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比的基本*质优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质》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2年11月7日【执教教师】:周礼先【课题】:比的基本*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的例3、例4,“练一练”及第73页练习十三的第6—8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联系商不变的*质和分数的基本*质,概括并理解比的基本*质。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比的基本*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向学生渗透《中华*共和国国旗法》中相关法制知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质化简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复习商不变的*质和分数的基本*质。

(师)谈话:我们在学习除法时学过商不变的*质,在分数里学习了分数的基本*质,谁能说一说这两个*质的内容?(学生口答)师适时出示课件。

2、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出示5:8=()÷()

让学生填空。

()()

启发: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边答师适时出示表格。

师继续谈话: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变的*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质,那么比是不是也有一条基本*质呢?(有)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比的基本*质)二、探索新知。1、探索比的基本*质。

(1)(课件出示)例3下面是小冬在实验室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

请同学们根据小冬在实验室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表格下面的等式。打开书第70页,填写在书上的表格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展示。

请看屏幕上呈现的*。你填对了吗?错了订正。(课件出示)

(4)∶(5)=(16)∶(20)=(40)∶(50)(3)(课件出示)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分数的基本*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质?(提示学生分别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进行观察、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交流。

指名回答。师出示课件进一步验证。从而总结出比的基本*质。(课件出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质。

追问:在“比的基本*质”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要“0除外”?

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并指出:因为除数、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在比中,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时,比的后项就为0了,所以,必须把0除外。

(4)我们再来比较上面三个相等的比:

(4)∶(5)=(16)∶(20)=(40)∶(50)(课件出示)上面三个相等的比,哪个更简单一些?(4:5)

师:在上面三个相等的比中,4∶5更简单些,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比:前、后项都是整数,而且这两个数是互质的,像这样的比就叫做最简整数比。4∶5就是16∶20或40∶50的最简整数比。

引出:(课件出示)应用比的基本*质,可以把把一个复杂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比的基本*质的应用。

(1)(课件出示)例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5

⑴12∶18⑵6∶4⑶1.8∶0.09

三个是小数比。下面先来化简第一个比:

(课件出示)⑴12∶18

提问:这道题应用比的基本*质该怎样化简?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教师课件依次展示:12∶18

=(12÷6)∶(18÷6)=2∶3

追问: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课件同时出示虚线框)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个比,第一个是整数比,第二个是分数比,第

我们看“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根据比的基本*质,前、后项同时除以6,就可以把这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继续追问:怎样化简整数比?(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总结方法:化简整数比,可以用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通过计算就可以把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3(课件出示)(2)∶64

(课件依次)提问:这个比怎样化简?引导学生联系通分,只要把前后项同时乘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就可以了。

364

3=(6×12)∶(4×12)

=10∶9

追问:为什么要同时乘12?

师引导学生说出:12是分母6和4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比的基本*质,同时乘12就可以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继续追问:怎样化简分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化简分数比,可以把比的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通过计算就可以先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

再把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课件出示)⑶1.8∶0.09

提问:怎样把小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引导学生把小数比先化成整数比,然后再把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课件依次展示:1.8∶0.09

=(1.8×100)∶(0.09×100)=180∶9=20∶1

(课件:虚框)为什么要同时乘100?乘10行吗?

咱们看这个小数比,前项是一位小数,后项是两位小数,如果都乘

10,那么后项仍然是一个小数,所以要同时乘100,才能把小数比化成

整数比。也就是说要以位数多的小数来确定扩大的倍数才行。

追问:怎样化简小数比?(学生归纳,教师课件展示)

比的前、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通过计算就可以先把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师:刚才我们化简了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化简比的方法吧!边总结边课件出示。

继续谈话:同学们,我们化简比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比的基本*质先把不是整数比的化成整数比,再把不是最简整数比的化成最简整数比。你们会了吗?想不想来体验一下?

(2)“练一练”

师:请看“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⒈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3

8∶5=32∶()15∶25=3∶()=)(0.5

打开书第71页,学生*完成在书上后,指名回答。(边出示课件

订正)

54

21∶61.25∶29

请同学们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分组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并指名学生口答。

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上呈现的的计算过程,仔细核对,并注意书写格式要规范。(课件出示)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比、分数比以及小数比、小数与整数组成的比的化简方法了,那么如果是一个小数和一个分数组成的比你们会化简吗?三、拓展:

(课件出示题目)一个小数和一个分数的比怎样化简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师课件进一步验证。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愿意吗?分组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课件出示)

根据此题信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课件出示《中华*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制作大小不同的国旗时,应依比例放大或缩小,国旗的式样不得随意改变。让学生知晓《中华*共和国国旗法》,知道随意改变国旗的式样,就违背了法律。同时告诉学生: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爱护它。并进一步掌握应用比的基本*质化简比的方法。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基本*质,并根据比的基本*质,进行化简比,你学会了吗?下去再试一试!六、作业布置:练习十三第6题和第8题。七、板书设计:(略)

58

四、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的基本*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我们还能够根据比的基本*质,熟练地把比化成最简单的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

教学内容:

课本第 1-2 页,例题 1、2

练习一,第 1、2、3 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熟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锻炼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3. 引导学生认识"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

通过观察实例,总结比例的意义;

发现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的规律。

教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展示风景图片,引出比例的概念。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比例的意义:

小组活动:写有意义的比,观察可连接的比,并讨论原因。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比例式。

概括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二)比例的基本*质:

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内项、外项。

小组活动:发现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总结比例的基本*质:任何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区分比与比例(练习一,第 1 题)。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质)。

组成比例(练习一,第 2 题)。

综合练习(练习一,第 3 题)。

四、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教师进行全课概括。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 3 题。

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质》教学反思3

对于这节课,课前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复习商不变的*质、分数的基本*质和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然后让学生猜想比的前项、后项、比值之间会存在什么规律,然后通过举实际的例子去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从而引出比的基本*质,然后介绍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并应用比的基本*质推导出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最后做了相应的练习。

课后习题反馈,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应用比的基本*质化简比的方法。而对于应用除法去化最简比这种方法,如果学生不提出来,教师没有给予渗透。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比的基本*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比较牢固地掌握了应用比的基本*质化简比的方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练习,这节课的内容看起来不多,但是因为要涉及到以前学过的许多知识,如:最简分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所以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的班级来说,最好分成两课时来教学,其中的一课时用于比的基本*质的推导和进行比的基本*质的练习,另外一课时专门进行化简比的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另外由这节课的教学我想到了,做一名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要学会创造*使用教材,比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课本中推导出比的基本*质后,没有进行比的基本*质的基本练习,而马上进行化简比的内容,这样由于学生还没有牢固掌握比的基本*质,从而为化简比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这里要适当地增加一些练习。另外,在化简比的例题中,课本中只给了化简整数比、分数比的例题,而没有给化简小数比的例题,教师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充。

总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使教学成为具有个*化的创造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