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校的整体工作安排,秉承教育规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学期,我们将围绕“有效开展学习活动”这一主题,以“学本课堂”的建设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指导,并强化教学管理。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促进教研组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

二、组内成员情况分析:

数学组目前有7位教师,其中张海丹老师是龙湾区的数学骨干教师;刘温飞和张艾蔓是合作校的教坛新秀;林铃和周舒老师的教学严谨;游晓丹和侯淑贞老师在教学及教研方面表现突出。

数学组成员年龄层次广泛,各有优势与特*。教师们工作态度认真,对教学充满热情,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由于学校周边的拆迁改建,学生人数有所减少,导致教师编制也有所缩减。因此,数学组每学期的任务量都较重,尤其是中高段的老师,面临一人教学三个班的挑战,且优秀学生的流失和教师人数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困难。再加上今年六年级要迎接全市四门统测,组内成员更需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三、工作目标:

1. 组织专题学习,进行新教材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2. 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全体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学习并实践“学本课堂”的新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改进,形成有效的质量*制度。

4. 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提升数学教师的教研水平。

四、主要工作

(一)深入学习“学本课堂”新理念,引导教师实践与反思。

参考资料包括:

1. 龙湾教育局关于“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

2. 龙湾区“学本课堂教学改革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3. 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关于“学本课堂”教学评价表的通知;

4. “学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5. 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优秀教学案例等。

(二)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本课堂”新理念的学习。

1. 解读新教材,梳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理清新旧教材之间的衔接,领会新课标的内涵,探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

2. 每位教师要立足课堂,运用新课标和“学本课堂”的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树立“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的思想,主动构建个*化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3.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悟。注重备课和反思,从深层次思考教学工作,并撰写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4. 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名著,做好读书摘记并撰写读书心得。

(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活动质量与教学效益。

1. 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研新体系。

3. 一学期设计一次试卷,确保试卷的有效度、信度与区分度。加强各年级数学质量*,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教学。

(四)平时加强学优生与后20%学生的辅导工作。

1. 注重后20%学生的辅导,通过平时的点滴工作提高合格率,针对*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在学生流动较大的情况下,发现潜力学生,努力提高优秀学生的比例,为“小数学家”的培养提供人才。

(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强大的数学教师队伍。

1. 加强青年教师的自我培训,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他们在课改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关注他们的成长,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2. 提供更多机会让新教师展示自己,带来新思路。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五、活动安排

数学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 培训内容 | 培训学时 | 参加对象 | 负责人 | 初定周次 | 初定地点 |

|||||||

| 教研组计划制定 | 2 | 全体数学老师 | 周舒 | 第2周 | 研训室 |

| 集体备课(一)——新常规设计 | 3 | 全体数学老师 | 周舒 | 第3周 | 研训室 |

| 读书沙龙 | 1 | 全体数学老师 | 周舒 | 第5周 | 书吧 |

| 集体备课(二)——课堂活动设计 | 3 | 全体数学老师 | 周舒 | 第7周 | 研训室 |

| 学本课堂研讨课(一) | 2 | 全体数学老师 | Z | 第8周 | 教室、研训室 |

| 学本课堂研讨课(二) | 2 | 全体数学老师 | Z | 第10周 | 研训室 |

| 学本课堂研讨课(三) | 2 | 全体数学老师 | Z | 第11周 | 教室、研训室 |

| 家长开放日活动 | 2 | 全体数学老师 | Z | 第13周 | 教室、研训室 |

| 读书交流 | 1 | 全体数学老师 | 周舒 | 第14周 | 研训室 |

| 集体备课(三)——命题设计 | 3 | 全体数学老师 | 周舒 | 第15周 | 研训室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

为此,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备课组工作计划:

确定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和教学时间分配,依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备课、说课内容及中心发言人。

每周四下午第七、八节课在五楼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并做好记录。

备课组活动将集中在教材分析、学法和教法研讨上。明确所教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学进度、教学要求和作业量。及时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定期进行小测验、章节测试、滚动测试、半期检测和模拟测试。

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打造并研究优质课。

开展组内研讨课,及时评课和整改,提升整体水平。

实施传帮带,推动组内文化建设。

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多听取各位老师的课,对存在问题的课堂进行及时交流,并向学校汇报情况。

组内教师应互听课并交流,新老师需听课后方可上课。

组织小组合作式备课、说课、作业、周测、章节测试和复习。

三初一:江国会、吕建会、干莉平、张涛

三初二:郑浩

学习并执行备课12条,上课19条。

共同研究和提升学生记忆力的方法。

公开课安排:

新课

第四周:干利萍(3月19日,星期二第二节,平移)

第四周:张涛(3月21日,星期四第六节,用坐标表示平移)

第五周:吕建会(3月26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实数)

第五周:郑浩(3月28日,星期四第六节,反比例函数)

评讲课

吕建会、干利萍(第一学月考试后)

复习课

郑浩(6月13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

张涛(6月20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

试卷印制要求:

周六测试卷

40分钟题卷:选择题8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3个

80分钟题卷:选择题12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6个

月考测试卷:选择题12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6个

周末清扫卷

列出知识要点和注意事项

针对知识点设计题目

题型:选择题12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6个

教学进度:略

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变化,收集并精选试卷,建立题库,精准把握中考方向,深入研究“135”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减负增效。

二、基本情况: 我校九年级学生的整体状况较为复杂,缺乏尖子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占多数。基础一般的学生学习主动*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将在教学中采取分层辅导等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本学期至关重要,任务繁重,我们需面向全体九年级学生,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素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135”教学模式,注重“双基”的落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及措施

工作重点: 提升教研教改的力度,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营造适合数学发展的开放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全面提升数学综合素质。我们将改进教法,确保“双基”落实,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力争提升毕业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争取提高升学考试的平均分和优秀率。

工作目标: 1、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135”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教材和多种教学资源,营造*学习氛围,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2、提升九年级数学的各项指标,争取学科成绩位列全县前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