甘草 6 克。
制法:将三味*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养*清热。
用法:每日 1 剂,连用数日。
2. 海带生地汤
材料:海带 30 克,生地黄 18 克,绿豆 100 克,陈皮 3 克,瘦猪肉 100 克。
做法:将海带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黄、绿豆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煲 2 小时,加少许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养*,美容养颜。
3. 心*亏虚失眠汤
材料:生地黄 12 克,百合 30 克,枣仁 20 克,炙远志 10 克,五味子 10 克,女贞子 10 克,旱莲草 20 克,龙齿 10 克,珍珠母 3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主治心*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4. *血不足失眠汤
材料:当归 12 克,柴胡 10 克,生地黄 10 克,川芎 10 克,赤芍 10 克,枳壳 10 克,桔梗 10 克,川牛膝 10 克,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黄连 5 克,法半夏 30 克,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主治*血不足、血行不畅之顽固*失眠。
选购方法
优质地黄表面为棕黑*或灰黑*,皱缩严重,具有不规则的横曲纹。块体重量足,质地软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有光泽,粘*明显,无臭,味微甜。块大,重量足,断面乌黑*的为佳。
中*茯苓的功效及作用3
中*茯苓,健脾祛湿的好*,是最常用的健脾*之一。在治疗水肿病、水湿病中也经常见到茯苓的影子。茯苓还是美白面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中*茯苓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
2、痰饮咳嗽
痰湿入络,肩背*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3、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枣仁等配伍。
4、抗癌
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黑*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5、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茯苓对身体基本无毒副作用。治病和保健,茯苓都是好选择。脾胃不好,体内有水湿,必用茯苓。茯苓常配合白术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