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高考物理公式能量守恒定律总结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物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物理公式总结之能量守恒定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2

1、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

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碰撞、*、反冲)

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规定正方向)△p1=—△p2/

3、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4、碰撞

(1)完全非**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2)**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注意:几何关系)

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

例1:质量m1=10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v1=30cm/s的速率向右运动,恰好遇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向左运动的另一个小球.第二个小球的质量为m2=50g,速率v2=10cm/s.碰撞后,小球m2恰好停止.那么,碰撞后小球m1的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

分析:取相互作用的两个小球为研究的系统。由于桌面光滑,在水平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在竖直方向上,系统受重力和桌面的*力,其合力为零.故两球碰撞的过程动量守恒.

解:设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各速度的正、负号分别为v1=30cm/s,v2=10cm/s,v'2=0.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lvl+m2v2=m1v'1+m2v'2.

解得v'1=-20cm/s.

即碰撞后球m1的速度大小为20cm/s,方向向左.

通过此例总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要点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对象应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2)分析系统所受的内力和外力,着重确认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是否为零,或合外力的冲量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3)选取正方向,并将系统内的物体始、末状态的动量冠以正、负号,以表示动量的方向.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采用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3、通过巩固练习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模式:

猜想→探究→得出结论→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式、交流讨论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白*、锥形瓶、托盘天平、硫*铜溶液、铁丝、蜡烛、镁带、酒精灯、烧杯、滤纸、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在氧气中燃烧;

(2)高锰*钾受热分解。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引言: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变的,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猜想:可能变大、可能变小、可能不变。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演示实验]白*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与猜想是否相同。)

[过渡]刚才是老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结论,那么是不是一切的化学反应都存在相同的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运用桌面上的仪器及*品探究一下“硫*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探究]分组活动。探究、讨论、交流、记录、发言、分析、总结。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反馈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些简单的计算。

[问题思考]为什么一切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讨论得出原因。

[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从微观上进行分析。

[过渡]那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下面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将怎样变化?

[探究实验]蜡烛的燃烧和镁带的燃烧。

(由学生探究后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原因)

[提出问题]如何改进实验?

[反馈练习]见投影

[小结]学生叙述他们个人的收获。

[作业]《百分达标》相关的练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