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领略众多鸟类纷飞的壮观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2. 掌握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练运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到“……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
1. 分析大榕树的外形特征,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2. 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词
2. 了解课文内容,梳理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祖国地大物博,旅游胜地众多。同学们分享去过的景点及吸引点,引出本次学习对象——大榕树。
2. 学生介绍有关大榕树的资料。
3. 揭示课题:“鸟的天堂”,思考:
- “天堂”的含义
- “鸟的天堂”的指代对象
- 大榕树和天堂的关系
二、自读课文,思考:
① 作者游览“鸟的天堂”的次数?
② 每次游览观察到的景象?
③ 每次游览后的感受?
三、学习(1—4)小节
1. 指名朗读(1—4)小节,思考:
- 写了什么内容?
- 分析句子:“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体会用词的精妙:“拨”、“移”与“没有一点波浪”呼应,描写船行驶的轻快;“声音像乐曲”表现出愉快的心情。
2. 提出质疑
四、布置作业:
1. 反义词:
- 热闹()
- 茂盛()
- 不可计数()
2. 选词填空:
- 似乎/几乎:他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 几乎/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陆续/继续:我们()跳上一只船。
- 陆续/继续: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 填入恰当词语:
- 灿烂的()
- 茂盛的()
- 翠绿的()
- 平静的()
- 美丽的()
- 热闹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自主探究和发现能力。
通过搜集相关词语,引导学生在语言积累和运用中学习。
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
秋天活动照片或图画。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请谈谈你们的理由。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课文中的挂图,也可以是自己绘制的)。 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它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对吧?板书:秋天的快乐。 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的愉悦心情。
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分享他们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情,让学生自由发言。 b、要求学生具体描述在秋天所做的事情,并准备好。 要求: (1)清楚地描述所做的事情。 (2)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3)可以边说边演示,也可以邀请同桌一起演示。
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定学生上台口述,师生共同评议。 b、以示范为例,与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并推荐表现最好的同桌上台分享。 c、教师和同学评选出最佳学生。
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总结学生的交流情况,强调积极的方面,并提出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拓展活动 绘制秋天的画或描述做的快乐事情。
习作: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上,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情,并画了美丽的画。现在,你们能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二、写前指导
同学们展示画给同桌观看,并描述画中的内容。 要求:表达清晰、语言流畅,尽量使用丰富的词汇。
抽取同学上台展示画作,并进行交流与评价。
交流分享好词好句。
三、写作
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 要求:叙述事情清晰、完整,语句通顺,使用丰富的词汇。
同桌互相交流所写内容,并提出建议修改。
进行自我修改。
四、交流、欣赏
抽取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价。
欣赏优秀作品,共同探讨其中的亮点。
进行再次修改。
把作品读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五、作业
重新抄写作品。
家长进行评价。
把画和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
三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够写出语言通顺、内容具体的习作。 2、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激发写作兴趣。 3、增强学生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表达的通顺与内容的具体*。 2、明确写作思路。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向往的地方是哪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几个特别好的旅游目的地,有谁想和我一起去看看呢?
二、展示优秀作文
1、胡新宇描述的笔架山 2、王思维描绘的长城 3、聂立雯写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现在请我们的导游(同学们)为我们带来这些名胜古迹的实地探索。
三、经验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同学欣赏和评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够撰写语言通顺、内容具体的习作。 2、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激发写作兴趣。 3、增强学生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确保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2、如何明确写作的整体思路。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是哪里?今天我将分享几个特别适合游览的地方,有谁想和我一起探索一番呢?
二、展示优秀作文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现在请我们的导游(同学们)为我们带来这些名胜古迹的实地探索。
三、经验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