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深入学习和贯彻上级教育部门及新课程标准的方针,依托《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以校本教研为基础,重点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工作将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研质量,推动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一) 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提升素质 语文教学应适应语文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强化其人文*、实践*和实用*,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适应新的形势,语文教师需做到:

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通读相关理论专著,结合实际教学,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和学生观。

关注语文教学动态和改革趋势,开阔视野,拓展改革思路;结合教学实践,吸收并运用先进教育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确定学习重点,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 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树立服务意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研究设计科学、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成员尽量参与听课和评课,课后及时进行评估。

(三) 加强课题研究,关注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转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 加强交流,共同成长 青年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分享资料,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快速成长和成熟。

(五) 开展科研,突出重点

通过每周听课和评课的方式,及时讨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探讨教改方向和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应按时参与讨论,提高研究效益。

在教学之余撰写具有个人思考和实践的文章,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创造浓厚的教研氛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开展“大课堂、跨学科”和“同课异构-连环改善”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科研质量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制定语文组活动计划,各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组织学习《新课标》解读材料。

加强学习规范和养成*教育。

进行教学检查。

十月份:

组织*节演讲比赛。

开展团体备课的听课和评课活动。

检查和评比学生作业。

进行每月教学检查。

十一月份:

学习有关教学新理念的文章。

开展团体备课的听课和评课活动。

部分教师上研讨课。

进行期中教学检查。

十二月份:

召开教师专题座谈会。

组织手抄报评比活动。

进行每月教学检查。

一月份:

制定复习计划。

组织学生期末考试。

进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