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那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了我的目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生命中常常有些东西不知所踪,有些人下落不明,记忆中逐渐淡出,之后又再浮现。告诫自己,不可细究,虽然夜半想起暗暗惊心,但兀自来来去去,这是人生的常态。有的人已经永远离开,留下的微温印记,却让你觉得她还会回来。不经意间,想起这样的一段:“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偶尔的游戏当中,有一段歌调在玩具上飘荡,那是母亲晃我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是的,在这一刻,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浮动于前的,是稚子清亮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幼年时最爱呆的是两个位置,一个是在摇篮里,一个是在母亲的背上。

母亲的诗读后感

在南方,从房梁上垂下的四根粗绳,就可以系住小孩子的摇篮。我好动,经常乱蹬摇篮如小舟乱窜,而母亲会过来缓缓扶正篮沿儿,对着傻乐的我一笑。彼时,我还没有什么确切记忆,这一幕,是镌刻在照片上的,还有大人们的讲述。我能感觉到的是,醒来时,摇篮从来都是安稳的;自己黑溜溜的眼睛骨碌乱转,会贪婪地盯着房梁上吊下来的一个大篮子流口水,我曾想,里面该是装满了小孩子们渴望的神奇吧,一定也有好吃的。怔了怔,我还看到一个亲切的面庞,她轻晃我摇篮,哼出的小调让我嘬着手指欢实乱叫。

母亲是个职业女*,同时也肩负着抚育我的重担。她产假结束,家里又没有老人照顾我这小小孩,母亲就用一个背带把我束之身后,就像袋鼠妈妈反兜着小袋鼠一样,带着我去上班。中午时,还须到集贸市场买菜,我就在她走路有节奏的颠腾中,歪着大脑袋美美睡着了。母亲后来说,我那时睡得沉沉的,不乱蹬乱动,就象块小石头。也因为背上紧贴的日子太多,夏天时我长了很多痱子,大家叫我“点点小石头”。后来,母亲必得下乡支农,老家的一位婆婆实在心疼她,就把我接过去照顾四年。这四年,母亲有空必来看我,但于我来说,这个间隔过于长,小孩子又是善忘的。面对母亲,我真是忘了她是谁,躇蹰了半天,才憋出一声:“阿姨!” 喊出后,这个来看我的“好心阿姨”泪水刷地就飞迸了出来。直到我长大后,才知道母亲那阵子是多么的不易,而那一声“阿姨”叫得她难受无比。

品库还有次品库。在可以陪伴母亲上班的日子,穿过长达百米的货架,我可以像个国王检阅自己的士兵一样,自豪察看每一样未上柜台的玩具,那是多少小朋友们梦寐以求的童话世界里的幻物,还可以在静夜梦到它们像旋舞的天使、微微呼扇着翅膀。而这扇通往童话的大门,是由母亲给我打开的,里面是我的舞台。从废弃的次品里,我还被允许挑出一些无用的琵琶、二胡,稍加改造,就成为了儿时“舞龙”游戏的龙头和龙尾,中间的龙身子,则被孩子们用糖纸编制的挂穗缠绕而成。威风锣鼓声中,每个人都是小小勇士,而我因这样的创意被奉为孩子王,不再受欺负。这招,是母亲支的,却让我变废为宝,用这样的方法赢得尊重。请原谅一个母亲小小的私心吧!

那时,每家的生活都不宽裕,母亲的单位给各家分了几畦地,让职工自用自足。勤劳的母亲在自留地上种了南瓜、青菜、红薯、芋头,还有护围的向日葵。晨起抑或是暮近时分,她都要在地里劳作。细心的母亲,还会趁着闲暇的间隙,给我在硕大的向日葵叶面上逮住金龟子,装在火柴盒里。一到晚上,这些硬壳昆虫就会被我在屋里放飞,在日光灯管周围乱撞。呵,金龟子,绿*的金龟子!

亲爱的母亲,我在北方的一个庙宇,与您沉静的面庞隔着十年的时空互望,顺着远处钟声,蕙风向我吹来薄荷样的味道、那年夏天您的气息。

《怀念母亲》读后感2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伴随着张老师真诚、美丽、悠扬的歌声,我和学生共同走进《怀念母亲》这篇饱含深情文章中。

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张老师在教学中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张老师先让学生紧紧抓住“母亲”一词,抛出问题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作者对的母亲在作者生命中的地位。

让学生抓关键词句,学生们学习积极主动,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等词,以及“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张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明确的思路和讨论成果,让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在理解作者对祖*亲的怀念时,她结合课文内容,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感受作者对祖*亲的感情。

本节课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体会感情等多种形式,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课堂气氛优秀,环环相扣,讲练结合张老师的做法很到位,让我很有收获。

母亲读后感300字3

篇一:母亲读后感300字

“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就是母亲。”这句话出自《母亲》。这篇散文是肖复兴所写。

这感人至深的文章以一种从始至终的写作顺序,描绘了一个“我”从母亲离世后,对父亲再婚带来的后母和继女从最初的反感到逐渐的好感,从讨厌到喜爱的变化。

文章一开始,“我”的母亲因重病去世,父亲带回了一个后母和她的女儿。“我”从那刻起非常讨厌她们母女。然而后来,“我”将亲生母亲的照片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后母并没有嫌弃,反而照料得很好。这让我开始对她产生了一些认同,尽管并未完全喜欢她。

文章结尾,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竟然将自己的女儿嫁到了新疆。而且,在一次突如其来的自行车事故中,她竟然坚持背着我赶了很远的路,将我从医院背回。所有这些,让我感受到了母爱。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领悟到,在现实生活中,“后母”并非都像童话中的那样可怕,她们也有善良和恶劣之分。

篇二:母亲读后感300字

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每天早晨的那顿早餐……

早晨,我吃着“丰盛”的早餐——一个肉松面包和一杯牛奶。而妈妈却只吃着一个剩馒头和昨天晚餐剩下的一盘菜。我的妈妈,让别人享用着香喷喷的面包,却自己只吃着剩饭剩菜。妈妈为何不替自己考虑?因为母爱。

就像日本鬼子进城搜家,老舍笔下的母亲却一点也不畏惧。为什么?还是母爱!母爱让她坚强地保护着自己的子女,使他们免受伤害。母亲是伟大的!

母亲常年受“我”姑姑的欺凌,却从不抱怨。然而,在姑姑去世后,她的遗产母亲一分钱也没有分到。母亲吃苦耐劳,默默承受,不贪财,这些精神值得我们景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