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无所不用其极 【汉语拼音】wúsuǒbùyòngqíjí 【近义词】:歇尽全力、蜻蜓撼石柱 【反义词】:量力而行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成语解释】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无所不用其极造句】用人自当无所不用其极,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无所不用其极的成语故事】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将《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美无所不在2

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逐渐失去了对美的敏感。在这时,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用感官去享受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和妈妈是两个完全不同个*的人,我常常将身边的美视为理所当然,而妈妈却时刻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每当我们一起散步时,她总能不经意地发现一些美好的景象,如蒲公英随风摇曳、盘旋、飞翔到天际;又如微风吹过树梢时发出的“沙沙”声,她会提醒我:看那小花!看那小草!再顺便看看树上的小鸟宝宝,它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吃到食物呢!

有妈妈陪伴在身边,我才意识到这世界的美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我们未曾用心去留意。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世界上有许多种美,无论是从内心散发出的美,还是周围值得仔细观赏的景*,甚至是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独特美感!

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仰望天空了呢?又有多久没有感受到花的清香呢?如今,人们因为忙于工作而忘记了随时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渐渐失去了对美的感动。然而,美并不需要宏伟神圣的场景,只要敞开心扉,唤醒内心对美的感受,一个小小的瞬间就足以让人发现:美,无处不在。

无题·其一3

李商隐 《无题·其一》

言之而空,相约却绝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声尚在耳畔。

梦中别离,难以呼醒啼哭;觉后研墨,墨意未浓便着意书成。

半明半暗的烛光,映着金翡翠的被褥,微薰的麝香透过芙蓉般的纱帐,如梦如幻。

刘郎心已怨恨蓬山的遥远,而此时却更隔蓬山之万重山岳。

【译文及注释】 来去之言如空谈,别后踪迹全无;在楼上醒来,月斜斜地挂在空中,五更的钟声仍在响起。 梦中因为离别而难以唤醒,醒后急忙涂墨,但墨汁尚未浓郁成形。 烛光映照着金翡翠的被褥,微弱而模糊;麝香轻轻飘渺,如同绣芙蓉一般柔软。 刘郎早已对蓬山的遥远心生怨愤,而此刻更加远离,隔着万重山岳。

"半笼"指烛光隐约,不能完全照亮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出自《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麝"原指一种动物,即香獐,此处引申为香气。

"度"解为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传说中的刘晨、阮肇,以此来比喻艳遇。

"蓬山"指蓬莱山,象征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首联描绘了空言无实的相会和别后的迷茫,颔联表达了远离的伤感和寄托思念的手札,颈联通过描写梦中的别离和清醒后的真实,勾勒出浓墨未干的信笺中的情感。末联点明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心情,刻画了深深的思念之苦。

李商隐的艳情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将生活的细节升华为充满*和思念的艺术之作,显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华。然而,由于深奥的意象和富有隐喻的表达,使得诗歌更显得深沉而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