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一口吸尽西江水 【汉语拼音】yīkǒuxījìnxījiāngshuǐ 【近义词】:一气呵成 【反义词】:迁延时日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居士庞蕴》:“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成语解释】原为一气呵成、贯通万法之意。后用来比喻急于求成,追求一蹴而就的境地。 【一口吸尽西江水造句】一口吸尽西江水,形容极端的决心和强烈的意志。 【一口吸尽西江水的成语故事】 西方,是菩提之乡,阿弥陀佛在西方设净土。我渴望走向西方之路,然而道路上却布满重重困难,这些困难正是我内心的烦恼。这种“烦恼”主要表现为“贪、嗔、痴”三毒,以及其他种种疑虑、不正见等烦恼,形成一条烦恼之河,阻碍我追求菩提之路,使我难以获得解脱。法本无名,而这条烦恼之河,我们姑且称之为西江,而烦恼便是西江水。 “一口吸尽西江水”的意义在于彻底舍弃贪嗔痴,摆脱无明的藩篱,使烦恼之河干涸。当内心的烦恼被消除,众生得以解脱,自由穿梭于西方净土,达到菩提的涅槃之境。这个成语鼓励人们以坚定的决心摆脱困扰,迈向心灵的净化和超越。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2
【原文】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问题】
10.作者在上片用“【】”极写侵略战争给*带来的深重灾难,在下片用“【】”的赣江水比喻*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2分)
1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是感慨,也是控诉。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
b.三、四句表达了对南宋盛时的追念,对南宋灭亡的惋惜。
c.末尾两句作者直接表露作者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d.这首词是作者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表达了作者的报国志向。
【参考*】
10.多少行人泪东流去(2分)
11.b(2分)
改写《西江月》作文3
夏天的夜晚,我走在黄沙岭的小路上,白天那份酷热被夜晚皎洁的月光驱散了,月光下的乡村。
我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月光明亮,印在水沟,明晃晃地吧树枝上的喜鹊给吓跑了。清风徐徐,吹醒了在睡觉的蝉,使得它“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岭下的田地里有稻花的幽香,这种香的气息是丰收的气息。田野里,几只青蛙在讨论,有的说:“我闻到稻花的香味了,这就*要丰收了。”“是呀,是呀。”其它的青蛙也随声应和着。
我看了看天上,我发现此时的星星并不像以前多的让人眼花缭乱。我这一数,只有七、八个。这时,一只淘气的小水珠进入了我的温暖的脖子里。看到远方的山,我才知道下了如同牛毛般的细雨。这般淘气,把那闪闪发光的星星给掩盖了,多会争宠!
咦,奇怪,我记得从前这里有一个小客店,怎恶魔没了呢?我想了想:会不会在小溪的尽头的地方呢?我走到小溪的尽头,却发现他没有在那里。我转了过来,又走了回去,却发现它就在那里。我不由得感到这客店太神奇了。
回到家中,提笔写下这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