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并非只限城市

提到创业,多数人倾向于在大都市施展拳脚,鲜少选择回乡创业。然而,总有那么一些心系故土的有志之士,踏上返乡创业之路。

「创业杂谈」致富不忘家乡创业带动就业

王龙友:回乡路上追梦

在石泉县后柳镇黄村坝村,王龙友的故事广为人知。为了村民的共同富裕,他舍弃了利润丰厚的建筑承包生意,放弃了城里舒适安逸的生活,义无反顾地返回家乡创业。

起初,王龙友务过农、做过木工、从事过农用运输,也在建筑工地做过小工,还曾与朋友外出闯荡。但多年奔波,他始终觉得距离成功还有距离。

在建筑工地工作期间,王龙友表现勤勉好学、为人诚实,很快得到师父和老板的认可,逐渐将一些小工程承包给他。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和良好的信誉,王龙友在石泉建筑业站稳了脚跟,并在水利工程建筑领域小有名气。

事业有成,心系故乡

随着事业发展,王龙友的经济状况也逐渐改善。他安家于县城城西村,开启了城里人的生活。然而,家乡的贫困问题始终牵动着他的心。他寻思着为家乡做点实事,让乡亲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当村公路建成并吸引外资促成中坝大峡谷景区的开发时,王龙友意识到回乡带动村民致富的良机到了。

特种水产,致富之路

2012年初,王龙友一边打理生意,一边考察适合家乡发展的产业。结合黄村坝的自然环境、气候以及得天独厚的泉水资源,他决定返乡开展以大鲵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2012年底,他筹资百万,注册了公司,将建筑工程委托他人管理,自己回到黄村坝开启特种水产养殖事业。

大鲵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周期较长。为了弥补投资空档期,王龙友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最终选择了养殖中华鲟鱼。中华鲟鱼投资成本较低,养殖技术要求不高,两年即可见成效。

王龙友立即动员当地农民,征用了30余亩水田作为中华鲟鱼养殖场。养殖场建成后,他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建立小型养殖场或养殖池,由公司提供种鱼和技术支持,村民负责分散养殖,公司回收成品鱼。

此外,他还引入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折价入股,参与特种养殖,每年分红。截至2013年底,已有20户村民达成养殖协议,为30人创造了就业机会,间接带动了近100人转移就业。

内蒙古“非禁即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2

内蒙古“非禁即入”政策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今年以来,内蒙古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全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

据介绍,截至十月底,内蒙古共培训创业人员4.71万人,其中有3.2万人成功创业,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4.7%和128%,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5万人和1.55万人。创造就业岗位10.4万个,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1:3.25。

当前,内蒙古已*一系列鼓励全民创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步建立起鼓励创业的政策框架。内蒙古重点指导和帮助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牧民工创业,大力支持农牧民进城创业,积极推动*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

为营造鼓励所有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内蒙古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创业主体开放。对于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初创企业家,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创业培训并提供经费补贴,人均补贴标准不低于1000元。

同时,内蒙古进一步加大对初创企业家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在自治区直属机关单位启动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援助行动。截至前十个月,内蒙古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2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8%,同比增加4.39亿元。

此外,内蒙古还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推广“创业培训-实训模块-小额担保贷款-后续服务”运作模式,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和就业人数。

2009年,内蒙古共培训创业人员3.5万人,有1.9万人成功创业。

新疆阿克苏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3

发挥创业倍增效应,阿克苏市人社局解锁创业就业新路径

阿克苏市人社局积极挖掘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为创业者提供"三把钥匙",切实加大创业就业帮扶力度。今年上半年,阿克苏市新增创业实体 746 个,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6045 个,城镇就业再就业人数达 6887 人。

"培训钥匙",解锁技能需求

加强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向者开设创业培训班,对不同创业群体分类培训。同时,延伸创业培训服务链,对已创办创业实体的业主进行创业培训,提升其市场营销、库存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创业稳定*和成功率。目前,已开设创业培训班 15 期,培训人次 650 人;电商培训班 3 期,培训人次 405 人。

"政策钥匙",解锁资金困难

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贴息等创业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作用。对创业资金有困难的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扩大发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简化申请程序、放宽反担保形式。今年以来,共发放小额贷款 21 笔,总计金额 105 万元。

"服务钥匙",解锁发展瓶颈

依托市、街道办、社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创业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扶持长效机制。同时,依托 10 个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政策宣传活动 10 余次,发放宣传资料 2000 余份,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 1186 次。此外,重点走访小微企业 30 余家,收集涉及政策、融资等方面的创业需求近 60 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