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干”,认识“革”“户”字旁;读写“姑娘”等6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会区别形近字“姑-故、娘-粮、次-欢”。

《青青长大了》的教学教案设计(汇总3篇)

2.会用谁“发现(看见)”什么“就赶紧”怎么做的句式造句:会把“她穿上妈妈的鞋子打扮成大人的样子”换一种说法:“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

3.懂得什么叫做长大,会帮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做自己能做的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认识革字旁、户字头,掌握他们的写法。

2、能合作自学生字,读准音,记字形,想字意,能给生字组词,选择词语说一句话。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认识这些生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

一、出示12个生字,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了解结构、偏旁、笔顺,不懂的地方打上“?”

(2)指名汇报自学情况,有问题的提出来,一起交流解决

(3)学习小组互相检查掌握情况

(4)说说记忆方法

二、给生字组词,并选择词语说一句话

(1)口头组词,选择好词写在黑板上

(2)比一比,看谁记的词语多

(3)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读课文

2、学会用“谁发现(看见)什么就赶紧怎么做”的句式说话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越来越能干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这么多生字,比起一年级,到底是长大了很多。小朋友想长大吗?为什么想快点长大呢?

2、有个小姑娘叫青青,她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想长大。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小姑娘好吗?

3、出示青青的图片。你们和她认识一下吧。

我来介绍一下青青:这个小姑娘叫青青。她长着圆圆的娃娃脸,穿着漂亮的小花裙。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出示:青青长着()的娃娃脸,穿着()的小花裙。

4、青青非常想快点长大,而她真的长大了。

(出示课题)你想知道青青是怎么长大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号。

2、想想青青是怎么长大的?哪一段知道青青长大了?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怎样才能长大呢?青青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出示读一读。

3、出示,比较句子:我要是穿上大人的衣服不就长大了!

我要是穿上大人的衣服就长大了!

4、青青这么做是不是就真的长大了?你怎么知道的?

5、读课文,朗读指导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那么青青到底怎么做才算是长大了呢?

a、青青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房间里的地板拖得很干净。

2、青青是怎样学着大人的样子的?

b、妈妈在做菜,青青发现油瓶空了,就赶紧上街去买油。

3、“赶紧”你能换个词说说吗?

4、句式练习:

丁丁看见天下雨了,就赶紧。

看见,就赶紧。

6、这回大家都说青青长大了,你觉得青青长大了吗?你觉得什么叫做长大呢?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词,能准确认读

(2)听写词语句子

二、总结课文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青是怎样长大的。说一说青青是怎么做的?

2、长大后的青青仍然是圆圆的娃娃脸,穿着花裙子,,但大家都说她长大了,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吗?

教师小结:是啊,穿上大人的衣服不算长大,只有懂事、爱劳动了,才算是真正的长大了。

三、行为指导

你们还想长大吗?那么,你会怎么做,让自己真的长大呢?写在课本上。


《青青长大了》的教学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干”;认识革字旁,户字旁;读写“姑娘”等6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会区别形近字。

2、会用谁“发现”(或“看见”)什么“就赶紧”怎么做的句式造句;会把“她穿上妈妈的鞋子……打扮成大人的样子”换一种说法:“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会听写作业题上的两个句子。

3、懂得要爱劳动,会帮助爸爸妈妈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

体会“我要是穿上大人的衣服不就长大了!”与“我要是穿上大人的衣服就长大了!”意思一样。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段,学会5个生字,认识革字旁,会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2、懂得把自己打扮成大人的样子,其实没有长大。

3、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

她的名字叫青青(板:青青)

见了新朋友,跟她打声招呼吧!——青青,你好!

2、青青跟小朋友的岁数一样大,她也有一个很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5)

2、反馈(4)

(1)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2)青青的愿望是什么呢?(过渡,不作答)

三细读第一段

1、你是怎么知道她的愿望?哪一句话?(5)

(1)指名读

(2)请学生做小老师学习生字。

(3)指名读

2、可是,怎样才能长大呢?(3)

小朋友,你能帮这位新朋友想想办法吗?

3、青青是怎么想的?找找有关的句子划下来。(10)

(1)指名读

(2)学习生字“穿”

(3)你认为应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4)辨析句子

它的意思就是,我穿上大人的衣服,就——(齐说)

4、青青这样想了,又是怎么做的呢?(9)

(1)看插图,说说她怎么做的?(随机学生字)

(2)课文是怎么写她打扮的?

a指名读读

b指名读,分男女同学读。

(3)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青青打扮成大人的样子,()。

(4)评青青,说说她到底长大了没有?

小结:光靠打扮是不能说明长大了没有。

5、齐读本段(3)

四小结(2)

青青打扮成大人的样子,没有长大,可是课文题目却是——齐读“青青长大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两段;学会7个生字,多音字“干”。

2会用谁“发现”(或“看见”)什么“就赶紧”怎么做的句式造句。

3初步懂得要爱劳动,会帮助爸爸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青青打扮成大人的样子并没有长大,那么青青怎样才算长大了呢?

二.学习第二,三段

1自由读课文第2,3段。(5)

2反馈(5)

(1)说说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怎么记住的。

(2)指名读课文。

(3)课文写青青长大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读第三段)

这是为什么呢?

3学习第2段(12)

课文写青青做的哪两件事?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第1件事

a回顾第一段中“她穿上……围上……打扮成大人的样子”,我们换一种说法是怎么说的?

b那么这句话你能否也换一种说法。

(2)指名读第2件事

a青青是怎么做的?

b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c用“谁发现(或看见)什么怎么样了,就赶紧干什么”句式说话。

出示p9(4)照样子说话

(3)爸爸妈妈是怎么夸奖青青的?找一找两句的相同点。

(“……真……”)

你能用它说话吗?

4现在的青青长什么模样呢?(娃娃脸,穿小花裙)(5)

原来长大却实不是看外表,而是看——()。

一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三练习巩固(7)

1出示句子p9(5)

齐读并说说你有什么想要说的?

2抄写句子

教学内容

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完成《作业本》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6)

1.开火车抽读生字

2.完成练习2(p9)比一比,再组词

(二)总结全文(7)

齐读课文,说说你学了课文以后的想法。

(三)练习指导

完成《作业本》习题。


山青青语文教案设计3

教材简析:

《山青青》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课文第1课。本课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景*的变化。课文一共三句话,第一句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第二句写的是草芽树叶碧绿水灵,花开盈盈;第三句写的是田地里禾壮苗青,勾画出一派春天的景象。诗歌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设计理念:

1、根据儿童诗歌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

2、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拓展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鸣、声、草、盈、蒙”5个生字。会写“叫、苗、花、草、青、朵”6个生字。学习1个部首“草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

2、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学·导*发展模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大屏幕展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春景组图。

师:小朋友,欣赏了这一幅幅春天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自由描述)

师:您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2、引入课题。

师:是啊,春天有红花,有绿草,有温暖的太阳,也有蒙蒙的细雨。小朋友都喜欢春天,老师也喜欢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歌《山青青》。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这首诗歌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2、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找拼音朋友来帮帮忙,或者问问同桌的小朋友。遇到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3、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分句指名读课文;然后集体评议,师生共同正音。

4、师:有几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这首小诗歌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鸣、叫、声、草、盈、蒙、苗、花、青、朵)

5、请小朋友默读课文,圈出这些字宝宝。

6、同桌互相认读圈出来的生字,要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7、师:小朋友们,你们和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学生开火车读课件出示的10个生字;然后齐读。)

8、师:这些字宝宝在课文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来看一看吧!

(屏幕显示:鸣叫、青草、一声声、笑盈盈、绿蒙蒙、山花朵朵)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读。

④、齐读。

⑤、交流: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图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习用“笑盈盈”、“绿蒙蒙”说话。)

9、师:小朋友们和这些字宝宝和词宝宝交了朋友后呀,诗歌肯定读得更棒了!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吧,要把句子读通顺。

10、指名读全文,评议。

11、齐读全文。

三、试学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知每句话的大意。

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山、水、鸟儿、树、草、山花、苗、田、风、雨)

3、师: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把这句话反复读一读,直到能美美地读出来,并说说它是怎样的美。

(指名美读并谈自己的理解。)

4、师: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通过你们的读,你们的说,真的感受到了这青青的山和水、青青的树和草、青青的田和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看到了山花的微笑;沐浴了和风细雨。

5、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用心感受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6、在学生的想象和描述中,教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并引领学生欣赏插图。

7、师:如果让你为这幅美丽的图画再添上几笔,你会画些什么呢?

8、师:景*美,文章更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来读读课文吧!

(师生一起配乐美读课文。)

四、引导探学,品味诗境

1、找一找,文中出见最多的是哪个词?(青青)

2、理解“青青”的意思。(绿*)

3、师: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草树木便开始发芽、长叶、开花,到处都是青青绿绿的,连春风春雨也好像被染绿了。看到这满眼的青绿*,你会有些什么感受呢?

(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生机勃勃等)

4、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充满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吗?

5、师:把你的喜欢之情、热爱之情带到你的朗读中吧!

(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五、开导活学,拓展思维

1、读了课文,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学生畅谈)

2、现在,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

(可以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也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

3、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察春天,并动手画一画春天。

第二课时

一、图画引入,指导背诵

1、师: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山青青》,感受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画面。

2、(出示课文插图)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春天画面,老师真想把这首优美诗歌背下来,小朋友们也和老师一起来背背课文好吗?

3、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

4、学生看图中景物逐句练习背一背。

5、会背诵了,同桌互相背一背。

6、指名背诵,并加以评价。

7、齐背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会认字”

1、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6个“会认字”。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自由认读生字,说一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

5、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的字:叫

上下结构草字头的字:苗、花、草

上下结构的其他字:青、朵

6、教师边讲解边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教师要强调关键字的笔画。

①、叫:第四笔为竖折,竖短,折略向上斜。

②、苗、花、草:上小下大,草字头的第三笔为撇。

③、青:第四笔横要写长一点。

④、朵:上小下大,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7、学生描红临帖,先描后仿,注意书写姿势。

8、同桌互相交换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他的小老师?

9、全班展示、交流、讲评。

三、语言积累

1、自读课文后面“词语花篮”中的三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说一说,诗歌中还有哪些好词语?

4、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这首小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在春光里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也来当一当小诗人,写一首赞美春天的诗。

板书设计:

1、山青青

山水鸟儿叫

树草山花笑

苗田风雨绿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总是以他们独特的眼光来观察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教学中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来实施教学:

一、朗读始终贯穿,特*鲜明。以读为主,朗读训练到位,是这节课的亮点,特别是精读熟练这一环节我没有过多地讲解,也没有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进行分析,而是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意境,接受审美教育,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语言,欣赏语言,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让他们去想象鸟儿鸣叫的声音美,去感受山花朵朵笑盈盈的神态美,从而感受大山的美,祖国河山的美。

二、让学生自主地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权利充分还给孩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自由认读、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由扶到放,反复认读、巩固识字。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巩固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可爱,他们都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赏识,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无心的话语,他们都铭记在心里,甚至都成为他们在家里炫耀的资本。因此,在课堂上他们总有一种期待。

总之,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做到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重视了识字教学,同时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