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一。下面将介绍使用规程,以帮助您正确*作。
光学显微镜使用规程
将显微镜放置在稍微偏左的位置,距离桌沿约为6~7cm。
打开光源开关,并调节光强至适当水平。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首先将镜头调节至距离载物台1~2cm处,然后通过左眼观察目镜内,并调节聚光器的高度,将孔径光阑调至最大,确保光线透过聚光器进入镜筒,此时视野应呈明亮状态。
将待观察的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确保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然后使用标本夹夹紧玻片。
首先使用低倍镜(物镜10X、目镜10x)进行观察。在观察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升起,逐渐接近玻片。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物镜触及玻片,以免损坏玻片。然后,通过左眼观察目镜,同时保持右眼不闭合(养成双眼睁开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时使用右眼绘图),并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缓慢下降,不久即可观察到玻片中物质的放大图像。
若观察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偏离视野),可通过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进行调整。在调节时应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应与观察到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若物像不够清晰,可通过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若需要使用高倍物镜进行进一步观察,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一般而言,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距基本相同,因此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切换到高倍物镜后应该能够看到物像,但可能不够清晰,可通过转动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在转换到高倍物镜并且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满足要求。一般来说,将低倍物镜切换为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会稍微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线强度。
观察结束后,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孔径光阑调至最大,缓慢降低载物台,并检查零件是否损坏(特别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有水或油,如有,应使用镜头纸擦拭干净)。检查完毕后即可将设备装箱。
这些步骤将确保您正确并有效地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实验观察。祝您实验顺利!
显微镜的使用2
导语:从小学时期起,显微镜的设计就已经存在,到了初中阶段,它更是变得异常普及。特别是在中考实验中,对显微镜的熟练*作至关重要。在许多职业中,使用显微镜观察肉眼无法察觉的事物也是常见的。因此,正确使用显微镜显得尤为重要。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将其安放在实验台上略微偏左的位置,距离桌边约250px。
安放目镜和物镜: 常用的目镜规格包括5X、10X和12.5X,倍数越低,目镜越长。 常用的物镜规格包括10X和40X,倍数越高,物镜越长。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对光: 转动遮(集)光器,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观察目镜,手调整光源方向,直至光线射入镜筒,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
正放装片: 将装片正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
调节焦距: 双眼侧视物镜,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使低倍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用左眼观察目镜,双手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慢慢上升镜筒,直至看清物像。可以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至最清晰状态。
观察: 移动装片,将待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注意: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3
光学显微镜维护指南
光学显微镜对于其自身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严格保养和维护。以下指南旨在帮助您维护显微镜,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程序
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使用规程。
取放显微镜
取放显微镜时,一手握住弯臂,另一手托住底座。
保持显微镜直立,防止目镜从镜筒上滑出。
取放显微镜时轻拿轻放。
观察期间
观察时,不要随意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清洁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使用专用的擦拭镜头纸清洁。
避免使用其他物品,尤其不能用手触摸透镜,以免污渍影响透镜清晰度。
保持显微镜干燥、清洁,避免灰尘、水或化学试剂的污染。
物镜镜头
更换物镜镜头时,不要移动镜头。只旋转转换器即可。
切勿随意转动调焦手轮。使用微动调焦旋钮时,轻柔缓慢地转动。卡住时切勿用力硬转。
禁止随意拆卸物镜镜头。否则可能会损坏转换器螺口,或导致物镜转换时不齐焦。
调焦
使用高倍物镜时,避免使用粗动调焦手轮调节焦距。过度移动可能会损坏物镜和玻片。
使用后
使用完毕后,检查物镜镜头是否有水或试剂污染。如有,请使用擦拭镜头纸清洁。
同时清洁载物台。
将显微镜放回箱内,并锁好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