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杯子安静的放置在木桌上,杯壁上有一条不长不短的裂纹,简约洁净的衬托出樱花木桌的美。同时保持着杯中牛奶的香甜气息。青陶小碗斜卧在书架上,盛上清凉的水。擦干碗沿的水滴,轻轻的投入几颗温润如玉的石子,再随意放上几株细花枝,淡雅的花香充斥着书房。这样,瓷杯陶碗各尽其用,再好不过。
都说勿忘本心,才能始终。把决定权放进心底,认清自己,又勿忘本心,方能始终。瓷杯的破损再恶劣,若不影响使用,仍是要当杯子用的。陶碗虽美,却不适于用作餐具,闲置在书架上,增加些美感,便是极好的去处了。如此,便是认清自己,勿忘本心了。
有些生命,酣畅淋漓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玄德将复兴汉室作为己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不论如何尽力,终是“创业未半”就“先道崩殂”,纵使后继者有心奋斗,上天终是更中意魏一些。孔明也尽力了,剩下的不过是徒增后人谈资罢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数十年,终于找到提取方法与治疗方案。新闻报刊不过一笔带过他们工作团队辛勤研究多年,读者哪知他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辛*与苦痛。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他们仍然在实验室重复那些反复做过成百上千次的繁琐实验。有些时候,试管里的液体结*了,手指冻住了,不能再弯曲,仍要忍痛完成。多少个夜晚,因为化学试剂对身体的危害而疼痛难忍,久久不能入睡。可即使这样,他们仍旧不忘本心,不懈探索,认清自己,终于让全世界对其研究成果表示了肯定与赞许。这难道不是认清自己,勿忘本心吗?
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平凡的小人物,守着自己的岗位与家庭,安安静静,不争不抢,也会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沈复没有“人间百姓仰头看”的兴趣,只愿安静的生活。记录下一次平凡的出游或是一块石头,如此便有了《浮生六记》。边防战士不畏严寒,保卫疆土,也是精彩绝伦的人生。只需认清自己,勿忘本心,就好。
我愿为白瓷杯子,静静地盛物;我愿为青陶小碗,淡淡的装饰;我愿为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认清自己,勿忘本心。
坚守勿忘初心高二作文2
坚守勿忘初心 高二作文
我曾做过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在梦中,我手中握着一粒飞沙,它变成了漫天的雪花;在梦中,我点燃了一簇小火苗,结果它迅速长成了参天的大树;在梦中,我穿越了茂密的森林,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迷宫;等我终于找到出口,却发现自己回到了熟悉的教室。我站在教室的前面,看着同学们像每个闷热寂静的夜晚一样,把自己深深地埋进了无尽的题海中。这时,我最好的朋友放下笔,对我说:“你一定很快乐吧。”
我猛地惊醒,望着空荡荡的天花板,久久无法平静。困扰我已久的疑问又渐渐浮现,像虫子一样在我的心中啃噬,令我无法安宁。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过一句话:“我要做个快乐的人。”这句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我遗忘,我依然常常对别人说:“我要做个快乐的人。”这简单的一句话几乎承载了我童年时期所有的梦想。我曾与那些有着宇航员或植物学家梦想的孩子们一起度过整个夏天,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在那时,我没有太多烦恼,也不曾考虑未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依旧没有改变这个信念。快乐的方式也不再是童年时在花园里捉蝌蚪。我爱上了旅行,爱上了在烟雨迷蒙的青石小巷中行走,爱上了仰望京城的高大华表,爱上了在光怪陆离的都市中穿行的感觉。我也爱上了音乐,爱上了在黑白琴键上指尖的起落;爱上了电影,爱上了在光影交错中看到的千变万化的结局;爱上了漫画、写作、手帐……我相信,人生中最珍贵的快乐是在少年时获得的。做一个快乐的人,成了我的座右铭、信条,成了我内心最深的渴望。我以为我找到了生活的真谛,直到初三时,我开始动摇。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我终于明白,快乐是初心,它不应被遗忘。但这并不是放任自己享乐的理由,而是在拼搏的坚持后,才能收获的珍贵宝藏。
初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所有的梦想、愿望,都是为了保持那颗最初的心。为了奔跑,为了追逐,为了让自己活成理想中的样子,最终让自己在最美的年华中盛开绽放。
认识你自己-大学生心理3
认识你自己
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究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在探究人自己。古希腊时人们就将“认识你自己”的铭文刻在神殿之上,*古代先贤也指出,知人不易,知已更难;贵有自知之明!对大学生来说,认识自己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自我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一个自信者能肯定自己,表现得热情大方、勇敢乐观;自卑者则容易畏缩、消沉悲观,所以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正确的自我意识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对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选择合适的奋斗目标与生活道路!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对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主要有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自我知觉是指对自己的身体形象、需要、思想方面的认识;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身心特征的判断。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较强,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但也常常出现过低或过高地评价自我的倾向;自我体验是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体会和态度。自尊心是大学生自我意识中最敏感、最不容别人侵犯的部分。自我调控是指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把握,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已趋于成熟,由以往的外部控制为主转向内部控制为主。
大学生活与中学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就在于心理的成熟,最有价值的发展成果就是发现发觉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为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人做好基本准备。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这种发现就像一次哥白尼*。一般而言,认识自我有以下途径:
1、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自己的一些特点,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
2、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人格特征等心理素质。通过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也能很好地认识自己。
3、通过内省就了解到自己的智力、情绪、意志、能力、气质、*格和身体结构等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矛盾*。大学生对自我经常不能同一、情绪容易波动等都与自我意识的矛盾*有关。这种矛盾*在一二年级大学生中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为:
1、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在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校园里,聚集着一群慷慨激昂、跃跃欲试的学子,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心中装着美好的理想。然而,当他们付诸行动时,却发现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较大,比如,大学生活与梦想中的大相径庭;一向自我感觉不错的形象在众人面前并未鹤立鸡群;来没有过考试不及格的历史一不留神写下心*的一笔。于是,他们对现实的自我开始不满,甚至怀疑自己。
2、 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求理解,寻求归属与爱,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支持、赏识、尊重与鼓励;盼望有知心朋友能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共同交流和探讨人生。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的闭锁*,他们又不愿轻易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心理世界,往往在需要交流使彼此理解的时候却关闭了自己心扉。同学们天天生活与学习在一起,似乎很亲近,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似乎很远,就像每个人都封闭在玻璃罩内,看得见,却触不到。这种矛盾使不少大学生处于孤独的煎熬之中。
3、*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进大学后,大学生的*意向迅速发展。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家*生活,*感、**明显增强,想竭力摆脱*对他们的约束与干涉,要求*自主地处理一切涉及自己的事情。同时,大学生生活在文化信息最丰富的环境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他们不愿被动地接受既定的价值标准,各种心理活动明显地表露出*自主的倾向。这种从心理上改变依赖*和受人约束的状态称为心理断乳。但大学生在经济、学习等方面又存在着对家庭、学校、师长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真有大事要决策,又无信心和把握了,从而造成了渴望*,实际上又不可能真正*的矛盾。
4、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
大学生在入学的时候,一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未来充满了自信。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突然惊恐地发现周围有许多比自己更强的人。有的由于学习成绩不能再保持前列,有的由于不再是班干部,有的因为在文体活动中表现平平、缺乏才华,有的因为生理缺陷等而轻视、怀疑,甚至否定自己,产生自卑感。更多的人试图将它深藏于内心之中,从外表看高傲不群。其实自尊心愈强的同学往往自卑感愈重。一些大学生正是由此而经常陷于自尊心与自卑感纠缠不清的困惑之中。
除以上矛盾以外,大学生还有如成就欲与挫折感的矛盾、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以及*意识与处理异*关系的矛盾等等。大学生对这些矛盾不要奇怪和惊慌。首先,这些矛盾是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是正常现象,是大学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其次,自我意识出现矛盾并非坏事,一方面,这些矛盾可能会使大学生某些思想、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不适应,感到焦虑、不安和痛苦,从而有可能影响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有矛盾才会有发展,危机与挑战并存。矛盾与危机也会使大学生深入思考自我,全面认识、评价自己,力求解决矛盾,使矛盾成为促进发展的心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