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掌握“掘、抛、倾”等13个字的书写。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

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生活的情感。

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方式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学和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劳动与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六种不同途径,搜集关于蟋蟀及其生活习*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每位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和一张白纸。

课外准备好《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设疑引入

有一个小小的家伙,名字叫“蛐蛐”或“蟋蟀”。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竟然被称为昆虫界的建筑工程师。大家不信的话,可以跟随我一起走进蟋蟀的“住宅”,亲自感受一下,看看它的家到底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全班齐读课题。

自学课文,走进住宅

学生自由试读课文。

开启“知识快车”,通过竞赛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成果,如认读生字、词语,并正确流利地朗读难点句子或段落。

默读课文,探寻住宅

蟋蟀的住宅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前六个自然段,标出与蟋蟀住宅相关的句子。

进行小组讨论并反馈。

重点句子分析与感情朗读指导:

蟋蟀不随遇而安,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要保证排水良好,并且享有温暖的阳光。

当四周安静时,蟋蟀会在平台上*琴。

住宅虽然简朴,但清洁、干燥、卫生,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思考:如果你是蟋蟀,在下雨时看到其他昆虫因找不到住所而奔波,自己却有一个完美的家,你会有什么感受?(感到自豪、骄傲)用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研读课文,动手捏造住宅

蟋蟀的住所如此别致,难怪有人称它是伟大的工程。现在,让我们深入学习并在四人小组中合作,制作蟋蟀的住宅。

每个学生拿出橡皮泥,根据课文描述,捏造蟋蟀的住宅。

角*转换,创意广告

现在,你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要参加一场住宅设计大赛。请为你设计的住宅写一段广告词。

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设计并展示广告词。

小组展示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广告。

第二课时

广告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学生创作的精彩广告词,并进行感情朗读:

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家园,这就是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为你提供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

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

此时,老师不禁想大声说:一流的住宅来源于一流的建筑工程师。没有这些建筑师的精心设计和辛勤工作,怎会有如此温暖舒适的住宅?

深入挖掘,体会工作艰辛

在昆虫王国中,这么优秀的住宅是如何挖掘出来的?让我们一起研读课文的第七至第九自然段。

哪个部分让你印象深刻?找出蟋蟀挖掘的动作词语。

小组分享,并齐读,体会蟋蟀工作的艰辛。

升华课文,创作歌词

学完课文后,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建造的。蟋蟀喜欢唱歌,它的歌声非常动听。接下来,请大家听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师生共同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蟋蟀和蝉都是出*的歌唱家。现在,请大家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蟋蟀与蝉》的歌词。

学生创作与交流

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下,师生一起合唱自己创作的歌词《蟋蟀与蝉》:

啊门前有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简单,一点一点往下挖。

啊树上有两只蝉,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随处可以找,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作业布置

阅读《秋虫音乐会》,了解蟋蟀的声音。

选择以下任务完成:

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及建造过程。

以蚂蚁、蜜蜂、蟋蟀、蝉、蝗虫和螳螂为主角,编写一个小故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我通过幽默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单一的朗读和分析方式,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我通过讲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故事,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投入感。在学习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进行纵横对比,帮助他们理解蟋蟀住宅的伟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得轻松,也更好地掌握了课文的要点。

蟋蟀的住宅作文2

1.蟋蟀的住宅

自从学了《蟋蟀的住宅》,我十分敬佩它的伟大工程,但同时也将信将疑,这小家伙真的如此不一般吗?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田野。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和爸爸来到刚刚收割过的玉米地,呵!蟋蟀的王国真热闹,个个欢蹦乱跳,对我这位远到而来的朋友十分热情。我蹲下身,趴在地上,好不容易在一块泥巴块下发现一个洞口。洞口果真隐蔽,最大的洞口有两指半宽,最小的只有一指宽,如此说,课本上所说,法国蟋蟀洞口没有*蟋蟀的大是正确的,第一个问题“OK。”我把准备好的小水瓶慢慢往它的住宅倾斜,才二三分钟,水干了。乖乖,这帮家伙设计的排涝工程可真牛,超过三峡大坝。书上所说没错,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喂,小子!快滚进老窝!,不然,我第三个问题就泡汤了。我和爸爸四处堵截,蟋蟀无处可逃,最后只得狂蹦窜回家。哈!终于进窝了,我把其它洞口堵住,只留一个小洞口,蟋蟀刚探出脑袋瓜子,就被我束手就擒,我逐一翻开洞穴,哇,七纵八横,好伟大的住宅。狡兔三窟,但是蟋蟀却高出兔子一筹。

蟋蟀很聪明,给我的童年带来无穷的乐趣,但是蟋蟀却破坏庄稼,真为它们感到惋惜!

2.嗨!大家好!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蟋蟀拉!我不但唱歌很有名,我的住宅也很有名哦!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去看看我的家吧!!!!!!!!!!!

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家了。瞧,我的家外面满是阳光。我们蟋蟀都喜欢这种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并干燥的住宅!!!!!!!!!!!

看,这丛草就是我住宅的门了。为了把我的住宅弄的隐蔽一些,我吃草时决不去碰这一丛!!!!!!!!!!

我屋子的门口被我耙扫过后,就是我的平台了。比较安静的时候,我就在那儿*琴。

接下来,我带你们来里面看看吧!看,我的住宅是倾斜的隧道,它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

这里面没什么东西,但墙壁很光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去修理粗糙的墙壁。总的来说,我的住宅很简朴、干燥、卫生。

我的住宅虽小,但一应俱全,欢迎你来我家做客。

3.蟋蟀的住宅——随遇而安

在五年级学过一篇文章,是描写蟋蟀的,我这篇没有它细致,只是略略地观察了一下。还没等我观察细致,蟋蟀早已钻进了它的新住宅,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这件事还要从星期日说起(2008-3-9)。我和几个小朋友玩游戏。看见沙地上的沙子,我突然想起老师说的土地沙漠化的危害,便下决心要改变沙地的沙漠化,实现我的理想:让所有沙漠化的土地都成为可以栽草的土地。于是我便哄着那两个小朋友,要比赛,看谁栽草的棵数多。他们相信了,开始干起来。

我让他们从学校大楼后的狭窄小巷里弄来小草,栽在沙子里,浇了好几遍水,苗几乎快淹死了才让她们停手。我看了一下,一个苗歪歪扭扭,一个苗精神抖擞,天壤之别啊!作为事先答应她们的条件,我奖励了那个栽苗栽的好的小朋友。

本来我还吩咐她们要给苗浇水,大概她们不注意吧,好像不记得似的。当时我就有点怀疑了,她们会浇水吗?我第二天要来看看。

第二天,我上厕所,顺便来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生气。小苗焉了,有一个不堪太阳的折磨已经光荣地倒下了,还有一个不行了,似乎在生我的气,我把它们拔出来,用水冲了冲,让它们喝饱水,然后准备把它们栽进自家园子里,我刚一回头就看见了……

蟋蟀!

是的,是蟋蟀,一只不怕太阳的蟋蟀。它在顶着太阳在筑巢呢。我见它奋力钻进沙地里,在向里探,被它扒的湿沙子在外面堆着,它的半截身子已经探进去了,很快,它的身子全钻进去了,我看不到了,我本来想用棍子扒扒它的洞的,可怕惊扰到它,使它害怕,再筑造巢,以前可没见过它呀!它一定是搬到这里的。

今天我又去看,蟋蟀已经不见了,沙子依旧是沙子,只是没有了生灵。

看来,那篇文章说的没错,蟋蟀的住宅,真的随遇而安呀!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3

《蟋蟀的住宅》是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由19世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观察笔记。全文通过拟人手法生动描述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及其建造技能,深表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首段即点明蟋蟀因其住宅而出名,不仅唱歌出众,住宅建造亦备受推崇,从而引发读者浓厚兴趣。作者继而以富有情趣的语言赞扬蟋蟀的勤劳和不甘平庸。学习此文旨在激发学生对事物深入观察的兴趣,同时感受作者精炼语言运用的魅力。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及其特点,通过关键词体验蟋蟀的勤劳和创造力。抱歉,还没完呢。接着说:

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体会以下几点:

文章标题的新颖*引起阅读兴趣,利用动物与人类“住宅”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住处称呼来扩展他们的知识。

通过研究蟋蟀的住宅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拟人句的运用,这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文章既是科学说明文,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多次找出拟人句并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观察事物时受到作者对昆虫和自然的教育影响。

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学习语言,例如,“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我引导学生多次阅读,利用上下文比较加深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蟋蟀的聪明才智和它们建造住宅的艰辛。

最后,我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扮演蟋蟀的住宅设计师,为它们提出优化住宅的建议,并安排他们在课后阅读科普短文,以进一步扩展知识面。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科普文章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