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各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领导,提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会财务管理不仅是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会开展全面管理的重要内容。经审会成员由职代会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行使监督审查工会财务和固定资产的职权,是职代会赋予的神圣使命,能充分体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也能体现工会自身建设在广大职工群众监督下进行,让广大职工感受到工会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是公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重要体现。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素质,共同为工会工作的科学发展把好关。作为工会经审委员会的成员,要主动熟悉业务,力求成为财务管理和组织管理上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上级分管工会财务管理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成员,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掌握工会经费在收、管、用方面的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发现问题。只有提高审计工作的重要*,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才能取得健康发展,真正充分发挥作用。

工会经审工作报告

三、建立和健全经审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制订经审会工作计划,使经审会有章可循、有事可做。只有制度完善,人员职责范围明确,经审会各项活动才能有序健康地开展。

四、在建立健全工会经审会组织的同时,要认真履行经审会的职责,发挥组织的职能作用,而不仅仅是挂名。不能只有形式上的参与,而不实际开展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够担负起组织和职工群众赋予的责任。

五、定期开展经费审查活动,通过对企业工会的经费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政政策、法规、纪律以及工会财务工作的方针和规章制度,从而保障工会各项经费和财产的安全、合理使用。强调遵守财经法规,确保工会经费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促使企业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积极开展工会经审上解工作竞赛,通过比业务、比工作成绩、比经费上解率、比经费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竞赛活动,调动各基层工会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实事求是,只有经过务实的工作,才能取得成绩。

七、定期举办工会专兼职财务人员和经审会成员的学习班,不断提高其胜任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水平,理解《会计法》、财务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能力。同时,组织工会财务人员和经审会成员参观学习各类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财务人员和经审工作人员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为他们提供交流经验、沟通信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

工会财务工作自查报告2

为深入贯彻云南省总工会第十一届二次全委会确定的全省工会2008年度总体思路,落实“打牢工会物质基础”的工作任务,全面加强经费收缴和财务管理工作,根据省总工会云工[2008]23号及云狱电[2008]128号文件精神,配合监狱系统做好基层工会财务大检查工作,我狱积级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本单位工会财务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二、工会收到行政计拨非财划经费都按比例足额上解。

三、系统工会对下补助的送温暖款、专项补助款都严格按照规定专款专用。

总之,我单位工会严格按照工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收支,按制度要求使用会计科目,建立会账簿,按时记账,及时核对银行、现金日记账,按季编制基层工会资产负债表及基层工会经费收支预决算表,年终编写财务工作总结,会计资料信息真实、正确、合法、账表、账账、账实相符。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3

导语:大家是否正在寻找关于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在此,小编分享一份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供大家参考!大型国企拥有庞大的企业资产规模,涉及多种业务领域,内部公司层级复杂。在进行审计时,通常需要审查近三年的会计年度,因此,审计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重要*极高。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将审计对象限定在自然人的审计方法,是整体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型国企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进行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把握的重要*

经济责任审计强调对“人”的审计,而不同于传统审计仅对“事”的审计。国企领导人员作为被审计的对象,体现了我国责任制和人员负责制。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也是对领导人员进行考察和奖惩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必须重点把握审计的全面*,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在于对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必须全面了解领导人员的工作。这种综合*的要求是其他审计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对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把握

(一)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对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进行了解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进行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在进行全面*把握时,必须首先从我国的法律法规入手,遵循法规的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需要从时间范围、内容、审计对象等方面进行把握。审计时间应包括领导干部的阶段*任期或任期的全部期间;内容方面应涵盖企业经营发展的状态、财务收支的情况等;审计对象不仅包括领导责任人员,还包括相关的监督机构等干部。对于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关注不同方面,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深入了解,方能更好地把握其全面*的要求。

(二)明确全面*审计的范围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需要明确进行全面*审计的范围,规定范围内进行审计,以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应限定在领导人员的经营管理职责内。领导人员的经济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其可控制的下属企业范围、不同层级企业的管理深度以及个人主要职务、兼职内容等。对于难以进行管理的下属企业,不应作为审计范围,更不应成为考核领导人员的标准。

(三)全面把握企业,整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全面把握企业,首先要了解大型国企的发展战略规划及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规划都需要全面了解,发展规划是进行审计的基础,也是全面了解企业的前提。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利润负债等方面,从大的方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再从领导人员自身的行为对其进行审计评价。

在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需要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评价。对于同一家大型国企,不同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涉及的资金、相关的企业各不相同。在对负责的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必须结合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实现对其整体、全面的审计。

(四)结合市场大环境进行审计

在全面把握大型国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结合我国市场的大环境。在政策宽松时期,需要谨慎审计,防止出现错漏,防范利用政策优势进行不正当行为。在政策严格时期,需要认真审计,确保领导人员的决策、规划符合我国政策要求。

在结合市场大环境时,需要关注同行业的同类企业,了解其发展情况,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情况。同时,与自身不同年份进行比较,跟踪了解不同年份企业在市场大环境中的表现,并最终得出审计报告。

三、小结

进行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首先需要把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专门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界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遵守法律法规。其次,需要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在明确范围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详细了解,对审计对象进行详细全面地审查,以求得出更为客观的审计结果。最后,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我国市场发展的大环境。将企业放入市场发展中,进行综合*的比较,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全面*、综合*与客观*,真正实现审计的目的。

在总体结论中,经济责任审计对大型国企具有重要意义,是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一种有效监督与评估方式。通过全面把握审计内容、明确审计范围、整体审计企业,结合市场大环境,能够更好地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这有助于确保领导人员的经济管理职责得到妥善执行,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