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内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老师:课前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简介王安石。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二)解诗题 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三、读诗文,明诗意 (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学生:拿出词典,动手查“间、重、还”的几种读音及每种读音所表示的意思。
泊船瓜洲古诗2
【译文】 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水,钟山也仅隔着几座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大江南岸,但是,亲爱的明月啊,你何时才能照亮我回家的路呢?
【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已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伴奏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相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
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
3、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来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我们来看自学提示(幻灯出示)
自学提示:(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诗句,用“——”画出寓意深情的词语
(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
(4)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意。
(5)时间是8分钟。
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完一下自学提示
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
3、交流汇报,导学释疑
(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友,国家的兴旺~
(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
(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4)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a“间”字有两个字音:jianjian在本诗中是jian,表示间隔。
b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
c“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
d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
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
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
6、当堂测评:背诵与默写
三、互测自结
1、测试:
王安石,()代人,曾推行(),功绩不裴。其诗多以()、()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之情。
2、解释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_
全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测互测
4、总结收获
四、作业
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
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自留适量作业。
五、板书
泊船瓜洲
挂图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