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中班语言《有趣的嘴巴》教案与反思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教师扮演成“谜语大师”。

2、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

3、饭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四、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扮演“谜语大师”出场)大家好,今天“谜语大师”又要给大家猜谜语了。请你们仔细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

(二)感知认读

1、表演吃饭

1)提问:我在干什么?

2)想不想和“谜语大师”一起来表演?(师: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边表演边跟说)

3)出示汉字,共同认读“吃”。

4)除了吃饭还可以吃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巩固认识“吃”)

2、表演唱歌

1)提问:听到我在干什么?

2)幼儿共同表演并认读汉字“唱”

3、表演喝水

1)提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2)幼儿共同表演,认读汉字“喝”。

3)小嘴还能喝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其余幼儿跟学,巩固认识“喝”)

4、表演吹泡泡

1)提问:刚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

2)幼儿学习表演,认读汉字“吹”。

3)谁能和我表演不一样的动作给大家猜?(幼儿表演,巩固认识“吹”)

5、逐一跟读汉字“吃、唱、喝、吹”。

过渡:“谜语大师”的谜语猜完了,可还有一些难题呢。

(三)游戏

1、找字宝宝

1)幼儿拿出字卡,师说:“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找出“吃”字。

2)请个别幼儿说短句,幼儿找出相应的汉字。

3)师提要求,如:“‘谜语大师’口好渴呀,请你们给我喝喝水”,幼儿找出相关汉字。2、捉迷藏方法:师逐一藏掉汉字,幼儿分别找找哪个汉字不见了,并从字卡中找出。

(四)迁移小结

1、请你们找找这四个字里的小秘密。(引导幼儿发现“口”字旁)

2、为什么这些字宝宝都有一个“口”呢?3、师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都与嘴巴有关,所以这几个字宝宝旁边都有一个“口”。

(结束)评析:

在当前,幼儿识字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识字活动《有趣的嘴巴》,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轻松活泼,让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愉悦环境中轻松学习、自然习得。

整个活动突出一个“巧”字,体现一个“动”字。活动流程安排构思巧妙、自然流畅。执教老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注重教具的隐*教育作用。活动中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整个情景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一些常用词语。

小班语言《有趣的影子》教学反思2

小班语言《有趣的影子》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有趣的影子》教学反思

影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小朋友在平常都喜欢互相踩影子,或者是跟着别人的影子跑,他们对影子是非常感兴趣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开始用手影吸引他们的兴趣,很快他们都很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出手影的,这手影是从哪里来得啊?他们都争先控后的问我,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我拿出了手电筒,告诉幼儿我是通过手电筒发出的光来制作手影的;这时,小朋友都很好奇,问

在这节活动中,最遗憾的是天气是*天,没有太阳,没能让幼儿感受影子的变化和玩踩影子游戏。

要上好科学活动,就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也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更要让幼儿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

好嘴杨巴教案3

《好嘴杨巴》是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与《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同时被选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好嘴杨巴》教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与技能: 复述全文,体悟好嘴杨巴的奇特之处。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研究与探究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好嘴杨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将好嘴的特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你认为什么样的口才才能称得上是“好嘴”呢?然而,在冯骥才的故事中,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那么他怎么能被称为“好嘴”呢?你对这两位杨家茶汤的主人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二、复述*阅读: 这篇文章讲述了天津街头两位卖茶的高手杨七和杨巴,杨七以手艺见长,而杨巴则以口才了得。他的一句话让杨家茶汤名满津门。

三、研究*阅读: 1、杨七和杨巴各有何特点? 杨七:手艺娴熟(第2至第4自然段) 杨巴:口才了得(第6至第15自然段) 2、深入阅读第6至第15自然段,品味杨巴口才之奇妙。 【通过朗读,纠正发音,感受情感】

四、创造*阅读: 1、在对李鸿章进行描述的段落中加入以下两个语气词(注意不要连用),并解释这两个语气词的潜台词。 啊哼 当时的气氛如何? 紧张 2、杨巴说了什么? “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 (1) 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杨巴竟敢说出此话——敢言; (2) 他所说的话非常巧妙——善辩; (3) 他说话的速度(立时,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非常快——说得迅速。 3、杨巴的口才突显出了他怎样的*格? 社会压力迫使他培养了一张善辩的嘴,他能在无罪被指责的情况下承担责任,面对权贵时镇定自若,心中有谋略。 五、拓展*阅读: 1、如果你遇见一位盲人要过马路,而他正在摸索前行,你打算如何示意帮助他? 2、当你无法清晰看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时,你应该如何请求老师? 3、在课堂上,另一位同学讲笑话,而老师却误以为是你讲的,你应该如何澄清?

六、教师总结: 言语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措辞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希望同学们能在适当的时候用言辞表达善意,做一个善良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