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翠绿,碧水波光,我故乡青田,从母亲童年的回忆中,我看到了家乡四季如歌的景象——
春日,故乡绽放着‘桃花灼灼,娇艳欲滴’的生机;盛夏,小荷初露,蜻蜓翩翩,故乡披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风雅;秋风渐起,故乡承载‘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意;冬至临近,窗外西岭千秋雪,故乡弥漫着‘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幽情。那是何等的乐趣,何等的美丽?
然而如今——
高楼拔地而起,春日里的绿草失去了生长的空间;挖沙船肆意开采,奔腾的瓯江失去了它的本真;参天大树被砍伐,秋天的小镇失去了它的风韵;气候日渐升温,冬日的白雪失去了飞舞的机会。
烟囱拔地而起,快乐的燕雀渐渐稀少;坟墓越来越多,青翠的山峰渐渐减少;室内的空调越来越普及,户外的天气越来越炎热;城市扩张蔓延,四季的交替渐行渐远。
季节努力靠近故乡,而城市却毫不留情地抛弃了美丽的四季。季节希望故乡*能享受四季的快乐,然而人们为财富、名利忙碌奔波,无暇顾及四季的美好。
季节被迫、无奈地远离了我们的故乡。
何时,才能与李清照一起感受‘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喜悦?何时,方能与苏东坡一同领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何时,更能与张志和一起体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闲?
故乡日渐崛起,为何不给季节留下一席之地?不要让四季只在田野间流转,季节也应归属于故乡的大街小巷!
多么希望,明天,季节能在故乡重新生根、发芽、开花,如歌般继续吟唱!"
呼唤绿*的作文2
地球像母亲一样默默无闻地向我们无私地奉献着她的一切,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她的摧残却日盛严重。
她的头发-------树木,被人类大量砍伐,使树木越发稀少,就这样,地球的头发不是一根根地被拔掉,而是一撮撮地被人类扯掉。再这样下去,地球总有一天会变成秃子。
她的外套-------大气层,被工厂所排放出来的废烟废气严重污染,就这样,由于废气的长久积存,无法扩散,造成了她的雪白的纱衣变成了黑*的破布。再这样下去,她的皮肤过敏将越来越严重。
她的血液-------河流,被工厂废水,化学*水,泡沫塑料所覆盖,就这样,原来清凌凌的河水变得乌黑,造成了大批鱼虾死亡。再这样下去,地球的淡水缺乏所造成的贫血将日益增剧,导致生态不平衡。
“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田境。”
如果地球撑不下去了,还有第二个地球吗?要在茫茫宇宙中寻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绿*星球,谈何容易啊!我们应该醒悟了,要对症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不要等到天上飞的只剩下飞机,地上跑的只剩下汽车,花瓶里插的只剩下纸花,大地上镶嵌的只剩下干土,才醒悟恨晚。
把碧绿还给大地,把清新还给空气,把蔚蓝还给天空,把清澈还给河流,一切都还给自然吧!
爱的呼唤的作文3
夜已很深了,雪飘飘扬扬下了多时,干枯的树枝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寒风吹来,它拼命地摇动,夹杂着渴望的呻吟,摇下了压在身上的一层雪。可它并不轻松,还得一次一次地摇啊!摇!在树下,站着一位身段苗条的长发少女,她仰着头,冷冷的看着这一}-r,。又一阵寒风迎面扑来,她凄然地回望走过_的路.欢快的节奏她叫林迪欢,“迪欢”,多么可爱的名字,她象名字一样,那么纯洁、漂亮。五个月前,17岁的迪欢开始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开学头一天,迪欢收抬好书包,坐在镜子前梳理一头乌黑的秀发。镜子里映出一张白里透红的脸,细长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小巧的鼻子,透露出青春的朝气,少女的天真。“妈妈,你看我穿这件连衣裙好看吧?”迪欢拉出正在做针线活的妈妈。“好看,快走吧,早点去。”林妈妈疼爱地望着女儿。“哎,这就走”。
迪欢背上书包,轻盈地迎着朝阳走去。友情无处觅秋风带来了一些凉意,枯黄的树、叶已凋落。*场上。并排走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林迪欢,一个是她的同桌贾新。这位贾新,真具有男子汉的气魄,1.80米的个头,同娇小的林迪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阵阵凉风送来他俩岭谈话;“贾新,交个朋友怎么这么难,入学两个多月了,我一个好朋友都没有,我时常在考虑,人的感情为什么这么复杂。我们只有17岁,今后的路很长,我们怎么能独自生活在这样广阔的世界里?”她忧郁地望着天空。“林迪欢,自己应想开点。实际上,我们都一样,我也根本找不到一位知心朋友,别看我整日嘻嘻哈哈,挺快活,我心里的苦衷无人知。不过,我的*格决定了我不象你那么多愁善感。哎!老这么发愁,也没用!”贾新唉声叹气地说。“说好说,做起来难那艺贾新,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帮助,做一个好朋友,你同意吗?”
迪欢低头微笑着说。“林迪欢,我们本来就是好朋友,要不,怎么会在一起谈笑呢?”他俩会心地笑了。迪欢刚到座位上,坐在前排的大班长高青发话了:“迪欢,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可得回答。”迪欢对这位班长挺讨厌,瞧那眼神,*冷,不亲热人。“问吧,我一定尽力而为。”迪欢应付着。“你说,最含情的笑是怎么笑?”高青*阳怪气地问。迪欢还没弄懂她问话的含意,后面一群男同学随声附和道:“低头微笑”。贾新恼怒地质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了,跟你!t:一起,永远没烦恼。究竟为了杆么,我二见你就笑,因为我已爱一上了你呀,你呀,你可知道。”一个男同学扯着嗓子唱着。“噢!唱得好!”男同学跟着起哄了。迪欢诧异地看着发生的一切。突然,她捂着脸哭了起来。.班会的风波“同学们,一下面开班会了。”
班主任走上讲台:“今天主要讲一个问题。据有的同学反映,我及各任课老师的观察,咱班有的同学谈情说爱。”老师顿了一下,锐利的跟光扫视了全班同学,落在林迪欢的身上。“我可得提醒同学们,我们来是为了学习的,想别的事,就别来上学。”老师踱下讲台,提高声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成绩不错、长得漂亮、家庭条件好的女同学,不知道自重自爱,脑子不往正道上用,成绩下降很快!”林迪欢吃惊地望着老师,那目光,叫人看了难受,心*。老师又回到讲台上:“同学们,我们来这儿,家长寄子你们很大的希望,你们可要对得住家长啊!’夕迪欢在沉思着老师的话,觉得哪一条也是对自己来的。“林迪欢,到办公室来。”班主任走到她座位旁,叫去了她。“迪欢,你坐下,咱们好好谈谈。”老师*沉着脸:“迪欢,你成绩下降这么快,你有什么想法?”“老师,我也说不上为什么,我只感到寂寞、孤独,上课也不认真听。”迪欢低头回答。“据其他老师反映,你上课常走神,你想什么了?”老师步步紧逼。“没想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
“迪欢,你很聪明,我对你有很大的希望。看到你步步后退,老师们都很惋惜,希望你别想别的事,别做学生不应做的事,对得起老师、家长。另外,有时间,我想同你父母谈谈,你不反对吧?”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着迪欢。“老师,、您请便吧。不过,您别冤屈了一个无辜的学生。”迪欢忍着眼泪跑出办公室。阵阵寒风向迪欢袭来,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卜落。她郁郁寡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议论什么。她呆呆地坐在座位上。“林迪欢,老师找你说什么了?”贾新轻声问。“没什么,让我好好学!”迪欢不愿让他再受折磨。她默默地想着自己做的一切,身后传来同学的嘀咕声,“别看有人整日不声不响,其实她想得更多。”“哎,老实人更难交往。”“对,这叫华而不实!”又是一阵大笑,在她听来,近似狂笑。一‘家庭矛盾阵阵寒风,吹来了零星的雪花。迪欢郁闷地走回家里。一路进家门,迪欢觉着气氛有点紧张,她已料到这难堪的局面。迪欢望望爸爸那苍白的脸,妈妈流泪的眼,她心都要碎了。
“爸爸,妈妈,老师也许同你们谈过了。你们都别生气,听我讲清楚。我已经17岁了,已走向成熟。我不会做对不起父母的事。人的一生,应该充满爱。在家里,我享受着父爱、母爱;在学校里,我得不到爱。我需要同学的理解、信任、友谊,这一切,半年来,我一直未得到。我不痛苦吗?我不孤独吗?孤独是不能1,_人进步的。在这种情况一下,我成绩落后了。我同贾新也只单独谈过一次,我们只谈了自己的苦闷。我无人诉说呀,难迸我回家来同父母说说,你们又他做什么,最多给予我更多的爱抚。我已长大了,我现在更需要同学问的友谊,需要同我的同龄人共1司探讨人生的奥秘。我同贾新只是朋友关系,我们在一起并未谈什么情,说什么爱,我们只有诉说自己的不如意。”迪欢哭诉完自己的心里话,已是泪流满面了。林妈妈把女儿扶到床上,擦去她满脸的泪痕,安慰了几句,走到外al屋。林父坐在沙发上,拼命地抽着烟。林迪欢先心躺在床上,她推开门,走了出去。地上自茫茫的一片,夜已深了。无言的尾声雪越下越欠,迪欢仍旧站在树一下。前面不见路的尽头,一片苍茫·,·…
【评析】读过《爱的“呼唤”》,我的心被震颤了,仿佛云欢面对同学无端的嘲讽有苦难言、无地自容的窘境,又仿佛听到她对真善美的呼唤。从文章叙述的事情看,迪欢只不过同贾折互相倾吐了自己内心的苦闷,这纯属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无可非议。但为何引起轩然*,霎那间席卷学校和家庭?是封建的意识?是世俗的目光?是可畏的人言?是无端的敏感?是!又不全是!它们混杂交织,象一道无形的障壁,隔开了一代中学生!在这多种因素中,首要的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对男女之间的交往特别敏感。随着他们生理发育的渐趋成熟,在心理上对异*的关心越来越浓。一般说来,他(她)们都是很谨慎的,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越“界”了。但另一方面,又时刻注意别人同异*的接触,甚至,住往把想象当作现实,把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看作是“谈恋爱”,设以异样的目光,付之好奇的窃笑,使正常交往的他和她处于一卜分尴尬的境地。其次是某些学校和班级的风气不正,少数“好事者”在男女生之问“挖沟妙。
这一点,平文也有所揭示:班长*阳怪气地发问,一名男生不怀好意的唱爱情歌曲,影射迪欢同贾新“谈恋爱”,一群男生起哄。真是人言可一畏!第三,恕我直言,我们的有些父母师长,虽然子女在膝下长大,学生在身边成长,但他们并不完全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中学生。他们有一种偏见:男女生接触一多,那就是“谈恋爱”。在他们眼里,中学时代与其说是“黄金时代”,不如说是“危险时期”,因此,他们处处“设防、筑坝”,只要发现男女生超越“防线”,立刻横加干涉。有些父母师长这样做,又元形中给学生的心灵上罩上了一层*影。难怪迪欢悲伤、仿徨,推开门走进范茫暗夜!世俗、流言编织的“潜网”给她造成的创伤太深重了。本文在写作上也颇具特*,精当的选材,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的结合,把迪欢仿徨、苦闷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