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导他们促进和维持健康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运用丰富的知识、动作练习、讲解示范和体育游戏,来训练行为并培养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各项功能。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时,需结合集体与个别教育。首先要针对整体进行教育,以改变整个群体的卫生习惯,进而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让幼儿感受到“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的集体意识。对于个别特殊幼儿,则需给予更多的提醒、关心和指导,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6名幼儿,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幼儿在各方面均有显著进步。在运动方面,幼儿能够较好地与他人互动并积极尝试各种运动器械。但在交流与合作方面仍需加强。在卫生意识方面,大部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卫生保护意识,但仍有个别幼儿需要老师的提醒。整理书包和玩具的习惯也有待改善。在心理健康方面,部分幼儿的自信心不足,急需老师和朋友的鼓励,这是本学期的重点之一。
二、学期目标:
1. 身体健康,情绪稳定,愉快地参与集体生活。
2. 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懂得自我保护。
4.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5. 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培养活泼、开朗、勇敢的*格,遵守集体生活规则。
6. 关注个人卫生,维护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初步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其功能,掌握简单的保护方法,注意用眼卫生。
8. 认识社会治安问题,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策略。
9. 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掌握口腔保健知识。
10. 理解生活安全标志,学习遵守交通规则,掌握应对意外事故的基本常识和求生技能。
11. 形成正确的坐、站、行、睡姿势。
12. 学习活动用具的整理方法,保持玩具的清洁。
13. 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自觉维护周围环境,并参与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
14. 认识快乐对健康的益处,学习正确表达和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
三、具体措施:
1.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重视幼儿身体与心理健康,特别是在情绪控制和积极宣泄方面进行加强教育。
2. 充分利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把握健康教育的契机,落实教育目标。
3. 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如直观教具、模型、挂图、幻灯片和影视资料。
4. 综合游戏与其他活动开展教育,灵活安排课程,针对当地出现的健康和卫生问题进行指导。
5.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使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四、课程安排:
二、三月份:
- 牙齿王国历险记
- 逃离牙菌斑怪兽
- 手指娃娃
- “我掉牙了”
- 快乐刷牙
- 消灭牙菌斑
- 小螃蟹拾豆豆(平衡)
- 小小侦察兵(综合)
- 比比谁跳得高(跳)
- 插旗赛跑(跑)
四月份:
- 蔬菜宝宝营养多
- 地震不可怕
- 着火了怎么办
- 我爱劳动
- 小小隧道工程师(钻爬)
- 勇敢的蜘蛛侠(攀爬)
- 有趣的易拉罐(平衡)
五、六月份:
- 水是我们的好朋友
- 为什么要喝水
- 夏天的自我保护
- 打雷怎么办
- 我们一起去郊游
- 猴子运桃(综合)
- 狐狸和公鸡(平衡)
- 小小坦克兵(钻爬)
- 麻袋游戏(综合)
- 矿泉水瓶(跑)
- 乒乓游戏(综合)
学期卫生保健工作计划2
秋季开学,气温下降,幼儿免疫力相对较弱,易受细菌病毒感染。为保障幼儿健康,特制定本学期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保教规范及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提升卫生保健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程序,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1. 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入园。
2. 认真进行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原则,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3. 定期进行幼儿体格发育测量及评价。
4. 定期检查园内、班级及个人卫生,记录卫生情况,并与考核挂钩。
5. 定期开展卫生保健业务培训,提升保育质量。
(二)饮食与营养
2. 遵守开饭时间,做好餐前准备和餐后管理,分餐时注意洗手,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干菜、干点。
3. 引导幼儿愉快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并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
(三)卫生习惯
1. 睡眠习惯: 做好睡前教育,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保证幼儿充足睡眠。
2. 盥洗习惯: 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盥洗习惯。
3. 整理习惯: 培养幼儿物品摆放整齐的习惯,大班幼儿学习整理床铺。
4. 将班级卫生习惯融入一日生活常规中,反复练习巩固。
(四)消毒隔离
1. 实行一人一杯一巾制度。
2. 定时消毒消毒柜、紫外线灯并做好记录。
3. 定期对幼儿被褥、图书、玩具进行消毒。
4. 加强疾病预防,做好晨检,发现传染病及时消毒隔离,并通知家长送医。
(五)安全保护
1. 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制定安全规则,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每日记录安全教育内容。
2. 接送幼儿时仔细观察,对可疑人员进行详细询问登记。
3. 定期进行午餐、午睡、卫生安全检查。
4. 期初、期末测量幼儿身高、体重,中大班测视力,并做好记录和评价。
5. 加强体弱儿和肥胖儿的管理。
6. 组织教师体检和幼儿入园体检。
幼儿园下学期卫生保健工作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指导,认真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保健计划,把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放在主要位置,确保每个孩子在幼儿园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为重点,加强各班的班级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育、保健工作的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1、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拒绝接收入园。
2、继续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记录工作,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发现精神体温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3、做好幼儿体格发育测量及评价工作。
4、随时随地检察园内环境卫生、班级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并随时记录卫生情况,与考核挂钩。
5、定期开展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二)饮食与营养
1、严格管理好幼儿的膳食,每周制定带量食谱,食品品种随季节变化作调整,每学期进行一次营养计算并分析,每周食谱向家长公布。
2、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3、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情绪愉快,专心用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教师经常向幼儿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
(三)卫生习惯
1、睡眠习惯。足够的睡眠对幼儿身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好睡前教育,教师和保育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愉快入睡。
2、盥洗习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3、学会整理。幼儿活动室中,要养成那里拿的东西那里放,并归放整齐的好习惯。大幼儿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
4、班级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多培养、练习。
(四)消毒隔离
1、实行一人一杯一巾专用制度。
2、消毒柜、紫外线灯定时消毒记录。
3、定期对幼儿的被褥、图书、玩具进行消毒。
4、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把好晨检关,发现传染病及时消毒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