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数据,截至9月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出积极的态势。全省共有37.5万名毕业生成功就业,就业率达到81.5%,略高于去年同期。其中,有27.3万名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72.8%。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介绍称,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持续提升,目前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到60.8%,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而灵活就业率则为13.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省实施的“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共录用了5010名毕业生,其中有3000名优秀毕业生被派往农村学校任教,另有1000余人参加志愿服务项目,如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以上项目共计吸纳了约一万名大学生就业。
胡金波指出,从就业单位来看,中小企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各类企业已接收了28.2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5.3%。其中,有25.6万名毕业生选择就业于中小企业,占企业就业总人数的90.8%。同时,今年就业于苏北五市的毕业生达到7.6万人,同比增长23.1%,表明苏北地区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提升。
江苏镇江:八项措施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2
今年镇江市共有近2万名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长了15%,就业压力较大,形势严峻。为帮助至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尽快找到岗位,镇江市人事部门决定采取八项措施,力争让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就业。其中,重要措施之一是为每位应届镇江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两次以上的就业机会。
据了解,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对艰难。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为止,驻镇的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签订正式就业协议的应届毕业生仅占六成左右,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为此,镇江市人事部门决定采取八项措施帮助应届毕业生就业。一是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通过入户调查、毕业生服务专区集中登记、毕业生服务窗口日常登记、人才网站登记、省内高校等渠道,建立2009届镇江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全面了解毕业生学历结构、专业、家庭状况等情况,每月综合一次,动态管理。
二是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密度。市、辖市区联动举办300场招聘会,并及时将招聘会岗位需求信息通过短信、网站、媒体公告等方式提前通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确保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招聘会信息。
三是实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与人才信息库贯通。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时在《京江晚报》人才专版免费发布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信息,广泛征集工作岗位。
四是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个*化服务。根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情况,有针对*地挖掘需求岗位,进行人岗一对一匹配,为每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两次以上的个*化服务,并建立就业台账。
五是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保底就业。对困难家庭毕业生优先安排参加就业见习,优先安排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只要对岗位不挑不拣,实现保底就业。
六是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组织500名以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入市级和省级就业见习基地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见习,见习期间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300至500元。见习结束后,择优推荐上岗,录用率不低于70%。
七是探索和推行“培训-推荐-就业”工作模式。结合招聘市场上有一定毕业生需求规模的相同或相近岗位,对符合专业条件的2009届镇江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集中进行相应技能培训,培训后推荐试用,实现就业。
八是各辖市(区)人才服务中心设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窗口”,切实做好本地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登记和就业帮扶工作。
江苏再推16项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3
县及县以上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各专门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最近,江苏省人事厅召开了“全省人事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再次提出了16项政策,全力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真正提升高校毕业生资源的配置水平。
据介绍,未来三年,江苏省将安排5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以实际行动提升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就业。同时,各地还将按照要求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见习基地的数量、明确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明确对见习基地和参加见习毕业生的补贴标准,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指导和监管,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的管理、见习期结束后的考核、推荐就业等工作。
面向基层就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下基层的号角更加响亮。今年,江苏省市联动选聘了501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以期在2012年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任职高校毕业生。同时,深入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苏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全省范围内评选表彰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标兵,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到基层就业,服务期满后的出路在哪里?江苏省将加大从到乡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的力度,乡镇机关要拿出一定职位,专门招录选聘到村任职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县以上党政机关每年要拿出不低于30%的招录公务员的职位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并逐年加大比例。此外,人事部门还*了硬*指标——从2009年起,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过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县及县以上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各专门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