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南京的作文700字美丽的南京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吹拂着凉爽的秋风,我的心情格外的好。时逢*长假,我邀请爸爸妈妈跟我走进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在秋日金*的斜阳下,我们来到南京最具历史文化特*的夫子庙。当位于健康路上的夫子庙正门映入眼帘时,便让我们产生一种气势雄浑的感觉和一份悠远的遐思,仿佛让我回到了远古而繁华的时代。走进夫子庙,只见路两边一个挨一个的商铺中摆满了各*小商品,显示了夫子庙的热闹和繁华。最具特*的“捏糖人”、丝绸锦缎装饰品等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舍不得离开。我看着看着,突然阵阵香味飘来,引得我口水直流,哦,原来是“状元楼”、“奇芳阁”、“秦淮人家”等这些扬名中外的美食店在招揽顾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乌衣巷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著名诗句顿时扑入脑海,而此时的乌衣巷在夕阳映照之下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渐渐的,夜幕降临了,我们来到了秦淮河边。秦淮河的桥上,一排排大红灯笼映出一片片火红的天地,当然,也映红了人们笑盈盈的脸颊;河对岸的墙上,两条金龙正争抢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倒影映在清波荡

漾的河水中,显现出一派吉祥如意的景象。此时的夫子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呀l离开了夫子庙,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华灯初上的新街口。夜晚的新街口,绚丽多彩,热闹非凡。五彩缤纷的装饰灯把新街口装扮得像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高楼上的灯星星点点,宛如天上一颗颗明亮闪烁的星星,七彩的光束从天空中划过,把天空装点得像一个绚丽的大舞台;站在新街口的中心,只见新百、*、东方、金鹰等现代化的大型购物商城遥遥相对,金碧辉煌:广场前的花卉在多彩灯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美丽;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或一家三口或独来独往,但都带着轻松与时尚,将新街口烘托得更加繁华。南京,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南京,繁华而美丽。

写南京的作文700字

南京的夏天600字作文2

南京的夏天是有自己*情的,有时又神秘莫测,令人着迷。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篇一:南京的夏天

春天、秋天历来是被人赞颂的,写冬天的人少,写夏天的人更少。我独爱夏天,更爱南京的夏天。

下了几场春雨,又爆晴了几天,南京的夏天就到了。

一提到南京的夏天,人们就想到“热”。

南京的初夏来的那样突然,人们忙不迭的更换着衣服,南京人似乎很快就习惯了,北方人却受不了,瞅准了机会,赶快回到了北方。等真正进入夏季,人们对热的感觉已经适应了,他们仍按照自己的需求,各自忙开了。

南京的夏天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自由自在的,每天都可以吃花脸雪糕,喝汽水;要不就到草丛里去捉蚂蚱、扑蝴蝶,要不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在一个劲地疯,小脸蛋涨得通红,额头上挂着滴滴汗珠,等到天黑了,听到妈妈的呼唤才急忙跑回家。晚上,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指着天空问妈妈:“今天的月亮怎么比昨天的大,那些星星里也有人吗?”

夏天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是美妙的,姑娘们穿起了五颜六*的裙衫,课课堂、图书馆、游泳池、咖啡馆都是青年人爱去的地方。花前月下,畅谈人生理想,青春,在年轻人身上闪光。

夏天在老人的心目中是忧愁的,他们总担心自己是否能抗得住酷暑。

南京的夏天虽然享有三大火炉的称号。但是当你漫步街头,高大的梧桐树,茂密的枝叶为你遮住阳光,满眼绿*使你安定、清凉,不像冬天那样,日光惨白惨白的,高大的梧桐树叶早已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如果没有夏天的强烈照射,植物能开花结果吗?

经过一夏天,人们似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变黑了,变得结实,精神了。

南京的夏天也象夏天来临那样迅速。刮上几阵风,再下一两场雨,夏日的阳光再给人几天爆热,便很快变得温暖起来,夏天过去,秋天来临。

篇二:南京的夏天

“夏天天气热,你热我也热,扇子借不得,若要借我扇,请过八月半。”这是爸爸小时候流传的一首关于扇子的南京民谚。如今有了空调,似乎我们已经把扇子遗忘了。今年夏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把折扇,出门我都把它放在了包里,我发现扇子还真是个好东西。

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没有空调、电扇也不是家家都有,扇子就成了唯一的纳凉工具。因为夏天的南京十分炎热,人们手不离扇,扇子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芭蕉扇、鹅毛扇、折扇。至今我们家仍然保存了几把老的折扇,爸爸说,那是有名的金陵折扇,上面有的画着山水,有的画着花鸟,还有的是素面。扇子上面写着书法,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最早的一把扇子可追溯到清代晚期,近两百年历史。这些都是藏品,家里还有一些是爸爸自己画的折扇。

说起夏天的南京,故事很多。三伏天里,听爸爸说,十多年前,南京的主干道上都有六排梧桐树,烈日炎炎中,无论是骑车还是行走都晒不到太阳,仿佛穿越在森林中。每到夜晚,人们摇着扇子,啃着西瓜,在树下纳凉,成为街上的一道风景线。每当吃晚饭前,小朋友们就会从家里搬出竹椅凉床,打一桶*凉的井水将它们浇透。吃完饭,洗完澡,这时他们便会拿起扇子坐在树下,听一位叔叔或伯伯讲故事。因此,扇子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驱赶蚊虫。往日的夏季里,没有什么有效的降温设备,扇子成了人们最忠实的纳凉用具。而有的马大哈随意丢弃,又到处挪用,很是讨人嫌。于是有人用“六月心借扇,好不识相”这句话,来搪塞这类人。这里的“六月心”指农历六月,它通常是南京夏季最热的一个月。为了避免别人接了扇子不还,有人还在扇子上写下开头的民谚,还有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做上记号。

除了扇子的民谚外,南京还有一句关于西瓜的民谚:“贪吃便宜瓜,小心绞肠痧。”绞肠痧指的是肠胃炎的意思。西瓜是人们爱吃的消暑佳品。可有的人总爱买些价廉质次的瓜,多买多吃,结果吃坏了肚子,有损健康。这句南京民谚就是一句忠告。这与另一句民谚“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同出一撤。

如今,南京的高楼越来越多,街道也变得越来越宽,汽车不停地冒着尾气。夏天的南京,人们全都躲进了大楼里,钻进了汽车里享受空调。因为遮蔽天日的梧桐树没有过去那么多了,一口口水井也无从寻觅,所以摇着扇子在树下听故事的场景,似乎已成为历史。但是,我想说的是,折扇、梧桐树,这些都是南京的文化标志,更是电扇、空调这些现代化的机器不可取代的。

昔日的夏天夜晚,人们都到室外纳凉,一些年轻人刚坐下来就叫热,这时老人们就会说上句民谚,来安抚烦躁不安的晚辈,其朴素的话语包含着科学哲理:情绪稳定,心安神定,才是纳凉的最佳处方。

爱护南京的梧桐树,拿起金陵折扇吧,“不急又不躁,心定自然凉”。

篇三:南京的夏天

酷热、暴晒,加上几场酣畅淋漓的暴雨。时而抑郁,时而沉闷,最后爆发。南京的夏天是有自己*情的,有时又神秘莫测,令人着迷。

暴雨,是最后的洗礼,最后的涤荡。

天空还是明亮的橙黄,耀眼的阳光直射大地。一回首,便已如傍晚时分,天**沉,好像好莱坞奇幻片中的情节突变,一支神秘的黑暗之师瞬间占领天空,赶走了太阳,赶走了光明。还不等人们反应过来,轰隆隆的雷声便从远方传来,为了壮大声势,如猛地锤鼓般!一阵阵响雷让人们心中发慌。各家都有人在阳台上快速地收衣服,路上的行人也加快了步伐。雷声只是前奏,预示着一场伟大洗礼的到来。

耳机里的音乐怎么越来越小,最后只能听见——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暴雨来啦!真是让人毫无心理准备。这烈*子的天啊,开始无休止地往下倒水,似乎无所顾忌了!是啊,抑郁了太多,沉闷了太久,它有理由彻彻底底地爆发一次!这雨愈下愈烈,丝毫没有要喘一口气的意思。南京人也好久不曾这样凉快、这般爽快了!下,就让它下吧,就算堵塞了交通,淹没了马路,心里还是欢迎的。长期的烦闷不发泄,还真让人以为南京夏天那烈*子的棱角已被毒辣的太阳磨平了呢!

我这么想着,天空也使出了狠劲,泼出倾盆大雨。那雨打在地上的时候,充满了力量,还能进溅得很高。树枝在雨中低下头,仿佛恭敬地听着暴雨对每一片叶子的教导:要有生命的活力!这场雨,酣畅淋漓,就是来唤醒大地的!

我的心中也感到无限的畅快,是该精神一下了!我将音乐声调大,高兴得手舞足蹈。心境就应该如此明亮清澈!下雨的天,总让人感到与大自然无比的亲近。有个勇敢的声音在对我说:要像暴雨一样,做你自己!

是啊,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单纯目的只是要投人心灵去感受一切:感受暴风雨,感受大自然,感受人生百态,一切都那么有意义。

许久,雨停了。

暴雨带来的清凉使人们打开了窗,也打开了心灵的窗。在这南京的夏天里,我端着茶倚靠在窗边,看着阳台上喝饱了水的小植物,看着变了*的瓦墙,看着惹人喜爱的小鸟唱着歌从一杆树枝跳到另一枝上,抖落满枝的雨珠……我笑了。

南京的夏夜3

七八月的持续高温,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尽管峻青笔下的《海滨仲夏夜》所描绘的情景似乎无法在眼前重现,但那种清爽凉风,却是遥不可及。当然,那篇作品中的场景独特,沙滩上海风拂过,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却各具特*。

走在大街上,路边的树木黯然低垂,仿佛失去了生机。一辆辆汽车驶过,带来阵阵炎热,骑车的人不时拭去额头上的汗珠,而行走的人手持*饮,欢声笑语。逛商店的人们尽情享受着空调带来的舒适,显得无比惬意。我也加入其中,走进商店,顿时感到清爽宜人,然而出来后,却仿佛跳入了蒸汽般的酷热之中。

夜幕降临,漫步进小巷,古老的墙壁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的余温。人们吃过晚饭、沐浴之后,打开空调,各自在家中观看电视、聊天。大人们纷纷抱怨这种“酷热难耐”的天气。夜晚,风声寂静,树叶仿佛凝固,一动不动。到了晚间九点左右,家家户户围坐在桌前,品尝刚从*箱取出的西瓜,一口一口,清凉沁人,身心舒畅。

“火炉”南京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