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曾将第一代iPad的A4处理器由三星公司代工,A5处理器也是如此。然而,下一代A6处理器预计将交由台积电生产,这主要是因为三星已成为苹果公司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苹果A5处理器的资料,欢迎阅读!

A5处理器的编号为APL0498E01,初步推测采用了45纳米制程生产工艺。与A4处理器相比,A5处理器的编号为APL0498E01。UBMTechInsights通过光学放大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这两款处理器的异同之处。分析涉及到metal1互联层节距、逻辑/SRAM电路的晶体管结构、核心封装方式等,并将A5的相关测试数据与三星其他45纳米产品进行了对比。

苹果A5处理器是什么

A4处理器与A5处理器的区别在于成本。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于3月13日发布的《iPad2CarriesBillofMaterialsof$326.60,IHSiSuppliTeardownAnalysisShows》报道,相较于A4处理器,苹果A5芯片的成本提升约为75%。考虑到核心面积扩大了两倍,这种成本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不过,iSuppli估计A5芯片的成本约为14美元。因此,尽管核心面积增大(A4为53平方毫米,A5为122平方毫米),但其对成本的影响并不大,甚至不如功耗变化的影响大。

此外,根据IOSnoops的分析,苹果A4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固定在1GHz,而A5处理器则能根据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动态调整运行频率。UBMTechInsights表示,这表明A5处理器采用了比A4更优秀的电源管理电路设计,这也是A5相对于A4的重要区别之一。iPad2所使用的电源管理IC芯片由DialogSemiconductor制造,型号与A4所用芯片有所不同。因此,在*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功耗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CPU架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除了核心数量增加了两倍外,A5采用了Cortex-A9CPU架构,与之前的Cortex-A8有所不同。Cortex-A8采用双指令解码管线,程序指令采用In-Order执行,类似于Intel的Pentium时代产品。而Cortex-A9虽然同样采用双指令解码,但其采用Out-of-Order指令执行,可以多任务并行执行,处理速度更快。这种改进带来的影响可以从Cortex-A9所占据的核心区域来看。根据ARM公司在去年CMPConference的演示,使用台积电40纳米工艺的双核心Cortex-A9核心面积约为6.7平方毫米,频率目标为2GHz,功耗为1.9W。相比之下,X86架构双指令Out-of-OrderBobcat核心基于40纳米工艺时,单核心面积超过5平方毫米。因此,即使采用三星45纳米工艺,A5的面积也会比台积电40纳米大。考虑到续航时间,iPad2的核心处理器主频被锁定在900MHz,这表明在*能和功耗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

什么是处理器系列2

CPU厂商根据CPU产品的市场定位来确定同一系列的CPU产品的系列型号,以便于分类和管理。一般而言,系列型号是用于区分CPU*能的重要标识。

在早期,CPU系列型号并没有明显的高低端区分。例如,Intel推出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和Pentium MMX,以及面向高端服务器生产的Pentium Pro;而AMD则有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K5、K6、K6-2和K6-III,以及面向移动市场的K6-2+和K6-III+等等。

随着CPU技术和IT市场的发展,为了细分市场,Intel和AMD将自己的CPU产品细分为高低端。高低端CPU系列型号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二级缓存容量、外频、前端总线频率、支持的指令集以及支持的特殊技术等几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认为低端CPU产品是高端CPU产品的缩水版。例如,Intel的Celeron系列除了最初的产品没有二级缓存外,始终只具有128KB的二级缓存和较低的外频,而AMD的Duron也始终只具有64KB的二级缓存和较低的外频。

划分为高低端之后,两大CPU厂商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在桌面平台方面,Intel有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以及面向低端市场的Celeron系列。而AMD有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Athlon、Athlon XP,以及面向低端市场的Duron和Sempron等。

在移动平台方面,Intel有面向高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Pentium II、Mobile Pentium III、Mobile Pentium 4-M、Mobile Pentium 4和Pentium M,以及面向低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Celeron和Celeron M。AMD也有面向高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Athlon 4、Mobile Athlon XP-M和Mobile Athlon 64,以及面向低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Duron和Mobile Sempron等。

目前,CPU的系列型号更细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例如,在台式机CPU方面,Intel的高端是双核心的Pentium EE和单核心的Pentium 4 EE,中端是双核心的Pentium D和单核心的Pentium 4,低端是Celeron D和已淘汰的Celeron。而AMD的高端是Athlon 64 FX,中端是双核心的Athlon 64 X2和单核心的Athlon 64,低端是Sempron。在笔记本CPU方面,Intel的高端是Core Duo,中端是Core Solo和即将淘汰的Pentium M,低端是Celeron M。AMD的高端是Turion 64,中端是Mobile Athlon 64,低端是Mobile Sempron。

什么是标配处理器数量3

标配处理器数量是指服务器在出厂时随机搭载的处理器(CPU)数量。一般而言,现代服务器在出厂时至少搭载一颗CPU,有的则可能配置2颗、4颗或者更多。当然,标准配置中CPU数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更高的价格。

入门级服务器通常只使用一到两颗CPU,主要面向使用基于Windows NT、NetWare等网络*作系统的用户。这种配置足以满足办公室型中小型网络用户的需求,包括文件共享、打印服务、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以及简单的数据库应用。此外,入门级服务器还能在小范围内提供诸如E-mail、Proxy、DNS等服务。

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支持1至2个Xeon处理器或单颗P4(奔腾4)处理器。这类服务器具备大容量的ECC内存(一种常用于服务器的内存技术),功能全面,具有强大的管理*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它适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Web、Mail等服务,也可用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数字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等。通常情况下,如果应用场景不复杂,比如没有大型数据库需要管理,那么采用工作组级服务器就足以满足要求。

部门级服务器通常支持2至4个PIII Xeon(至强)处理器,具备高可靠*、可用*、可扩展*和可管理*。这种服务器在企业网络中充当着连接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数据中心的重要角*,适用于中型企业(如金融、邮电等行业),作为数据中心、Web站点等应用。

企业级服务器则属于高档服务器,通常能够支持4至8个PIII Xeon(至强)或P4 Xeon(至强)处理器。这类服务器拥有*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提供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具备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企业级服务器主要面向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追求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要求极高的大型企业和重要行业(如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等行业),可用于提供ERP(企业资源配置)、电子商务、OA(办公自动化)等服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