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06月04日星期六天气:晴

我的家乡是三德范,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那里的春节有着独特的习俗。

家乡的春节日记1000字

家乡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家家都买起了年货,忙里忙外的准备了起来。而小孩子们更是热闹,男孩子向大人要钱买鞭*,女孩子缠着父母吵着要买新年衣裳。可平时‘小气’的大人们在这时总是大方地把钱从钱袋里掏出来给小孩买衣服、买鞭*烟花。

看吧,每天都有几个是好朋友或者是亲戚的男孩子在胡同里放鞭*;听吧,每天家门外头都没完没了地响着,什么二踢脚阿窜天猴啊……各种各样的鞭*声,随着几个男孩的笑声响了起来。我不知道别人听到这种奇妙而又特别的“乐曲”是什么感受,但我知道每当我听到这声音的时候心情都特别舒畅。

转眼间,已经是小年了,腊月二十三,孩子们差不多都放假了。这一天,大人开始忙活着包水饺了。晚上,一盘香喷喷的水饺摆在了餐桌最显眼的位置,看着是多么美味可口埃这水饺的皮儿是父母的关爱,这水饺的馅儿是父母的期望埃

腊月二*这天,是赶集的日子,这一次赶集和往常的不一样,这不仅仅是一年中最后一次赶集了,而且这一天大多数人都是去买烟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卖鞭*烟花的区域里逛着,东挑挑、西挑挑,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烟花、爆竹,当然还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和烟花。一家人就高兴而满意的回家了。

其实,最热闹的还是大年三十这天。天渐渐黑了的时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亲拿着挂在竹竿上的鞭*,站在大门口上就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那热闹劲儿就甭提了。当天完全黑了的时候,男人们才开始放烟花,而妇女则在家里准备除夕晚上丰盛的大餐。这时,小孩是最悠闲的了。大家都纷纷爬到了自己的房顶上,怀着那种兴奋的心情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当我像其他孩子一样,站在房顶上看到那一朵朵灿烂夺目的烟花时,就会想到,这一晚今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晚我就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一岁的我会迈向人生更高的阶梯、会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迹……看完了烟花的‘表演’,大家都从房顶上下去了,回到温馨洋溢的屋子里,会看到一桌丰盛美味的大餐,还有几盘光滑晶莹的水饺。这时,小孩子的爸爸会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两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引人入胜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初一,这一天便是春节了。不管男女老少这一天都会穿着新衣服,迈着轻松的步伐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小孩这一天会非常的高兴,因为他们又可以收到压岁钱了,虽然我们这里的压岁钱给的不多,但是小孩们都会非常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妈妈的娘家走亲戚,这也是一种习俗,也是过春节可少的习俗呢!

大约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动也随之来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妇女们个个容光焕发;赶毛驴儿的、扮猪八戒的老太太们个个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轻了好几十岁;踩高跷的人们个个都十分卖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扮玩也是一门艺术,我觉得它是一门了不起的民间艺术。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是元宵节,也叫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赏灯节也是元宵节的别名,这是因为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这一天,大家会吃着香甜粘滑的汤圆;到了晚上,每一家都会出来放烟花,有的还会去街上赏灯,有耍龙灯的、玩云彩灯的……真的是应有尽有!这一天,将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也差不多就结束了,大人们去工作了,孩子们也都陆续开学了……大家都精神焕发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学习。

关于我家乡的春节日记600字3篇2

关于我家乡的春节日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了。那个忙碌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二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拧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糖果,饼干。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个各种玩意儿——口琴,风筝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响起来,便有了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年糕。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的年画。贴好后人们要祭祖。饭后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要领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铺户上看板子,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二,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着为老爷准备饭菜,老爷游门是家乡年的重点。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节的尾声,春节使我们又增长了一岁,更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春节使这个慈祥的祖*亲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关于我家乡的春节日记二

济宁有一首春节民谣是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馍馍六杀猪,七八,?缗浚?攀??炅恕?rdquo;这倒也不错。

腊八到了,这天早晨,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等到过年时和饺子一块儿吃。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确切一下,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大人放*,小孩子们也凑热闹,拿着自己那小的可怜的鞭*,在二雷子升天之时,也扔过去瞎凑热闹,这样的现象绝对不少吧!

接着而来的就是除夕了。家家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迎接新春的到来。在快到12点时,家家都点起了鞭*,鞭*声震耳欲聋,为新年增加了新气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从不间断,直到凌晨六点,似乎还不尽兴。

正月初一静的让人害怕,这宁静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没有今日的宁静,哪能显出昨日的热闹?小孩子们起来了,拾昨夜没有点燃的爆竹。这天,小孩子们是高兴了,因为他们可以去磕头,有人会说:磕头有什么好?但这哪能是重点呢?哪个小孩子不想要压岁钱呢?

初七来临,要送火神了。小孩子们都拿着用高粱桔、稻草等东西绑成的火把,上面还插着小鞭*。他们聚在一起,三五成群,一路有说有笑,给这寂静的麦田增添了几分趣味。就要到头了,火把里的鞭*霎时间全部响了起来,好生热闹。到了头,把火把仍在火堆里,燃起熊熊大火。

元宵节来临,又一个春节的高潮来到了我们的身旁。晚上,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着灯笼,东家窜了西家窜,可是要窜够八家呢!这天还要吃元宵,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之一。我哪年吃不了一碗?不过,属核桃味的我最喜欢吃。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正月十六到了,大人照常工作,小孩照常上学。我们农村虽没有城市条件好,但我们的春节也一样有声有*!

关于我家乡的春节日记三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

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几位小朋友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漫延。

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走亲访友:

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原来是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伙伴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跟你拜个年!手中的*票也多了起来,甚至手中还会赚得一大把香烟。而这大多是送给自己的老爸,有时也会试着抽一下,可咳嗽几声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们则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着tv节目,精彩的节目时而惹得老人们会心地笑个不停。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

家乡的春节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我所生长的家乡,位于潮州,其独特的风俗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其热闹程度更是令人难忘。

在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碌不停,购买鸡鱼鸭等年货,家家户户也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将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欢聚一堂,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饭菜煮好后,人们进行“祭祖宗”仪式,焚香祷祝,然后长辈带领着家人们依序跪拜,这一传统体现了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美德。最令人欢欣的时刻莫过于放鞭*,整夜的鞭*声不绝于耳,烟花绽放,五彩斑斓的*彩在夜空中绽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正如一首诗所说:“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因此,人们都不眠不休,守岁迎新,期待着新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虽然没有除夕那样的热闹,但也是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潮州人在这一天不能说脏话,不能哭泣,不能打架,甚至连扫地都被禁止,而是要让垃圾堆积起来,象征着堆积财富。到了晚上,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用红纸包装,象征着一年的富贵吉祥。家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拜年,传递着美好的祝愿。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因此,人们都纷纷向亲朋好友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带着满满的礼物,虽然简单,却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尾声,同样热闹非凡。正月十五,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点亮了整个城市,五彩缤纷的光芒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此时舞狮、放烟花也成为节日的必备活动,舞狮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充满了喜庆和欢乐。

转眼间,春节即将结束,家乡的大人小孩们在这个欢乐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愿家乡越来越繁荣昌盛,愿祖国更加富强昌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