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活动背景:
三年级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引导学生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
激发学生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
交往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
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
合应用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赞美,
学会欣赏,学会理解,获得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
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活动主题:《和书做朋友》《利用废物制作相框》《水果的秘密》《期
末快乐大盘点》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2014.9——2014.12
活动目标:
1、设情境,列课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
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
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2、重感受,促评价。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
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3、学理论,明目标。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
活动内容:
点击问号,实践在线,交流厅,*作室,成长足迹
活动实施:
活动一:主题——《和书做朋友》(课时:2)
主备人: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书籍有一定的了解,和书成为好朋友。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分享读书带来的收获与喜悦。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活动方式:讨论、谈话。
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内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相互补充;教师指导设计可行的活动方案。
5、明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实践在线,作品展示
一、教师指导活动:
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选书的方法与经验,吸取优点,改进不足,并注
意选择适合年龄段的书籍。
二、学生探究活动:
1、相互说说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知道选择书籍的重要*。
三、教师指导活动:
1、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并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进行适当的指导。
2、如何制作读书卡。
四、学生探究活动:
由浅入深,由制作到演示,体验自制书卡带来的快乐。
五、小结
我们要与好的书籍交朋友。
活动二:主题——《利用废物制作相框》(课时:2)主备人: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制作“相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制
作中逐步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的的情趣。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作的欲望和实践的主动*。
3、通过小组团队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团结协作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意的教学内容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教
师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光盘“相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随机提问:
“同学们喜欢照相吗?你的相片放在哪儿?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相
框?老师这儿有几个亲手制作的“相框”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
材料制成的?”学生在欣赏老师制作的“相框”时,师又述:今天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最基本光盘制作“相框”的方法。板书课题,导
入新课。
二、自主观察,主动探究。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指出:“通过让学
生体验探究,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
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首先来观察每组盘中已做
好的光盘“相框”观察、讨论其制作过程与方法,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迁移。如学生在说出制作“相框”的四个步骤即:打眼、穿线、装饰、放相片时,教师又追问到:“你知道打眼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锥子“加热才能打眼呢?”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由此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第二课时:实践在线,作品展示
一、小组合作制作光盘“相框”播放“劳动最光荣”音乐,学生在音乐中制。作“相框”教师随机指导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但教师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制作出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二、成果展示,评价激励。待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最佳作品,在展台展出,由学生评价后,并颁发巧手奖、创新奖,让学生从中领略到劳动成功后的喜悦。
三、总结提炼,渗透思想教育。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小结,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
活动三:主题——水果的秘密(课时:2)
主备人: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几种自己喜欢吃的常见水果,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与*用价值,科学合理的食用。
2、使学生对水果产生兴趣,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意境,走进主题今天老师带来六个谜语,开动脑筋,看谁能猜得又对又快。
1、出示投影,投放谜面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打一水果)桔子绿盖红缸,里头装满蜜浆。(打一水果)杮子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稀奇。(打一水果)枣粉脸红唇模样美,偏偏是个大歪嘴。(打一水果)桃子弯弯儿不是镰*,翘翘儿不是牛角,一旦抓它在手,撕开脸皮就咬。(打一水果)香蕉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溜溜。(打一水果)葡萄
2、导语:同学们六个谜语猜得非常准确。看起来大家对水果有一定的了解。说说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呢!为什么?
3、水果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食品之一。
4、这些水果你认识吗?(出示课件)
5、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的秘密。
二、主题分解,合作探究
1、关于水果,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引导、启发,使同
学们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三、整理问题1、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整理。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实践在线,作品展示
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确立要研究的问题。
(1)回顾上一节课确立好的研究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对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二、1、分配活动小组:2、制定活动计划:“这节课我们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1)、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教师要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2)、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各小组的口号都非常有号召力。下面,让我们来制定活动方案。”(3)、讲解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幻灯片讲解:“大家在活动方案的开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问题先写上,接下来是组长、组员,在再接下来重点写每个组员具体研究的问题和谁来研究。”
(4)、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6)、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作,可以参考所提供的表格)。(7)、教师巡视,倾听并给与建议。三、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下面,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四:主题——期末快乐大盘点(课时:2)主备人:
活动目标:
1、结合学科特点,盘点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完成情况。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各个主题活动的收获交流。
3、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调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及评价能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我参与,我快乐,我体验,我成长
一、导入:
满载着一学期的实践与体验,带着他人的鼓励,我收获满满。
二、交流收获:分组交流
1、最喜欢的活动主题。
2、最自豪的作品
3、学习的新技能
4、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进步
5、在动手实践中的最大收获
6、活动中难忘的一件事
三、总结
第二课时:集体反馈和相互评价
二、导入:
满载着一学期的实践与体验,带着他人的鼓励,我收获满满。
二、交流收获:
1、最喜欢的活动主题。
2、最自豪的作品
3、学习的新技能
4、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进步的表现
5、在动手实践中的最大收获
6、活动中难忘的一件事
三、相互评价
1、伙伴说
2、老师说
3、家长说
4、自己说
四、总结
这学期里,大家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了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
活动评价:
整个评价过程注重对学生施行多元化的评价,不仅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需考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投入、态度的端正、学习方式的改进及合作能力的提高等,不单追求结果,更需注重过程的评价。
课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
课间休息是从上一堂课转向下一堂课的一种过渡,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疲劳的身心得到恢复,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学习。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课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欢迎参考!
课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与人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掌握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礼仪和技巧的作用,并坚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对课间午间休息时需注意的文明礼貌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体会课间文明的重要*。在日常课间活动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准备好教室布置,板书设计。
2、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3、准备好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同学们,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多么令人向往的课间十分钟,我们几乎每天都有五、六个的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我们都该做些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现在请看
二、对对碰
(一)观看课件,明白事理
1、下课啦,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好不好?
2、再看看,这位同学这样下楼梯?
3、这样荡秋千?
4、接着看,怎么样?
5、刚才那些都不对,那课间这样的游戏能玩吗?
6、我们在教室里能这样玩吗?(学生交流想法)
(二)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不该玩的游戏,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人走过之处又都留下了什么呢?
(课件)脚印,垃圾,水龙头没关,墙壁破损。
(三)平时课间十分钟,你会玩什么游戏?
我们在课间到底能干什么呀?到底哪些活动才是适合我们玩的呀?
讨论交流:课间可以玩的游戏。
(四)大家看看可以玩的游戏
有意义的课间游戏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交流想法)
(五)那我们在做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还有要补充的吗?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在课间,午间,可以做哪些活动?
(学生讨论,汇报)
(六)下面,请同学们议一议在教室里、楼道里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1、教室
2、楼道
我们学校人这么多,交往也很多,怎样才能让大家和睦相处呢?
这时,就需要同学们时常用上文明用语。请看,我们常用的文明用语有哪些呢?
(七)讨论交流课间文明用语
刚才同学说的真是热闹,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大家学到更多的课间文明用语,让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大屏幕上的礼仪小博士吧!
1、出示课间文明用语。(学生轮读,自学)
2、你从礼仪小博士那里学到了什么课间文明用语呢?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礼仪,用礼仪、要重言,更重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吧!
三、学礼仪,更重行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那我们遇到实际问题该怎样做呢?
说一说
1:下课了,你在教室里玩,由于不小心,把墨汁弄到同学衣服上,你怎么办?2:你在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这是你该怎么办?
3:你借了同学的东西后,要把东西还给同学时:你应该怎么说?
四、自测,提高认识
刚才同学们都表现不错。那现在我们来测一测:你是文明人吗?
五、总结升华
课间休息是从上一堂课转向下一堂课的一种过渡,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疲劳的身心得到恢复,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学习。同学们,下课铃声真的就要来啦,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学生唱《哦,课间十分钟》)
现在,同学们好像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轻松轻松,想看一看蓝天,想吹一吹清风,想摸一摸皮球。那我们在活动时就要做到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礼让,让我们共*课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3
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参与者,是现代教育中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学生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选题者。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时,可以根据课程框架的结构,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当组织“我们的元宵节”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集体讨论确定主题,然后让每位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比如研究元宵节的食俗、文化背景或者民间传说等。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第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应当成为自主实施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他们能够更好地克服活动实施中的困难。例如,在“家乡的特产研究”活动中,学生们利用各种资源和技能,如调查、采访、摄影等,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实际*作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持续兴趣。
最后,学生还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评价者。这包括对活动成果进行自主评估和接受同伴评价的能力。例如,在展示“我们的元宵节”活动成果时,学生不仅展示自己的成果,还扮演评委的角*,评价其他组的表现。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改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