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风味小吃吧。
北方冬至习俗吃什么2
一年一度的冬至再次降临,此刻寒冷的天气正是冬季养生进补的最佳时机。面对严寒的气候,我们应当多食用具有防寒补阳效果的食物。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北方冬至习俗食物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羊肉 在北方的许多地方,冬至时吃羊肉和狗肉是一种传统习俗。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都具有壮阳补体的功效。羊肉味甘*温,对补肾壮阳非常有效,一直被视为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热量高于牛肉,铁含量更是猪肉的6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饺子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俗语,如今在现代,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仍然保持。饺子的面、菜、肉合理搭配,使其成为一道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美食。饺子的馅料可以选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这些食材都偏温热*,对提升人体温暖有一定效果。
汤圆 汤圆寓意着“团圆”,如今在全国范围内都流行着在冬至时吃汤圆的习俗。制作汤圆的主要原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也都属于温热*味,对健脾温胃有良好效果。食用汤圆有助于提高机体抗寒防病的能力,是冬天理想的食品之一。
馄饨 馄饨原本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食物,但如今在南方也有人喜欢在冬至时品尝馄饨。*有一句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形态上馄饨与天地混沌有相似之处,因此冬至日食用馄饨被认为是有利于在寒冷季节储蓄热能的习惯。
八宝粥 温暖的八宝粥非常适合冬天的饮食需求。中医认为食用粥有助于健脾温胃,并具有一定的滋*作用,能够对抗冬季干燥的特*。为了达到御寒的效果,我们可以选择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材,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银耳等,创造出美味的粥品,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冬至养生建议: 冬至是养生的黄金时机,因为“气始于冬至”。从这时起,生命活动逐渐由盛转衰,由动转静。科学的养生能够确保充沛的精力,防止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冬至时,饮食宜多样,谷物、水果、肉类、蔬菜的合理搭配,适当选择高钙食品是明智之举。
各地在冬至时都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传统,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北地区的人们则喜欢在冬至时品尝大葱炒豆腐。希望您在这个冬至季节能够合理搭配食物,养生保健,度过一个温馨而健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