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国外学者经过反复探讨后得到的一个寻找人生目标的逐步突显法,现在让我们通过进行这个“六步游戏”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游戏道具:4-5张小纸片 环境要求:安静舒适 情绪状态:精神饱满,情绪激昂,思维活跃。 提醒:在考虑目标时,尽量全面,避免仅从一个方面考虑,如仅考虑事业,还要有家庭、人际、业余生活等方面。
第一步:寻找终生目标 拿出一张纸片,写下第一个问题:“我终生的目标是什么?”然后用2分钟写下*,要无拘无束,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再花2分钟进行必要的修改。 如果你不确定直接确立你的人生目标,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童年、少年时的梦想,或者那些最让你开心的事情。以此作为启发,再写下你的*。 实例扫描: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快乐…… 也许你写下的目标比较泛泛,那也没有关系,还有第2步呢。
第二步:思考如何度过今后三年 请在第二张纸片上,写下第二个问题:“我该怎样度过今后三年?”用2分钟尽快写下*,再用2分钟补充忽略的项目。 在第二张纸片上,所写的内容要比第一张纸片具体。这里的具体指的是所做的工作要具体。比如,如果第一张纸上你写了过幸福的生活,那么在这张纸上你就要将之分解为更为具体细致的目标。 实例扫描: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进入管理阶层;经济收入比刚工作时翻一倍;向女友求婚;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和好朋友保持联系……
第三步:半年内最重要的事 请在第三张纸上写下第三个问题:“我在这半年内应该做哪些事?哪些工作对我是最重要的、最迫切的?”这张纸所列的内容应该比第二张纸更具体、细致、全面,是自己需要也是能够立刻做的。 实例扫描:申请学位,联系实习单位去实习;帮助女友补习功课;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和朋友保持联系……
第四步:浏览前三步 浏览一下前三步的*,你应该发现,第二步的*是第一步*的延伸,第三步的*则是前两步*的继续。如果你的三步*不具备这种逻辑,就需要重新来做,务必使这些*符合事物的发展逻辑。
第五步:目标分类 请把3张纸片都拿起来,把上面的目标分别归类,如分为事业目标、爱好特长目标、能力目标、婚恋目标、社交友谊目标、身心素质目标、读书目标等。 实例扫描:事业目标:功成名就、进入管理层、联系实习单位; 婚姻目标:幸福、向女友求婚、帮女友补习功课……
第六步:确立不同时期的目标 请按类别关系,将三张纸片上的目标按同类关系连成一条线,形成你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 实例扫描(以事业目标为例): 短期:联系实习单位——进入管理阶层——功成名就 然后,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根据短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每一级计划的指定都应该是为上一级计划服务的,比如,制定周计划是为了成月计划,制定日计划是为了完成周计划。当短期目标实现后再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这种“目标逐步突显法”最好在新年开始或你的生日进行。在开始新的一年或新的一岁时,寻找一下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庆祝方式。
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已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基础教育的历史课程应该有教学目标,但问题是目标设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应主要依据教材和教学参考确定教学目标。然而,这种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却是无法顾及到的。根据新课程理念,这种设定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设定目标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能训练的历史能力体系,但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认知水平,尤其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设定目标。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完全正常的。其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取决于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热情。就像下象棋一样,起手总是要“胸有大局”,不拘泥于一子的得失,而是根据具体局面情况,随时灵活调整每个棋子的落子位置。有时,他想在“此”布一小局,可对手干扰,不得不调整到“彼”布局,教学也是如此。
二、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至少应分为两个层面:总目标(课堂目标)和具体目标(学段目标)。所有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该考虑课程目标的要求,但学段目标则应由教师开发。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主体*原则:学生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未来。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扮演主角,那么教学目标又如何能够得到实现呢?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开放*原则: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历史本身,更要关注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和交流,应多提供史实,少给结论或不给结论,提供方法或敲门砖,避免给学生设置思维围墙。当然,教师的引导也不应忽视,即使是放羊也应该把学生引到水草丰茂处,而不是贫瘠的黄土地,更不是把他们围在水泥场里。“引导就是启发、点燃”。
多样*原则:尽管教学的终极目标一致,由于施教班级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不尽相同。实际上,即使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是多样的,因为同样的班级中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也不应相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设标,分类推进,才是科学的原则。
渐进*原则:教育部颁发的《历史课程标准》无疑是历史教学的总目标,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然而,这些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堂课中也不能设定太多、太高的目标,否则就是曲高和寡,设定了也白设定。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的过程,“高大全”式的目标容易弄巧成拙。
生成*原则:每一位教师在课前都抱歉,还没完。以下是继续的内容:
每一位教师在课前都要反复斟酌确定教学目标,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当他们走进那充满生气和变数的课堂时,往往会发现有些既定目标是“闭门造车”的。因此,课堂目标不是刻板的东西,应该适时调整。我认为这种调整是一种灵动、一种智慧。
激励*原则: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学习,除了受教师的引导,还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激励。曾有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报道:一个初始成绩一般的小孩,在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阶段,成绩平平,甚至屡遭挫折。但是他的母亲从未放弃,每一次挫折后这位伟大的母亲都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点并予以放大,帮助孩子抛却自卑,捡回自信。最终,在母亲的不断激励中,这孩子考取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事实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自尊心的保护和自信心的激励。只有遵循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手段,才能保证次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实现。
这些原则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指导着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标准来设计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标达成。
中考手册:考生怎样确定目标校呢?3
距离中考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了,许多学生已经确定了目标校,并根据自身与目标校的差距制定了复习计划。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还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该选哪所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校。下面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下选择目标校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仅供参考!
方法一:结合自己的初三月考和期中考的成绩,与广州各大高中2011及2012年录取分数线进行对照。
缺点提示:这种方法不太具有科学*与准确*,因为部分学校的初三月考和期中考的命题难度与中考不一样,导致很难预测准确。
方法二:结合自身的初三月考和期中考的成绩,大致了解年级排名,然后询问班主任,去年这个排名能考多少分,再参考去年各中学的录取线进行对比。
缺点提示:部分学校不进行年级排名,所以学生只能估计大致年级排名区间。也有部分学校老师不公布去年这个排名能考上多少分。
方法三:认真做一套与中考难度相当的区一模试卷,查看实际分数,再与去年各中学录取线进行对比。
缺点提示:很多学生很难抽出2个小时去认真测一次,即使有时间去测,改卷评分也存在着不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