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优秀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kg苹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梨的单价y元/kg;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试一试:

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

①??x?4,

?y?3,②??x?2.5,

?y?4,③??x??6,

?y??13.

②③是方程的解,每个学生再找出方程的一个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当x=2时,y=;

(3)已知??x?2,

?y?1是关于x,y的方程2x+ay=5的一个解,则a=.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和相关*;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1)教材p82;(2)作业本.

教学设计意图:

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了教学情境:关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并对教学

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地使用了教材.所选择的例习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贯穿整堂课,把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自然连贯起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

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印象.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选题时,通过降低例题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

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优秀篇)2

导语:《反比例函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任务是学习反比例函数,理解反比例函数并且会应用反比例函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复习反比例函数概念、图象与*质的知识点,通过相应知识点的配套练习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本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能够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画出它的图象,并根据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增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变式探究,正确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进一步体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比例函数复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获得问题解决后的乐趣,继续渗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质并正确运用。

难点:反比例函数*质的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交流——总结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反比例函数,通过今天的复习课,希望大家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对反比例函数你了解那知识?

课件展示:

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质

3.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与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有关的问题

课件展示:

忆一忆: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要求学生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及其等价形式

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y=5/x(2)y=x/4+2(3)y=-5/3x(4)y=-7x的-1次方(5)y=1/x+4

2、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们是什么函数?

⑴当路程s一定时,时间t与平均速度v之间的关系.

⑵质量为m(kg)的气体,其体积v(m3)与密度ρ(kg/m3)之间的关系.

3.若y=为反比例函数,则m=______

4.若y=(m-1)为反比例函数,则m=______.

(二)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质解决问题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

2.图象*质见下表(课件展示):

3.做一做(课件展示)

(1)函数y=的图象在第______象限,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

(2)双曲线y=经过点(-3,______).

(3)函数y=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若双曲线经过点(-3,2),则其解析式是______.

(5)已知点A(-2,y1),B(-1,y2)C(4,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与y3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为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课件展示)

一次函数的图像y=ax+b与反比例函数y=交与M(2,m)、N(-1,-4)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像写出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三、随堂练习

见课件

四、小结

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质

五、作业:配套练习22页21、22题

1.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教案

2.幼儿园科学优秀教案:小蚂蚁力气大

3.运用插板进行的乘法运算【数学教案】

4.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案例3

【教学目标】 1、能够以正确、流畅、富有感情的方式朗读课文。 2、理解深刻句子的含义,领悟其中的深层意义。 3、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深刻句子的含义,体味内心的宁静,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作者对生命的关怀,明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这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收集关于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从生活和网络中寻找盲人的生活,体验盲童的内心世界。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师板书:春天。想象一下看到这个词时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一段春天来了的音乐(播放音乐)。 生:我仿佛看到了春天里百花齐放的景象,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采蜜。柳条也在发芽。 2、同学们的描述真美好。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春天里,即使是一位盲女孩也能以她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板书:“触摸春天”。引出问题:听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站到讲台上,拿出你的文具袋。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触摸”这个词,谈论他们在读文前后的感受。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如果我们失去了光明,就无法看到美丽的校园,无法看到敬爱的老师和同学,更无法看到春天绚丽的景象。我们的世界将永远是一片黑暗。但是,即使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安静仍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多姿多彩。在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认识这位盲女孩。

二、自读课文,通读全文要求: 1、选择自己读得好的自然段向大家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展示含有生字的文字,让学生识读。 3、重读难词。 4、找出自己预习时读不顺的句子,由同学们来指导读。 5、老师展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和重点生字的书写。

(1)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朗读,指导“畅”的写法。学生指导“磕”的写法。重点强调正确读音。

(2)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挣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位盲女孩神奇的灵*抓住了。” 查字典确认“悄然合拢”中“悄”的读音,并通过动作理解。 老师朗读,学生评论,指名学生读,体验这一令人惊奇的场景。

(3) 学生反复读那些自己读得不顺的句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