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业涉足不同形式的保理业务,其账务处理也各异。无论选择何种保理业务处理方式,企业都应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一) 有追索权保理的账务处理
有追索权的保理可视为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以获取融资,但由于银行有追索权,企业未将相应风险转移。在转让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财务费用(按办理保理业务时缴纳的手续费)
贷:短期借款
若销售的货物发生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财务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到期时,如果购货商完全支付货款:
借:短期借款
贷:应收账款
若银行未收回货款,由于银行有追索权: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 无追索权保理的账务处理
无追索权相当于企业将应收账款买断,应进行转销、结转坏账准备、确认可能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扣、现金折扣等,确认保理的损益:
转让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预计将发生的销售折扣和折让)
坏账准备(保理业务中应收债权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财务费用(支付的保理手续费)
贷:应收账款
营业外收入
实际发生销售的退回和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财务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其他应收款
(三) 明保理和暗保理的会计处理与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保理相同。
(四) 融资保理按*金额的80%获得银行融资,余下的20%应收账款等到保理商向购货商全部收回应收账款后结清。其会计处理与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保理相同。对于到期保理中的供货商,企业只在到期后做相应处理: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
财务费用(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价值的差额)
坏账准备(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2
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通常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在固定资产转入清理阶段,根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应当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根据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并根据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31314.31
累计折旧 281828.75
贷:固定资产 313143.06
第二步:清理费用的发生
固定资产清理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当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相关科目。
第三步: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
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当冲减清理支出。根据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其他应付款--华尔科技 262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57059.62
应交税金--销项税 5040.38
第四步:保险赔偿的处理
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当冲减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五步: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如果是正常的处理损失,应当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同时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果是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应当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同时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而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则应当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5745.31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净收益 225745.31
固定资产增值税会计核算:
例:某企业出售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买的轿车一辆金额为313143.06元,公司账载累计折旧281828.75元,按税法规定4%的税率开具普通*减半征收。公司停产了,经商议按262100元抵冲供应商的往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和旧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政策。销售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 ÷ (1 + 4%) = 262100 ÷ (1 + 4%) = 252019.23元
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4% ÷ 2 = 252019.23 × 0.04 ÷ 2 = 5040.38元
关于坏账的会计处理3
坏账转销即是核销,意思是真的发生了坏账,也就是说这笔应收账款真的收不回来了;坏账转回就是做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反分录。下面小编准备了关于坏账的会计处理,欢迎大家参考!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转回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核销坏账(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后,以后期间这部分应收账款确实不能收回):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核销的坏账准备以后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 品种法: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2) 分批法: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3) 分步法: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