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叫得热烈,夏天早已到。

这是我生命中的第15个夏天,而我也已经17岁了。

一些有关于成长的迷惑高二作文(汇总2篇)

夏天应该是一个辉煌的季节,万物都在疯狂的生长,忘了喘息,忘了疼痛,忘了目的。只是疯狂的生长,希望长到自以为很强大的模样,用来俯视整个世界。

17岁应该也是这样一个季节吧,我们拼命的成长,喜欢用无所谓的所谓来改造这个世界,或许,这个季节的每一个我们,都是意象派大师吧,我们都在用抽象的忧伤,空洞地飘渺的空白来填充17岁。

就仿佛都事先安排好了一样,所有我们成长过程所需要经历的,都聚集在了17岁,17岁也应该是精彩的,17岁拼命的受伤,拼命的汲取,积蓄着力量,然后希望能在18岁完美的长大,走入大人的世界,

“长大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或者就是为了愉快的长大”我曾经这样告诉自己,可谁又知道呢?小时候总盼望能够快些长大,但现在……

长大意味着放弃,放弃那些曾经我们认为是最美好的,然后再一个又一个根本不美丽的美丽诱惑里来回穿梭,就为了那份每美曰其名为责任的东西,长大了是不是就会忘记,忘记那些曾经我们认为是最纯真的,只想着我能享受,休息片刻就好,忘了理想,忘了奋斗,忘了坚持。那太残酷了我无法接受。

徘徊在长大和孩童两个世界之间,我们都迷茫了,所以拼命没有方向的奔跑,活在了臆造的世界里,忧伤而且无助,于是乎我们便疯狂生长,希望能保护自己,改造世界,不再无助。明明是不想长大,却又是在疯狂滋长,想要长大,很矛盾的对不对,可……我不知道,或许生活的本身就是矛盾吧。

其实我们无论在怎么乱七八糟奔跑,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迈进18岁。长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吧。就像夏季里的万物,无论是有意识,还是赌气似的汲取营养,最终的结果都只是绽放花朵,它不能重新缩成种子。当然花是有机会变成种子的,可变会的种子是曾经得种子吗?不,那已经是另一个新的生命了,又一轮回的开始。

我们的路只能朝前走,无法后退,只能长大,只能飞翔。那些以后的残酷的事我们该怎样接受,我们该怎么办……但也许有一天,也许有一天我们真正的长大了,真正的长大了我们就不再认为那些是是残酷的啦。就像小时候还蛮讨厌的猪八戒,现在还认为挺可,无法接受的,最终还是接受了,有一天我们也会果然的改变吗?为什么

我们的内心,究竟在仰望怎样的天空?


别被事物表面迷惑高二作文2

“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这是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所写到的。同样这句话在如今社会中也是十分有用处的。事物无大小之分,每一件事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价值与作用。

我们不能单凭一件事物的大小来主观的判断它作用的大小。现在是一个智能的时代,可为何手机从原来的“大哥大”之类的砖头手机,变成了现在便捷轻巧的智能手机呢?再为何电脑从一开始的占满整张桌子,到如今小巧的放在书桌前?又是为何厚重不堪的大肚子电视机,现在也变成薄薄一片挂在墙上。这些智能产品虽然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变小,但没有一个人说它是不好的,正是因为它们虽从外表上看是缩小了,但其作用与对人类提供的帮助上来看,无疑是更为便捷与提高了的。

很多事物它的功能虽小作用却极大。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件每年都在提升,且十分普遍的事情了。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干基层岗位。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没有这些岗位何来那些上层的创新关键岗位,有时基层岗位才是一家公司的关键职位。苏轼的仕途坎坷,曾被发配至海南,但苏轼不抱怨不放弃,而是一心想着如何改善当地环境,提高百姓生活。最后成为了全百姓赞许不已的贤官。所以任何事物都没有大小之分,做得好,无论事物本身再小,它都会变得高大。若做不好,再大的事物都会被毁掉。

不与大事物比较,任何事物从内部看都有它的高大面。环卫工人做的事是小事,但它对于保护环境是大事;清晨卖早餐的是小事,但为我们提供食物是大事;捡垃圾是小事,但对于衡量市民文明来说是大事。所以我们无须比较,任何事情换个角度来看,其本质上都会成为一件高大的事。

事物本就无大小之别,从内部来看待它,它就一定是高大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从来都不是一味盲目地去寻找高大的事物,而是去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去与大事物攀比,让它去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价值,换个角度看待它,便是一件新定义的高大的事物。

不被本质所迷惑,不被大事物所诱惑,方能成大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