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真人不露相
【汉语拼音】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近义词】:人不可貌相
【反义词】:显山露水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成语解释】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真人不露相造句】真人不露相,很多高人都是一副平凡的外表。
【真人不露相的成语故事】 《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时已深夜,三藏守定真经,不敢暂离,就于楼下打坐看守。将及三更,三藏悄悄地叫道:“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行者道:“师父说得有理,我们趁此深夜,人皆熟睡,寂寂地去了罢。”八戒却也知觉,沙僧尽自分明,白马也能会意。遂此起身,轻轻地抬起驮垛,挑着担,从庑廊走了出去。到了山门,只见门上有锁。行者又施展解锁法,打开了二门、大门,找路朝东而去。只听半空中传来八大金刚的声音:“逃走的,跟我来!”那长老闻得香风袭来,身在空中起起落落。
咬人狗儿不露齿2
【成语名字】咬人狗儿不露齿 【汉语拼音】yǎoréngǒuérbùlòuchǐ 【近义词】:深藏不露 【反义词】:锋芒毕露、岳岳荦荦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成语解释】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不显露出来。 【咬人狗儿不露齿造句】咬人狗儿不露齿,大家还是要保持警惕。 【咬人狗儿不露齿的成语故事】 《罗李郎》第三折:【幺篇】那家伙有一两手,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他在我面前装模作样,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其他方面都无足轻重,但是他的计谋到底是什么?(净云)父亲,你只是为了救我,不得已才舍弃了一部分家产。这位先生虽然使用了一些欺骗手段,但他确实是个高手。他的计谋很深,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正末云)孩子,我为了你已经舍弃了一半的家产,只求你能够自在。你现在的处境很危险,怎么能够安心呢?(净云)父亲,我决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这样才能够过上自在的生活。(正末云)你怎么打算做这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呢?(净云)父亲,你给他一些钱和物品,让他做一个头盔给我,我就能够自在了。(正末云)那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头盔呢?(净云)父亲,你给他一些钱和物品,让他做一个头盔给我,我就能够自在了。(正末见到头盔,说)哥哥,这是我的头盔。我给你一些钱和物品,把这头盔卖给我,我就能够自在了。(头盔说)在这条街上没有卖头盔的。算了吧!只要你能给我十两银子,我今天就把头盔卖给汤哥,我替他干活。(净云做头盔科,说)大家,快点开始工作。(正末说)孩子,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的。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侯兴这个贼,我们才能够真正安心。(唱)
不打不相识3
【成语名字】不打不相识 【汉语拼音】bùdǎbùxiāngshí 【近义词】:不打不成相识 【反义词】:视同路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成语解释】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不打不相识造句】张文祥、黄纵皆为草莽中人,与马新贻不打不相识,并结为异*兄弟。 【不打不相识的成语故事】 《水浒传》第三*回述及:原来,张顺虽然知道戴宗的名字,也听过宋江的大名,但从未有过交往。听到戴宗的呼唤,他赶紧将陷于水中的李逵救起,游到岸边,向宋江行礼。戴宗向张顺介绍李逵说:“这位是我们的兄弟,名叫李逵。”张顺说:“原来是李大哥,只是不曾相识!”李逵则生气地说:“你差点淹死我了!”张顺笑道:“你也把我搞得好苦啊!”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算是结为兄弟了。俗话说得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其他人听后也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