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生,都如小草似的,每个人都会活出自己的美丽!
在众多的书本中,我选择了读这本书。最开始的时候,吸引我的仅仅是书名。我想:每一棵草,都可以开花吗?
书的内容很简单,有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在其让人眼里,或许是看不上眼的,或许是平淡无味的;但在作者丁立梅的笔下,这些故事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了小小故事里的默默深情和人生至理。故事很简单,却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回味和思考。
“人生失意总是难免的,要紧的是,在失意中,活出诗意来。好好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它出自于《人生,失意还是诗意》。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成绩优异的男孩考上了小中专,以为可以就此“鲤鱼跃龙门”,但他的名额却被一个干部子弟挤掉了。后来,他在亲戚们的救济下继续学业,却在大学被查出患了乙肝。他很失望,可是父亲的话让他明白:好好活着,就是快乐。所以,他不甘堕落,他种下的花朵给全村带来了沁人的清香,他优美的笛音吸引了漂亮姑娘,她成了他的妻子,他精美的根雕成了人们家中最美的装饰。
我想,很多人,在遇到和他同样的问题时,都不一定会像他那样坚持着。或许在无法就读小中专后,就此弃学;或许在查出患了乙肝后,就对人生充满失望,等待着生命的结束……但是,他都没有,他用行动为自己乃至整个村庄甚至更多的人的生活添加了“诗意”,完美地诠释了“在失意中活出生命的本质”。这样一种韧*,是很多人都缺少的。
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在经过施肥、浇水、除草等一系列的环节后,草就会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只是,如果没有了前面的那些过程,草就是草,不会开出花,不会为它的生命添加一抹亮*。这正如人生,人生注定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一路上,会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只有经过了挫折、磨难、失意,但仍然坚持不放弃,就终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世界上,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用自己独有的闪光点活出人生的诗意。芸芸众生,都如小草似的,每个人都会活出自己的美丽!
作文范文:诗意的生活2
夏日的晚上很少看到月亮,抬眼便的满天的星,在夜幕中稀疏而热闹地发出银*的光。不知道当万家灯火俱缄默时,这微弱的光是否能照亮那熙来攘往人群前方的路。或许在那时有更多的人愿停下匆忙的脚步,欣赏这郎郎的夜空,感受佛袖而去的晚风,回味生活曾带给我们的甘甜与苦*。
此时是否有人扶琴松林,长啸月下,心中只有清泉与明月;是否有人御马弯弓,追逐雪地中的野狼;是否有人信步荷塘,临风吟咏,追忆古人的飒爽英姿;是否有听雨的人,是否有赏雪的人,是否有品茶思乡的人……
世界如此之大,又有多少人珍视大自然馈赠的美好事物呢?我们把大量时间用在忙碌地学习、工作、工作、学习而忘记了留意一圈涟漪、一瓣落花、一曲秋韵,用心感受,则它们能让烦躁的心趋于宁静,让思想变得纯粹而深刻。
柳子厚寄情山水而悟愚智之道,李青莲寻山访水而得谪仙笔法,现实虽不能满足我们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却总能在不经意间预留了一个入口,通向另一个世界。
看一片落叶飞舞,能想起它春之执着,夏之热烈,秋之缠绵,冬之孤独。
送一只征鸿远去,可追忆古人鸿雁传书,想象遨游苍穹之乐,俯视大地之豪情。
临海观日出,迎风沐朝霞,凭栏送秋雁,对月品苦茶……拥有诗意的生活不需要勉强为之,随心所欲,以善感之心观万物,就能拥有无限的天地。
食可无肉,居不可无竹的生活,正是充满自赏自足之情的诗意生活。
读《红楼梦》“芦雪庭争联即景诗”一回,总能让我对大观园的生活向往不已,无事*劳的朱门绣女能用诗意的方式自娱自乐,不落俗套,其实比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更吸引人。
封建官员如百乐天、王安石也有功成名就后归隐山林的愿望,这在更多时候是由贬谪异乡代为实现的。
如是我们为何不暂卸肩上的担子,诗意地生活,追求心境的安宁,也追求自然与社会的*。
[作文范文:诗意的生活]相关文章:
诗意的生活作文范文3
我们首先必须生活着,然后才看生活得诗意与否。小姨是杂志社的特约撰稿人,那本杂志的第四版是她的专栏——“生活的诗”。而小姨本人对诗的热爱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组织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诗社。每逢周末,小姨便像逢了重要的节日,盛装打扮,与社员们聚在一起,谈诗论诗,赏诗做诗。
姑姑是与诗“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农妇,可她在农贸市场却是响当当的人物。她的白菜是最青最嫩的,她的苹果葡萄是最水灵的,她的鸡蛋是出了名的有营养,甚至有人说,从她那买去的鸡,熬了汤能治病!其实我知道,顾客宁愿绕远路也要到姑姑这里来,冲的是她的热情诚实。
我去过小姨家,整个儿就像古典而标准的中式“藏经阁”。进门便见装裱一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往前走几步,李白、杜甫、王勃、李清照,挨个儿跟我打了招呼;打开卧室门,梭罗的那句“在瓦尔登湖上诗意地栖居”分外打眼。面对一屋子的书和姨父小声的数落,小姨吐吐舌头,调皮地说:“囡囡,别理他,小姨我就是爱书。”
我也去过姑姑家,青砖房,昏暗的灯光,姑姑忙里忙外,丝毫不停歇,在她的厨房里,锅碗瓢盆恣意奏着打击乐;在她的院子里,鸡鸭鹅猪快活地唱着合唱曲。见我来了,姑姑挺不好意思:“娃,俺家乱,你别介意,来来,随便坐。”
我的小姨是所谓:“文学青年,”“十指不沾阳春水”,过着“文化人”的生活。
我的姑姑是别人眼中的“大老粗”,干惯了粗重的活计,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
我一直试图弄明白,这样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在谈及自己生活之时,眼中快活满足甚至自豪的光彩为何会如此相似?
小姨觉得她一直诗意地生活着,姑姑是不明白什么叫诗意的,但在旁人——我看来,她也有诗意的生活。
或许因为她们同在乐观而向上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获得了满足。
也许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乐观而充实便是诗意。
我的“雅人”小姨和“俗人”姑姑,同在一片蓝天下诗意地栖居。
诗意离我们很近,我们活着,乐观充实地活着,便可以宣告——我正诗意地活着。
诗意生活作文700字范文4
每一个季节都是美好的,春天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夏天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天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冬天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无一不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其中的诗意,我们似乎都曾经体味过。
大自然给我们展示了许多风景,但我们却甚少发现其中的意,更不能如古人出口成诗。“诗意”,只有活在具体境遇里面的人,有所感悟,并达到美的情思境界,才能体味出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任何时代都会出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句传颂千古,他们发现的诗意,令我们千年之后的后生小子们都深受感染。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要突破了那层神秘的膜,练出一双诗眼,就会发现其实诗意随处都有,作诗吟唱也是触手可及,并非登天之难事。伟大诗人的诗都取材于身边,有什么奇怪呢?那些格律、平仄,也都是从黎民百姓哼唱的小曲演变而来的,非常自然。我们在身边发现了诗意,也许也会变成想象中拥有高雅艺术的诗人呢。
于是,又想到了苏轼,他那豪放派诗词告诉我们,寻觅诗意,创作诗词,几乎都与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丰富经历和深厚感触迸出的火花。
我们周围的景*,被古人的一首首诗、一阙阙词描绘出了不同的精神境界,被赋予了伟大的品质。与其说是诗人的一种涵养,倒不如说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视角,使一事一物具有了诗意。当我们在语文老师的启迪下,赞叹一首诗的手法之巧、功力之深时,却忽略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仔细体会、换一种视角,我们也能够感觉出同样的或别样的情感,发现诗意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抓住这束灵感火花,构思挥毫,诗作就出来了。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寒。”只有充分理解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感所悟,才写得出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诗意,从生活中来,从身边取材,从美去感受。让我们睁大眼睛,不断地去发现诗意吧!
诗意地生活作文范文5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地生活,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一片闲适悠然的情怀。
自懂事以来,便居住在这青瓦白墙的古巷中,清晨,巷口包点铺的香味和着小贩的叫声氤氲在雾气里。隔着木门可以听到拖鞋打过青石板路面的响声,踢踢踏踏,像一首慵懒的歌执一柄密梳,坐在雕花窗前,细细的理顺,理顺心中的烦闷苦恼,一天的心情便无比顺畅。小巷人们朴实醇厚,仿佛刚从桃源中走来,纤尘不染,小脚的老人们,走东家串西家,闲话家常,巷里大抵都是四合院子,家家户户都有着“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景致,玉兰开得正欢,洁白的瓣朵仿佛在绽放一个个的梦,这里的人们安然的体味人生,享受生活,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也不会占谁家便宜。他们会的,只是在院里的大树下下几场棋,在堂前的书案上挥毫泼墨,在桃花树下拉着二胡、弦子。我有幸生活在这里,见证着这里淳朴的风气,诗意飞扬的一切。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
诗意地生活在这古巷里,听邻家女孩的浅吟低唱,听燕子交颈的呢喃。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到黄昏,在夕阳下漫步,只叹“夕阳无限好”,不管近不近黄昏。折一枝垂柳插在蓄满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崭新的刚刚萌发的梦,镜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靥,花面交相映,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纯净,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像写诗一样去蕴酿每一分情感,是古巷人们的共同特征。我热爱这片土地。这里纯净的心灵与天空,连空气的味道都有棉花糖的香,待白发苍苍时,请故乡的风再把我带回此地,吹一曲箫音,诗意地生活在这里,以终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