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暑假,全家人都会一起到妈妈的老家──三亚,享受放松的心情。但去年例外,爸爸忙于工作,所以没办法与我们同行,令我有点失望。
在阳光普照的星期一,我们一大早六点就踏出家门,“寻找”计程车。在路上,我看着天空满心期待着,想着我那四年未见的曾祖母,及拥有一手好厨艺的舅妈。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梦乡。醒来以后,时间不多不少刚好十点,我们的目的地也到达了。
下车后,当妈妈看见曾祖母的那一?x那,脸上充满温的笑容。我们大家围在一起,吃着舅妈亲手煮的午餐,那种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吃完中餐后,我向舅公借了台自行车,在空旷的场地上“奔驰”,但我意外地发现,就在三合院的后面,有一块很久没有使用的田地。
原来那块田,是曾祖母的,听妈妈说,二十年前这还是一块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农田,她常和曾祖母一起到这块田里嬉戏、游玩及钓青蛙。如今这块田都成了废田,也难怪妈妈看见曾祖母会有那种温馨的笑容。
到了晚上,也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我第一次过得那么充实,也玩得很尽兴。从妈妈口中得知那块田的“故事”也*了时代的改变,令我深感欣慰。
三亚游记2
昨晚,我兴奋得难以入眠,因为今天我们全家为了庆祝父母的结婚纪念日而决定搭飞机到三亚,这也意味着我将体验人生中的第一次飞行。
到达机场后,我变得像个好奇宝宝,到处张望,摸索,仿佛是第一次踏入城市的乡巴佬。不久后,在妈妈的催促声中,我登上了飞机。“妹妹,醒醒!”妈妈一边摇醒我,一边说道。原来,我一上飞机就睡着了。于是,我和其他乘客一起下了飞机,在三亚机场找到了我们的旅行团,“紫*梦幻”。
在这五天里,我们尽情畅玩三亚,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尤其是一些山珍海味,如黑糖糕、贡糖、*糖燕窝等。最令我们小孩子着迷的当属枝仔*,虽然到处都有,但三亚的第一家味道却是独一无二的!何况还是免费的呢!接过那支棒*,心中充满了感恩与喜悦。
随后,我们去了海滩。一到那里,我才领悟到为什么妈妈说:“三亚最美的地方就是海!”远处,天空与海洋连成一体,心也仿佛变得无比辽阔;海平线上的游轮准备返回港口;天空中的海鸥,在夕阳的映衬下翩翩起舞;海浪涌动,仿佛在为海鸥伴奏;脚下的浪花拍打着礁石,宛如一首优美的歌曲,我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自我。
我们全家在三亚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晒得古铜*的肌肤充满了健康的光泽。这次旅行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三亚,也增进了我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在此,我不禁要说:“三亚,真是太美妙了!”
《三亚落日》一文教学反思3
《三亚落日》一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全篇洋溢着浓浓的爱意及深情的赞美。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这份海南独特风光呢?我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去做的:
一、创设情境欣赏美三亚对于学生来说,一切显得陌生而遥远
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海鸥如何的白,沙滩又是怎样的细软,学生都没有真切的感受。光凭语言描述,学生是感受不到的。因此,课前我利用在网上搜集的三亚风光图片,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三亚独特的风光,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品词读句体验美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词句的品味、推敲
特别对遣词造句的精深微妙之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有了课前对三亚风光的初步认识,学生对课文词句的品味、推敲就容易多了。这篇课文中,多处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把三亚落日勾勒得生动、形象,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份美?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考虑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其次,组织学生品读相关的语句,读到什么联系图片和课文插图想象什么,把这些文字变成图象在头脑中过一过;再次,组织学生描述在头脑闪现的画面并说说对这些画面的感受(感觉);最后,读出这些感觉!这样落日那份鲜明而生动的美便深深地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了!
三、拓展延伸创造美课中,在品读分析了落日的美,以及天、海的变化后,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夕阳下,那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低翔的白鸥,还有那金灿灿的沙滩,又是怎样变化?”这样,把学生的经验也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之内,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深度的对话,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披文入境,运用经验世界的种种表象,填充与丰满教材的空白处,形成学生个*化的解读。整节课,我引导学生赏读语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感悟了“三亚落日”那份诗意的美。不足的是:不少学生没能真正体悟三亚风光的美,感情朗读也不到位,我想:如果能有三亚风光的录象,效果一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