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断:
课前每位学生在胸前贴上自己喜爱动物的彩*图片,教师胸前贴上了“狮子王”图片。
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小动物们,今天,我狮子大王召集你们来,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想找个动物接替我的王位。你们谁能胜任“万兽之王”啊?
生:(个个热情高涨,十分高兴,小手高举)我来当,我来当!
师: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先来当吧!
(课件出示:看图体会猫头鹰的神气)
师: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来读读猫头鹰的话吗?注意把感叹句的语气读出来。
生:(一边演一边读)拍着胸脯,读得活灵活现。
师:小动物们,你们听了猫头鹰的话,有什么烦恼吗?
生(贴公鸡图):这怎么能行,我白天出来找虫子吃。
晚上我看不见的,没东西吃会挨饿的。
生(贴斑马图):我喜欢白天出来跑步,晒太阳
晚上天黑,我不好活动呀!
生(贴兔子图):我都在白天拔萝卜、采蘑菇,夜里黑呼呼的,到哪儿去呀!
……
师:把你们的烦恼对你的同桌、前后桌说说
(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休)
师:你们现在就要在议论纷纷,一个星期下来,天天熬夜,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三更半夜出来找吃的,冷得要命,我都三天没吃东西,快饿死了!
生2:黑夜里我都不能和同伴们玩游戏,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
生3:猫头鹰,你可害苦我了;我白天睡不着,晚上又没精力出来,这样的日子我没法过了!
师:对呀,你们个个都叫苦连天,你们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
生:不是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第二段)
评析:
角*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定角*,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当中充分地,有创意的活动。该教例中,教师由“教师角*”转换成“狮子大王”角*,学生由“学生角*”转换成自己喜爱的动物王国里多种动物角*,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与教材间的距离。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点起学生主动参与欲望,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积极*,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是一名出*的演员。角*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使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独有创意的感受。更值得一提的是:“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是本课重点词语,如果一味地靠教师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教师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于一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角*转换,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2
从现在开始,秋天的清晨多么凉爽啊。睁开眼睛,告诉自己今天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美好而又可贵的一天。所有要做的事情都从现在开始!不要吝啬你的笑容,美好的生活就从现在开始。起床时,给自己一个灿烂的微笑,让好心情伴随你一整天;上学时,对路人友善微笑,传递正能量;到校时,和同学快乐傻笑,让笑容在每一张脸上绽放,让快乐在每个人心中荡漾。一丝微笑就是一份快乐,也是一份美好。和阳光一起绽放,就从现在开始!
不要吝啬你的拥抱,温暖的时刻就从现在开始。不要害羞,抛开顾虑,给亲人一个深深的拥抱,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喜悦、你的哀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你满满的爱意,让温暖的爱从心底蔓延到全身。当朋友失意时,借给她一个怀抱,让她哭泣,让她发泄,用你的怀抱包容她的烦恼,让她感到安心,让她感受到你深深的友爱之情。一个拥抱就是一份美好,也是一份温暖。像阳光一样温暖,就从现在开始!
不要吝惜你的想法,成功就从现在开始。不要把你脑海中的美好想法搁置下来,不要总是以“找机会”为借口放弃你的创意。生活需要创意,成功需要创造。就从现在开始,记录下你的想法,
从现在开始 过去无法追溯,但未来却充满可能。因此,就从现在开始吧。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应该被过去的遗憾所困扰,那些无法弥补的过错,那些无法挽回的人和感情。岁月更迭,世事变迁,我们何必问天问地呢?生离死别,红尘离散,缱绻的衣香依旧,却难寻踪影。但如果我们每天只是活在过去的回忆中,那遗憾只会更深。只有从现在开始行动,才能最大程度地扭转颓势。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怀抱过去的记忆,像考古学家对待古陶一样珍视生活。“幸得三杯酒相伴,何况一朵花相迎。欢笑片刻,相知明日未卜。”从现在开始,好好对待我们珍视的人,因为转瞬即逝,也许下一刻就是永别。让我们陪伴他们走过风雨,即使只是短暂的一程。
但“此情可待成追忆”,这句话的真谛,很多人只有在悲欢离合之时才能体会到。说“从现在开始”,很可能只是嘴上功夫。如果放下过去真的那么容易,为什么会有人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如果珍惜现在真的那么容易,为什么会有人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说起来“从现在开始”,但顾虑并不会消失。有时明明道理很清晰,但就像皇帝出巡用的黄金辇一样,看着华丽却摸不到;如果不去尝试,又怎么会知道水中月的虚妄呢?
放一步说,即使我们能够“开始”,这样的“开始”能够持续多久呢?人心难免风波险恶,每一天都会遭遇挑战。被琐事所困扰而忘记珍惜和感恩生活,这一直是普通人擅长的事情。有谁听到指尖撩动花瓣的声音?有谁觉察梧桐叶从青变黄?有谁看见眼角滚落的英雄泪?有谁真的觉得“上天待我太厚,我太幸福”?对于考试失利的优等生,被通知下岗的员工,整天忙于工作而感到疲惫不堪的经理……要求他们沉浸在浪漫的樱花之中,显然是不现实的。勉为其难,善意也变成了负担。是要我们彻底放下,重新开始吗?
《草船借箭》课文片断赏析3
【教例】
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小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生读书。)
生:老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
师:(一愣)是啊,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特点。提得真好。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略作思考)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特征,好吗?
(学生默读、思考。)
生:我给第一句加假惺惺,因为一个大都督怎么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他这是装的。(读)
生:我认为加明知故问好(读周瑜明知故问地说)。
师:词用得好。但这儿问和说有重复之嫌。请再读读,改一改,把句子读好。
生: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给周瑜第二句话前加狡猾地一词。诸葛亮是一个文人,一个客人,他没有兵工厂,怎么造十万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说这是促狭。(笑)
师:刚才,大家从周瑜的语言中体会出他的险恶用心,由此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真棒极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认真读读,仔细想想,从中挑选出你认为有必要的,补充提示语,并说说理由。
(生稍作准备,继续讨论。)
生:我认为*情紧急,可开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兴。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上当了,心中非常高兴。
生:周瑜虽然高兴,但又要忍着,装模作样。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却说。
师:好啊,从语言交流中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了。
生:诸葛亮愿立*令状之前,应加上很有把握。
师:意思对了,若用上一个成语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师:请你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读出他胸有成竹的语气。
(生读)还有哪句话也表现出他胸有成竹?我们一起读。
【评析】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原意是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朗读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欣赏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在朗读中,那单调的某某说使学生产生了疑惑。教师抓住这一机会,设计了给课文提示语加进人物神态、动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一随机应变之举,除了达到原来目标外,起码还有三得:一是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或直或曲的表露,从而加深了对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的个*和才干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是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明白人物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该怎么处理语速、语音和语调;三是补充训练,使学生对如何运用好提示语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符合人物的地位、个*和办事目的以及所处环境,为学生作文中恰当用好提示语作了很好的指导。这真是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