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全文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陈元方:“你爸爸在家吗?”陈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陈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陈元方握手,陈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对照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那人便问陈元方:“你爸爸在家吗?”陈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陈元方握手,陈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讲解和翻译,并领会其主旨。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语,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能够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涉及无礼之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文中主要赞颂的人物是谁?(东晋才女谢道韫)赞美了她什么?(聪明有才学。)我们现在将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请问主人公是谁?主旨又是什么?
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然后再由一个学生单独读,读后让学生评论正误优劣。
三、学生自学课文并进行讨论 (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阅读并翻译课文内容。
讨论“研讨与练习”中的一、二两题,涉及本课内容。
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如果学生未提出以下问题,则由老师提出: ⑴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旨是什么? ⑵ 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⑶ 在《世说新语》中,《咏雪》列入“言语”,《陈太丘与友期》列入“方正”,这是为什么?
四、先让学生阅读无标点的原文,然后让他们自行读课文,看谁能首先背诵出来。
五、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有时间,进行课内订正或留作课外作业。如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六、下课。
《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3
《汉书·陈汤传》
原文: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注]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才,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也。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
即日引*分行,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入康居东界,令*不得为寇。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由是具知郅支情。
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持满指之,骑引却。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延寿、汤令*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j为前,戟*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土城外有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夜,数百骑欲出外,迎射杀之。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汉兵纵火,吏士争入,郅支单于被创死。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
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及丞相、御史亦恶其矫制,皆不与汤。汤素贪,所虏获财物入塞多不法。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既至,论功,拜延寿为长水校尉,汤为射声校尉。(节选自《汉书陈汤传》,有改动)
译文: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年少时好读书,博学多识,写得一手好文章。因家贫时常四处向人借贷,没有节制,乡里人都因此鄙视他。西行到首都长安求官,任太官献食丞。几年中,富平侯张勃与他交往,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元帝下诏诸侯举荐茂才,张勃举荐了陈汤。在等待安排职位期间,陈汤的父亲突然去世。做官心切的他没有按惯例奔丧回家,被人检举不守孝道,为司隶所究。张勃也因为举荐失察受到株连,削夺二百户。恰巧张勃死去,于是被赐谥号缪侯。陈汤论罪下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赴西域。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足智多谋,好立奇功。每次经过城镇山川,总要登高远望勘探地形。担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后和甘延寿商议说:“夷狄之人畏惧臣服强大者,这是他们的本*。西域原本属于匈奴人,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略欺凌乌孙、大宛国,并常常打康居的主意,想要降服他。几年后,西域诸国就都危险了。况且匈奴人剽悍,好勇善战,多次获得胜利,如果长期纵容他,一定会成为西域的祸患。郅支单于虽然远在绝域,但蛮夷之人没有坚固的城池和强劲的弓*守卫,如果我们征发屯田官吏戍卒,驱使乌孙士兵,直捣他们的城下,他如果逃跑却没有合适的去处,死守也不能够保全自己,千年功业可以在今日建立了。”甘延寿也认为他说得对,想向朝廷奏报请示这件事。陈汤说:“朝廷和公卿商议,这么大的决策不是普通人能够见识到的,事情一定不被允许。”甘延寿仍然不听他的建议。正巧赶上甘延寿长时间生病,陈汤独自假传圣旨征调城郭各*队和车师戊己校尉屯田的士卒。甘延寿听说了这件事十分吃惊,想要阻止他。陈汤大怒,拔剑叱责甘延寿说:“大家(士卒们)已经*了,你小子想阻挠(扰乱)*心吗?”甘延寿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部署安排行*布阵的事宜,更增添了扬威、白虎、合骑的人马,汉*、胡兵共四万多人。甘延寿、陈汤上奏章自我*劾假传圣旨之罪,并陈述发兵的情形。
两人立即带领*队分道进发,从北路进入赤谷,经过乌孙,进入康居的东部,下令*队不许抢掠。并召见康居的贵族屠墨,以威信晓谕他,和他歃血为盟后让他离去。因此完全了解了郅支单于的情况。
进*到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安营布阵。郅支一百多名骑兵冲击营寨。各营寨都张弓搭箭指向他们,郅支骑兵退却。继而又派士兵射击城门的骑兵、步兵,骑兵、步兵都退入城内。甘延寿、陈汤命令*队听到鼓声都逼近城下,从四面包围城池。各自把守自己的阵地,挖堑壕,堵塞门窗,盾牌在前、弓箭长戟在后,仰射城中及城楼上的人。城楼上的人都向下逃跑。土城的外面有木城,在木城中射箭,杀伤不少城外的人。城外面的人用木材烧毁木城。夜晚,几百骑兵想要突围,被正面射死。天刚放亮,四面燃起大火,士卒们十分高兴,大声叫喊,铜钲战鼓声惊天动地。汉兵趁机放起火来,士兵们争着攻进城池,郅支单于负伤死去。呼韩邪单于看到郅支已经被杀,又喜又惊,磕头投降,愿意守卫北部边疆,世代臣服。
最初,中书令石显曾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甘延寿没答应。连丞相、御史也都厌恶他们假传圣旨的行为,都不赞同陈汤。陈汤一向贪婪,所俘虏缴获的财物进入边塞大多被他据为己有。司隶校尉发文,沿途让官吏查验。陈汤上奏章说:“我与官兵们共同*郅支单于。侥幸消灭了他,在万里之外宣示了*威,应该有使者在道路上欢迎慰劳。现在司隶反而在路上查验搜查,这是替郅支报仇啊!”皇上立刻斥退查验的官兵,命令沿途各县在道路上准备酒饭来招待班师的*队。回到长安后,论功行赏,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