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表海陆面积(共5.1亿平方千米),三分陆地(29%,1.49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71%,3.61亿平方千米)。海陆分布: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2.七大洲,p41图3.5、地图册p2-3①名称:*、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②分布在东半球的主要有*、欧洲、非洲、大洋洲,分布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注:除南美洲外,其余六大洲都跨东西两半球。)赤道穿过(即跨南北半球)的四个大洲:非洲、*、大洲洋、南美洲(穿过了两个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面积p41图3.6:*(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④轮廓:p41图3.6。⑤洲界线,p42图3.7-3.8:*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北美洲与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3.四大洋p41图3.5:①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洋;②分布:除印度洋在东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东西半球;除北*洋在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南北半球。北*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③面积:太平洋(最大,岛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洋(最小)。

4.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主要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吻合、动物相似*、古地层相似*。

5.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p46图3.11:①地表由多个(七大)板块构造(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地处*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相对运动:挤压、碰撞形成山脉;相背运动:地层断裂,形成裂谷。);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有:(1)海洋运输;(2)海洋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3)填海造陆。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行为主要有: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产生的后果主要是破坏海洋生态和海洋景观。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的知识点2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3

导语:

实验能力是物理考核的关键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仪器使用。高中物理实验较为丰富,熟练掌握实验能力对于考试至关重要。

一、审视并改进教材中的实验方法

抛弃传统照本宣科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教材中的实验方法。通过找出实验设计、步骤和数据处理中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的理解。

二、分门别类构建实验模块

将实验按照原理、步骤、数据处理方式等共*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实验模块。例如,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和光学实验板块。通过比较不同模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实验常规意识。

三、将部分习题教学转化为实验教学

物理习题与实验设计具有相似*。在习题课中,将习题转化为实验问题,如测量电梯中的重力加速度或斜面上滑动摩擦系数。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习题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验能力,丰富了物理问题的内涵。

四、运用物理思维方法指导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常见物理思维方法包括等效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和图像处理平均值法。要求学生掌握并应用这些方法,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用等效法、累积法和留迹法。通过在实验复习中探究思维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